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故事——若敖氏之乱与楚庄王掌权

历史故事——若敖氏之乱与楚庄王掌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58 更新时间:2024/1/13 6:07:56

昨天我们讲了孙叔敖的故事,孙叔敖,他芈姓,蔿(wěi)氏,名敖,字孙叔。在这里我给大家普及一下古代姓氏的常识。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为了把各个氏族区分开来,“姓”即应运而生了。“姓,人所生也”(《说文》),姓字从女从生,表明了出生的血缘关系,清楚地说明同姓的人都是一位女性祖先的子孙,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同一血缘关系人群的标记。这一时期,实行氏族外婚制,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因而姓还起着“别婚姻”的作用。我国最早从女而成的原姓十几个,如姚、姜、姬、姒等,它们往往表示某一氏族的居住地或崇拜的图腾。

由于人口不断地繁殖,一个氏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分解,由姓衍生出它的一系列分支“氏”。到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姓、氏则为父系氏族或部落的标记。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氏以别贵贱”,氏成为贵族男子的专称。命氏之法主要有: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卿大夫以所赐的采邑为氏,有的以职官为氏,有的以居住地为氏。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近亲结婚会产生不良后代,“男女同姓,其生不蕃(fán)”(《左传》),因而在贵族女子称谓中则著之以姓,因为“姓”可表明她出生于某个氏族,起到“别婚姻”的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姓氏制度也出现混乱,姓氏逐渐混同。到两汉时,姓已基本确立,与现在通用的姓大体相仿了。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古人改姓之事常有发生。秦以前,女子称姓,男子称氏。姓明婚姻,世代不变。氏辩贵贱,随时更移。氏族、部落的消亡,氏也就消亡,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无数个氏,也消亡了无数个氏,然而姓基本不变。所以,先秦时期保留下来的姓只有30余个,保留下来的氏却有千余个。

秦时,各方面都大一统,姓和氏逐渐合而为一,虽有区别,但已不严格了,到了汉代,姓与氏已经没有区分了。姓与氏融合的根本原因,是郡县制代替了裂土分封制,取消了世袭封土,也没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原来分氏的基础没有了,氏的代表贵贱的意义消失了,只剩下与姓相同的区别婚姻的意义,所以与姓融合为一了。秦代时,实行了郡县制,取消了裂土分封,分宗命氏的基础被取消了,姓与氏就逐渐模糊。到了汉代,姓与氏已经趋于合一,汉末,姓与氏已经一体化了。

我们接着说孙叔敖,他的父亲就是著名的蒍贾,关于蒍贾有这样一段故事。子文是春秋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芈姓,斗氏,名谷於菟,字子文。子文在楚成王八年出任令尹,至楚成王二十五年让位给弟弟子玉(芈姓,成氏,名得臣,字子玉)。他让位于子玉,就是在子玉占屡建战功的情况下提出的。当司马蒍(wěi)吕臣提出反对意见时,子文理直气壮地说:“我这是从国家利益考虑,为国建功得不到奖赏,谁还会继续卖命?”

从前子文阅兵,只用一个早晨的时间,没有惩罚过一名士卒。等到子玉上任后,竟用了一整天的时间阅兵。他用鞭子责打了7个士卒,用长箭刺穿了3名士卒的耳朵。一些老臣向子文道贺,说他荐举子玉为令尹是知人善任。子文很高兴,认为子玉比自己更有军威,足以堪当大任。但蒍吕臣的儿子蒍贾却对子玉出任令尹拨冷水。蒍贾说:“子玉性格急躁,既不适合治民,也不善于用兵,如带兵超过300乘(每乘战车配车上甲士和车后徒卒75人),非打败仗不可。堂堂楚国令尹,只能指挥这点军队,国人道忧还来不及,有什么好道贺的?”

蒍贾说这番话的时候只有13岁。可能是父亲蒍吕臣的想法,想借儿子之口表达吧。子文听了颇不高兴,当即喝斥蒍贾说:“小孩子家,瞎搀和什么!”不知道子玉听到蒍贾的话是何感想。没想到小家伙一言成谶(chèn)。公元前632年,子玉在城濮之战中被晋文公击败,受到成王的责怪引咎自杀。此时子文想起蒍贾的话,后悔莫及,不久即郁郁而终。

就在楚庄王与赵宣子(赵盾)的争霸刚刚拉开序幕,楚国若敖氏家族就发生火并。当时斗般为令尹,子越椒为司马,蒍贾为工正。子越椒与蒍贾都对斗般不满而勾结在一起。蒍贾诬陷斗般,子越椒为夺得令尹之位,与蒍贾同谋。蒍贾杀死斗般后,子越椒又与蒍贾不睦。

楚庄王北征,子越椒(斗椒,芈姓,字子越,楚国的令尹)攻打蒍氏,将蒍贾囚禁杀害,驱除蒍氏,并驻兵蒸野,等待着王师回归。楚庄王大军凯旋,听闻子越椒发动军变,一阵寒颤,派人去打探,得知若敖氏叛军势大。楚庄王以楚国三王(文王、成王、穆王)之子为人质作为与子越椒和谈的条件,以此作为缓兵之计。子越椒已是背水一战,对楚庄王的条件断然拒绝。

楚庄王只能一战,楚庄王带兵与子越椒的若敖氏家族亲兵与皋浒决战。子越椒自小在军营中长大,英勇善战,带领叛军猛攻楚王军,子越椒向楚庄王连射几箭都差之毫厘,叛军威势大振,楚王军士卒看到子越椒如此骁勇,开始胆怯。

危急时刻,楚庄王击鼓,下令反攻,养由基(嬴姓,养氏,字叔,名由基,春秋时期楚国将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射手(百步穿杨))拉弓搭箭,射死子越椒,若敖氏叛军失去领袖后,瞬间树倒猢狲散,军阵大乱。楚庄王趁势反扑,叛军兵败如山倒。楚庄王乘胜追击,掩杀若敖氏。

楚庄王剿灭若敖氏后,欲令朝中的军政重心完全集中于楚庄王一人之手。为了防止楚国其他的家族成为下一个若敖氏,楚庄王在令尹一职上的设定颇有新意——架空令尹。子越的强悍成为若敖氏家族灭亡的导火索,但若子越不是被一箭射死,这场政变不可能如此轻易的一战而定胜负。为防止危机的再度降临,手腕强硬的楚庄王需要一位性格相对懦弱,没有多少宏图大志的亲信担任令尹,哪怕这个人物没有什么惊世之才。只要他会循规蹈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足够。终于,楚庄王选择邱子为令尹,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摆设。虞氏在楚国并非强族,无权无势,要想立足,就必须唯楚庄王马首是瞻。虞邱子当然也明白自己的作用,他更不可能有多少非分之想。当令尹成为国君的影子,那楚国的国家集权自然水到渠成。

标签: 若敖氏之乱

更多文章

  • 晋国史话楚国若敖氏之乱若敖氏家族剧烈分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若敖氏之乱

    楚穆王时期,楚国的内部矛盾开始不断加剧,不仅仅若敖氏与王室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就连若敖氏家族内部也出现了剧烈的分化。早先楚穆王篡位前,曾诬杀当时的令尹斗勃,然而斗勃中了阳处父之计也是因为听了成大心的建议。可是斗勃被杀,楚穆王却以成大心为令尹,这其中总有一些说不出的怪异。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斗勃之死

  • 楚庄王三年不鸣真的毫无作为吗,事情没想象的那么简单(若敖氏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楚庄王,若敖氏之乱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上任后沉迷声色,无所作为,是在大臣的劝谏下才猛然觉醒,发愤图强的,那么,事情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不,事情其实是这儿样子的。公元前614年,楚穆王熊商臣死掉,楚庄王熊侣继位,据史书上讲,楚庄王继位后沉迷酒色,不理国政,还在朝门外悬一块告示牌,上面说:有敢进谏者,死无赦

  • 楚庄王简介 楚庄王是如何问鼎中原当上春秋霸主(若敖氏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楚庄王,问鼎中原,若敖氏之乱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侣(一作吕、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

  • 第乌海战的详细经过是什么?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第乌海战,葡萄牙

    奥斯曼苏丹由于其木料运输船受到葡萄牙王国侦察船的不断骚扰,向埃及支援了由希腊水手操纵的地中海式排桨战船。这些船在威尼斯派出的船匠的帮助下在亚历山大被解体,然后运送到红海海岸重新组装。但这种老式船只有首尾才能装炮,无法装舷炮,因为这会干扰划桨。而阿拉伯的单桅帆船则无法装重炮,所以这支舰队主要火力只不过

  • 第乌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第乌海战,葡萄牙

    达·伽马离开印度走后,他留下的5艘船就担负起掠夺阿拉伯船只、破坏埃及与印度之间贸易的任务。这是葡萄牙也是欧洲人在亚洲设立的第一支永久性舰队。为了报复,沙末林组织了反对葡萄牙和柯钦联盟的5万大军讨伐与葡萄牙人结盟的柯钦,留下来的葡萄牙人与柯钦军队逃到一个小岛上苦苦支撑,直到1504年另一支葡萄牙舰队到

  • 第乌海战的意义及影响:从此世界知道了葡萄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达伽马,麦哲伦,阿尔梅达,古代战争,第乌海战

    第乌(Diu)之战发生在1509年2月2日至3日,地点在印度第乌。参战一方是葡萄牙,另一方是埃及马木鲁克苏丹国、奥斯曼帝国、卡里卡特的赞默林和古加拉苏丹的联合舰队。此战的战略意义可以同勒班陀海战,阿布齐尔海战,特拉法尔加海战和对马海战相提并论,虽然规模无法与之相比。它标志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对抗从地

  • 科罗内尔海战:斯佩爵士与2个儿子牺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科罗内尔海战,德国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的德国不像英国海军与殖民地势力遍及全球,不过还是有很多孤悬海外的殖民地。比如,在远东的青岛,由于远离本土。在英国势力强大,又有英国盟友日本所在的远东,青岛这块海外“飞地”德国是根本无力保全。所以在一战爆发之前,就命司令马克西米连.冯.斯佩伯爵将驻青岛的远东分舰队

  • 关于科罗内尔海战德评价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科罗内尔海战,德国

    由于这次海战,导致惟—有实力挑战皇家海军霸主地位的海军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是英国人遭受了9月22日德国“U-9”号潜艇击沉3艘装甲巡洋舰后的又一次重大损失。由于这一次是在水面舰艇正面交战中的失利所以更使英国海军部大为震动(当时有些皇家海军军官还认为用潜艇击沉对方水面舰艇是不耻之举)。“格拉斯哥”号的

  • 科罗内尔海战德详细经过是怎样德?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科罗内尔海战,德国

    科罗内尔海战是德国海军的骄傲,也是英国海军史上最痛苦的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海军的策略是保存实力并威胁英国本土,因此他们把主力龟缩在德国西北部的威廉港和基尔港基地,只是偶尔骚扰一下协约国的海上运输线。当时在世界各大洋,仅有8艘德国军舰在活动,其中由斯佩海军中将率领的东亚分舰队无疑是最强大的,

  • 科罗内尔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科罗内尔海战,德国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暗杀,这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虽然战争没有立刻爆发,但欧洲主要强国显然已经为此作好了准备。大战之初,德国海军的策略是保存实力并威胁英国本土,因此它把主力龟缩在德国西北部的威廉港和基尔港基地,只是偶尔骚扰一下协约国的海上运输线。当时在世界各大洋,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