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伯特兰·罗素:不想拿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不是好哲人(罗素悖论)

伯特兰·罗素:不想拿诺贝尔文学奖的数学家不是好哲人(罗素悖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63 更新时间:2023/12/29 14:35:13

如果说,世界上有哪位科学家可以称得上是博学广识,能够在不同领域都获得极高成就,那我们今天讲的这个人一定符合标准。

1872年的今天,在英国蒙默斯郡的贵族家庭里,诞生了一位未来对英国乃至西方各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男孩。大概伟人都不得不经历生活带给他们的磨难,在男孩出生后的2到4年里,他的父母亲相继因病去世,而他则被送到祖父母家里,在那里开始了他的童年以及蒙教育。

他就是英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历史学家、作家、社会评论家、政治活动家、诺贝尔学奖的获得者:伯特兰·罗素。他发现的“罗素悖论”引发了20世纪初的数学基础危机,他在数学领域的巨著《数学原理》成为了里程碑式的著作,他的《西方哲学史》让他获得了195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不仅如此,他还是活跃的平主义社会活动者、女权主义者。

他的童年是和祖父母以及哥哥、姐姐、叔叔们一起度过的,这一段经历对他未来的成就有着很深的影响。他的祖父约翰·罗素勋爵在维多利亚时代两度出任首相,并获封伯爵爵位。而他的祖母则是一位具有清教徒式道德观的“伯爵夫人”,从道德上对罗素有着很高的要求,并对罗素人生观的塑造有很深的影响。

“不可随众行恶”这句祖母强调给罗素的话,也在罗素之后的生活中扮演者“引导者”的作用,成为他不惧成为“少数派”的动力之一。

罗素从小对数学逻辑等就很感兴趣,加之自己叔叔和姑姑从小就在科学和政治领域对他的教导,罗素在这几个领域表现卓越。除此之外,他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怀疑主义。

罗素从11岁开始从哥哥那里学习欧几里得几学,一方面对数学如痴如醉,另一方面又不愿意接受公理。在他眼里,除非他哥哥告诉他接受这些公理的理由,否则他不愿意接受这些已经成为定式的公理。于是哥哥告诉罗素:“如果你不承认这些公理,我们就讲不下去了。”罗素这才勉强承认这些公理。也是从那时起,罗素一直对数学的前提感到怀疑。不仅是在数学领域,包括在哲学领域,他也敢于批判现实,同时对通往未来的道路产生怀疑。在他看来:“一个观点,如果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对的,就绝不该相信。”

罗素对哲学的研究并不是他的初衷,1890年他考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数学,然而在第三学年,他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学位考试,但却转而去学习哲学,并且在1894年获得了伦理学荣誉学位。而后,他和G·E·摩尔一起创立了分析哲学,在他看来,哲学和数学一样,通过应用逻辑学的方法就可以获得确定的答案,而哲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一种能够解释世界本质的、理想的逻辑语言。

1950年,在他78岁的时候,罗素凭借《西方哲学史》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中这样写道:“罗素的哲学具体的体现了尔弗雷德·诺贝尔先生当初设奖的动机……两人同样相信怀疑论和’乌托邦’的理想,并因对当代世界格局的悲观看法而共同强调了人类行为的理想化。”

更多文章

  • 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伯特兰·罗素(罗素悖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伯特兰·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罗素悖论

    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无神论者,也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分析哲学。他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对逻辑学、数学、集合论、

  • 古代飞鸽传书真的可以传到对方手里?真的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飞鸽传书,传递信息,

    我们经常看到武侠小说、古装剧里面用飞鸽传书来传递信息,有用于传递书信请求援兵的,有用于传递男女间倾慕爱恋之情的,好生浪漫。相传还有一战还在使用飞鸽传书的说法。那么飞鸽传书真的存在吗?又有什么其他历史记载吗?据《山海经》记载,西王母身边有3只青鸟,青鸟们能够飞越千山万壑把幸福吉祥快乐的声音传递到人间。

  • 趣闻:古代使用的通讯狼烟与飞鸽传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狼烟,飞鸽传书

    狼烟直上“烽火”是统名,分指烟及火。《墨子·号令篇》“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唐兵部《烽式》载“每岁秋前,别采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这是“狼烟”的主要材料,当然也可以加点狼粪调味。而之所以叫狼烟,是因为唐末突厥、鲜卑这些民族崇拜狼,唐朝统治者也把他们比作狼,狼烟的意思就是狼来

  • 什么是飞鸽传书?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开始飞鸽传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飞鸽传书,朝代

    导读: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而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识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飞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

  • 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末年期间,为什么统治者都选择闭关锁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闭关锁国,

    谈到闭关锁国,绝大多数人都非常痛恨清朝,觉得如果当时清朝没有闭关锁国,而是选择开放贸易,中国也不至于在近代受到屈辱。那么闭关锁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早在明朝刚建立不久,朱元璋就实行了海禁政策,当时收到历史背景的影响,再加上朱元璋本身是农民出身,认为自给自足,发展农业才是正确的,对外贸易可有可无,对

  • 闭关锁国政策后果有哪些 闭关锁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闭关锁国政策后果,闭关锁国的原因

    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那闭关锁国政策后果有什么呢,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第一,闭关锁国在不知不觉中约束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让我国的资本主义萌发受到制约。第二,闭关锁国加深了统治者妄自尊大的想法,还自豪的以为我国物产丰富,不需要其他国家的朝贡。殊不知,远洋在外的国

  • 本该开放的清朝为何变成了最终的“闭关锁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典型的保护主义。严格限制本国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康熙年间的清朝,并不是一味的闭关锁国。是开放通商口岸,加大对外贸易;还是闭关锁国,这个问题也一直是议政的重点。顺治至康熙初年,荷兰、英国、法国、等,相继与清朝建立贡市贸易关系。一六五六年

  • 闭关锁国的历史由来:王安石变法失败搞亡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安石,变法,司马光,闭关锁国

    王安石不贪色、不爱财。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大坏官,无非这两条,可是他一条都不粘。这样一个道德高尚、百毒不侵的人,勤勤恳恳、日以继夜地把国家搞亡掉了,你怎么评价他?所以说,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是一个特别需要警惕的人。王安石这个人是中国经济史、政治史上充满了重大争议的标杆性人物。我们常常说一个历史

  • 索尔战役的战后总结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索尔战役,普鲁士,奥地利

    在会战中,普鲁士军伤亡官兵数约三千九百余人,而奥地利与萨克森军的伤亡合计,约有七千五百余人左右。以居二分之一劣势的兵力,打出了近两倍于自身损害的战果,普鲁士军在菲特烈独力的指导下,成功地发挥了超乎世人预想的战斗效能。将兵力集中侧重一翼的斜行战术获致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对菲特烈来说,他本人也很清楚这是一

  • 索尔战役中使用了怎样的战术?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索尔战役,普鲁士,奥地利

    1745年九月三十日,这一天的早上八点钟,在士兵们都用过早餐之后,雾也散了,会战以格拉纳?库柏高地上发出的第一声炮响作信号揭开了战幕。奥地利军发动猛烈的火炮射击,右翼的步兵人海凭其数量优势向布尔克斯朵夫作严密的压进。受到炮台火力与奥军步兵炮的攻击,耶茨将军认为再把部队放在城外会变成大屠杀,遂下令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