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飞鸽传书真的可以传到对方手里?真的假的

古代飞鸽传书真的可以传到对方手里?真的假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015 更新时间:2023/12/16 12:48:45

我们经看到武侠小说、古装剧里面用飞鸽传书来传递信息,有用于传递书信请求援兵的,有用于传递男女间倾慕爱恋之情的,好生浪漫。相传还有一战还在使用飞鸽传书的说法。那么飞鸽传书真的存在吗?又有什么其他历史记载吗?

据《山海经》记载,西母身边有3只青鸟,青鸟们能够飞越千山万壑把幸福吉祥快乐的声音传递到人间。据说西王母就曾给汉武帝刘彻写过信,并派青鸟把信送到汉武帝的宫殿中。

后人根据这样的传说,便发明了一种用鸿雁这种鸟进行传书的联系方式。因此,“飞鸽传书”也成为“鸿雁传书”。

经小编查阅资料后得知,我国是养鸽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隋唐时期,我国南方广州等地就已经开始用鸽子传递书信。

但我国并不是唯一一个用飞鸽传书的国家,事实上,远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古埃及就已经发现信鸽的这种特殊本领,并开始用飞鸽传书这一联系方式进行联系。

那么飞鸽传书其中究竟有什么奥秘呢?

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等多方面优点。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其原理是因为鸽子对地球磁场的感觉很灵敏,而且特别恋家,这是它们先天具备的优势。但要成为一只信鸽,主要还在于训练。要想获取理想的信鸽,除了精心选育良种与科学饲养管理外,最重要的就是训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现在科学已经对“飞鸽传书”给出了诸多解释,如飞逆行定位导航说、腿脚导航说、嗅觉导航说、视觉导航说、皮肤导航说、听觉导航说、天体雷达导航说、记忆导航说、智商导航说、遗传基因导航说、电离层在磁导航说、地磁罗盘导航说、太阳罗盘导航说等等。

不过飞鸽传书弊端也非常明显,万一鸽子在半路被哪个猎人射杀后带回家去,那么也怕是要成为“烤乳鸽”了(爱鸽人士表示强烈谴责!)

标签: 飞鸽传书传递信息

更多文章

  • 趣闻:古代使用的通讯狼烟与飞鸽传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狼烟,飞鸽传书

    狼烟直上“烽火”是统名,分指烟及火。《墨子·号令篇》“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唐兵部《烽式》载“每岁秋前,别采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这是“狼烟”的主要材料,当然也可以加点狼粪调味。而之所以叫狼烟,是因为唐末突厥、鲜卑这些民族崇拜狼,唐朝统治者也把他们比作狼,狼烟的意思就是狼来

  • 什么是飞鸽传书?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开始飞鸽传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飞鸽传书,朝代

    导读: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思,是古人之间联系的一种方法,将信件系在鸽子的脚上,然后传递给要传递的人。古代通信不方便,所以聪明的人利用鸽子会飞,而且飞得比较快、会辨认方向等多方面优点,驯化了鸽子,用以提高送信的速度,通常来讲,鸟类本身会认识回家的路,就像倦鸟归巢一样。飞鸽传书与鸿雁传书是一个意

  • 从明朝中后期到清朝末年期间,为什么统治者都选择闭关锁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元璋,闭关锁国,

    谈到闭关锁国,绝大多数人都非常痛恨清朝,觉得如果当时清朝没有闭关锁国,而是选择开放贸易,中国也不至于在近代受到屈辱。那么闭关锁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早在明朝刚建立不久,朱元璋就实行了海禁政策,当时收到历史背景的影响,再加上朱元璋本身是农民出身,认为自给自足,发展农业才是正确的,对外贸易可有可无,对

  • 闭关锁国政策后果有哪些 闭关锁国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闭关锁国政策后果,闭关锁国的原因

    在清朝末年,清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那闭关锁国政策后果有什么呢,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第一,闭关锁国在不知不觉中约束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让我国的资本主义萌发受到制约。第二,闭关锁国加深了统治者妄自尊大的想法,还自豪的以为我国物产丰富,不需要其他国家的朝贡。殊不知,远洋在外的国

  • 本该开放的清朝为何变成了最终的“闭关锁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闭关锁国,

    “闭关锁国”,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典型的保护主义。严格限制本国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康熙年间的清朝,并不是一味的闭关锁国。是开放通商口岸,加大对外贸易;还是闭关锁国,这个问题也一直是议政的重点。顺治至康熙初年,荷兰、英国、法国、等,相继与清朝建立贡市贸易关系。一六五六年

  • 闭关锁国的历史由来:王安石变法失败搞亡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安石,变法,司马光,闭关锁国

    王安石不贪色、不爱财。中国传统思想中,一个大坏官,无非这两条,可是他一条都不粘。这样一个道德高尚、百毒不侵的人,勤勤恳恳、日以继夜地把国家搞亡掉了,你怎么评价他?所以说,这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是一个特别需要警惕的人。王安石这个人是中国经济史、政治史上充满了重大争议的标杆性人物。我们常常说一个历史

  • 索尔战役的战后总结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索尔战役,普鲁士,奥地利

    在会战中,普鲁士军伤亡官兵数约三千九百余人,而奥地利与萨克森军的伤亡合计,约有七千五百余人左右。以居二分之一劣势的兵力,打出了近两倍于自身损害的战果,普鲁士军在菲特烈独力的指导下,成功地发挥了超乎世人预想的战斗效能。将兵力集中侧重一翼的斜行战术获致了巨大的成功,尽管对菲特烈来说,他本人也很清楚这是一

  • 索尔战役中使用了怎样的战术?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索尔战役,普鲁士,奥地利

    1745年九月三十日,这一天的早上八点钟,在士兵们都用过早餐之后,雾也散了,会战以格拉纳?库柏高地上发出的第一声炮响作信号揭开了战幕。奥地利军发动猛烈的火炮射击,右翼的步兵人海凭其数量优势向布尔克斯朵夫作严密的压进。受到炮台火力与奥军步兵炮的攻击,耶茨将军认为再把部队放在城外会变成大屠杀,遂下令将部

  • 索尔战役的参战双方是谁?战前布阵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索尔战役,普鲁士,奥地利

    在菲特烈的面前,洛林亲王指挥的四万奥地利军在布尔克斯朵夫前方排成战列,准备展开决战。 奥地利军左翼的快速军团是由罗布柯魏兹(Lobkowitz)元帅指挥,曾经与菲特烈交手过的奈贝格伯爵担任其参谋长兼步兵指挥官,就是因为他的高机动行军,奥军才得以抢先夺占有利的地理位置展开作战。其麾下配备有两个轻装步枪

  • 索尔战役的战前形势怎么样?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索尔战役,普鲁士,奥地利

    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中,普军在霍亨弗里德堡战役干净漂亮的奇袭中大败奥军。此战之后,洛林亲王缓缓向南退入波希米亚境内,腓特烈大帝曾有慢了半拍试图追击的打算,但追了一半就发现到功效很小,而且菲特烈认为普鲁士再继续参加奥地利王位继承战耗下去实非良策,已经有谈判停战的打算,于是他把为了伏击奥地利人而集结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