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罗内尔海战德详细经过是怎样德?最后结果如何

科罗内尔海战德详细经过是怎样德?最后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963 更新时间:2024/2/18 8:03:29

科罗内尔海战是德国海军的骄傲,也是英国海军史上最痛苦的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海军的策略是保存实力并威胁英国本土,因此他们把主力龟缩在德国西北部的威廉港基尔港基地,只是偶尔骚扰一下协约国的海上运输线。当时在世界各大洋,仅有8艘德国军舰在活动,其中由斯佩海军中将率领的东亚分舰队无疑是最强大的,它由“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装甲巡洋舰、“埃姆登”号和“纽伦堡”号轻巡洋舰组成。

克拉多克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仔细研究一下双方的实力,否则他便会知道自己是居于怎样的劣势,遗憾的是,这位海军少将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斯佩的“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都是1907年下水的新式装甲巡洋舰,各装8门210毫米和6门150毫米火炮。与陈旧的英国军舰不同,这些火炮是以现代方式安装在上层甲板上,完全不受海面风浪的影响,其中6门210毫米主炮可同时舷侧射击,更况德国水兵又以炮术精湛著称。而克拉多克的旗舰“好望角”号建于1902年,原是第3舰队的旧军舰,它的4门234毫米主炮装在舰体两端,舯部配置了16门152毫米火炮,火炮口径虽大但射程、射速和命中精度均远逊于德舰;“蒙默斯”号建于1903年,是速度快、装甲轻的巡洋舰,装有14门152毫米火炮,其中仅9门能够向舷侧射击。更糟的是,两舰上的舰员大多是技术生疏、缺乏经验的义务兵和士官生。“奥特朗托”号则是一艘由定期班轮改装的战舰,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只有“格拉斯哥”号是1911年设计的新式轻巡洋舰,速度较快,但仅有2门152毫米火炮且无装甲保护,用于对付德国轻巡洋舰尚可,却无法与其主力舰抗衡。

对克拉多克来说,即将到来的战斗是不均等的,但他至少有两个机会可以避免陷入被动。首先,由于英舰航速并不比德舰低很多且距离较远,克拉多克满可以向南撤退,等待与“老人星”号会合后再与斯佩决一高下(“老人星”号有4门305毫米巨炮,当时正以12节的速度在300公里以外蹒跚赶来),或者克拉多克也可以与斯佩进行远距离炮战,纠缠到斯托达特的舰队和日本战列舰“肥前”号能赶来增援,那样斯佩的末日也就到了。但克拉多克不愿落得个临阵脱逃的罪名,此外他也担心一旦丢失目标便再难找到斯佩。讨厌的“奥特朗托”号是他的另一个难题,“好望角”号和“蒙默思”号的速度分别是23节和22.4节,“格拉斯哥”号有25节,但“奥特朗托”号只有18节,除非克拉多克扔下它不管,否则很难摆脱斯佩的追赶。“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的正速度是23.2节和23.5节,就算扣除迎风减去的3节也有19节,因此如果要保护“奥特朗托”号,克拉多克就必须下决心拼死一战。

最后克拉多克选择了冲向敌人,这当然是一个勇敢的决定,但是不够明智。英舰先向东行驶以靠近德舰,5时10分克拉多克命令收拢扇形编队,但不是向离敌人最远的旗舰“好望角”号集中,而是向正在高速撤退的“格拉斯哥”号集中。5时47分英舰集结成纵队,由"好望角"号领军,“奥特朗托”号殿后,“蒙默斯”号和“格拉斯哥”号居中,向南转向与德舰航线保持平行。4时15分左右,“莱比锡”号率先发现了“格拉斯哥”号,斯佩对于在此时此地遇上一支英国舰队也吃惊不小,当时他的速度只有14节,斯佩命令两台备用锅炉点火,把航速提高到了20节。德国人当时的位置较为有利,斯佩把舰队面向陆地,排成一个长度足有18000码的纵列,由前向后分别是“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莱比锡”号和“德雷斯顿”号,“纽伦堡”号则位于50公里外的北方,正从它的补给站智利瓦尔帕莱索港匆匆归队。4时40分,斯佩命令向西南方向行驶,6时4分德舰队将航向调整到与英舰并行。

6时18分,克拉多克将航速提至17节,并向遥远的“老人星”号发电:“我将攻击敌舰。”此时太阳仍在海平面上,夕阳将德国炮手刺得眼花缭乱,情况对英舰有利,可惜双方这时相距15000米,都在炮火射程之外。6时55分,情况逆转,太阳落入海面,辉将英舰的身影清晰地映在海平面上,而德舰却隐没在智利海岸渐浓的夜幕中难以辨认,克拉多克一不做二不休,于7时整率队向东南方向疾驶以期迅速缩短距离与斯佩最后一搏。

7时30分,双方相距11300米时,斯佩命令用210毫米主炮向英舰开火,“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分别对付“好望角”号和“蒙默斯”号,5分钟后克拉多克也开炮还击。斯佩战后在一份简报中写道:“风浪从舰艏袭来,.观察与测距都严重受阻。因为海浪直扑舰桥,中部甲板上的150毫米炮几乎无法瞄准目标。德舰尚且如此,克拉多克的情况就更糟了,他只有4门234毫米火炮能打得着德舰,而且英国火炮向东瞄准时,强劲的东南风使海浪直扑炮口,炮手被飞溅的浪花遮住了视线,东方夜色中德舰的方位只能从炮口闪光来判断,测距就更不用提了,而以现代方式安装的德舰主炮则不受影响,英军从一开战就陷入了毫无还手之力的境地。

这是一场一边倒的战斗,德舰的首轮齐射就击中了英舰,“好望角”号的前主炮一直没有开火,后来德方证实是“沙恩霍斯特”号的第三次齐射将它摧毁了。到7时45分,多处中弹的“好望角”号从舰首到舰尾燃起大火。按斯佩计算,“沙恩霍斯特”号共击中它大约35次。但在交战的前15分钟内,克拉多克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仍努力向德舰接近,也许他希望能发挥一下152毫米火炮和鱼雷的威力。在被打得不能动弹以前,他已将距离缩短至5200米。这迫使已猜到他意图的斯佩命令拉开双方的距离,7时50分,“好望角”号舯部发生大爆炸,火焰窜至600米高,7分钟后,这艘不走运的旗舰带着海军少将和900多名官兵沉入海底,无人幸免。

另一边,“格奈森瑙”号的第三次齐射将“蒙默斯”号前炮塔的顶部消去并引发大火。跟在后面的“格拉斯哥”号舰长卢斯看见它舰艏低伏,同时向右舷倾斜,全部火炮均被打哑,20时15分,“蒙默斯”号调转180向偏北方向缓缓驶去。它大概搞错了方向,因为北面是3艘德国轻巡洋舰。20时30分,“格拉斯哥”号向“蒙默斯”号发报:“敌人在追击我们。但没有回音,谁也不知道它发生了什么事。”斯佩命令轻巡洋舰搜索残敌,20时58分,最北面一直还未参战的“纽伦堡”号发现了垂死的“蒙默斯”号,它的主桅上还飘着皇家海军的白色海军旗。冯·施荣伯格舰长立即上前攻击,一通狂轰之后,“蒙默斯”号于21时18分沉没。全舰近700名官兵无一幸免。海战开始时,“格拉斯哥”号与“莱比锡”号一对一地决斗,而“德雷斯顿”号正在痛击"奥特朗托"号,后者显然不是对手,克拉多克命令它迅速脱离编队向西南布向撤退。

“格拉斯哥”号被迫与2艘德国轻巡洋舰激战,渐渐不支,不久便被接连击中5次,起初它还能尾随"蒙默斯"号以保持编队,但在目睹了旗舰覆灭和“蒙默斯”号被打残后,识时务的卢斯命令“格拉斯哥”号全速向西北逃跑直到脱离战场,然后向300公里外的“老人星”号靠拢并向其发电:旗舰被击沉,我编队已分散。“老人星”号的格兰特舰长也知道自己的航速慢,火炮射速不如德舰,便在收容了“奥特朗托”和“格拉斯哥”号之后撤回了福克兰群岛。斯佩因畏惧“老人星”号的305毫米巨炮,而且对眼前的战果颇为满意,所以未下令追击,只派速度较快的“莱比锡”号和“德雷斯顿”号向合恩角方面搜索,自己则率其余的3艘战舰喜气洋洋地返回了中立的智利港口瓦尔帕莱索加煤。

战斗中,“沙恩霍斯特”号被击中2次,无人伤亡;“格奈森瑙”号被击中4次,3人负伤,其余舰只毫发无损。在瓦尔帕莱索举行的庆功会上,斯佩和他的舰员都成了英雄。

标签: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

更多文章

  • 科罗内尔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科罗内尔海战,德国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暗杀,这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虽然战争没有立刻爆发,但欧洲主要强国显然已经为此作好了准备。大战之初,德国海军的策略是保存实力并威胁英国本土,因此它把主力龟缩在德国西北部的威廉港和基尔港基地,只是偶尔骚扰一下协约国的海上运输线。当时在世界各大洋,仅

  • 诺门罕战役对二战的影响 诺门罕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联,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朱可夫,诺门罕战役

    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它战役,诺门罕是一场不为经传的战事。但是它对二次大战的局势发展却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战事发生前,日本东京当局仍为“北进”及“南进”的策略而争论。北进计划是以陆军向苏联西伯利亚发动攻势,目标是进攻至贝加尔湖一带。而南进计划则是以海军为主,夺取东南亚资源(特别是荷属印度尼西亚的石油)

  • 诺门罕战役过程简介 诺门罕战役战役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伪满州国,苏联,蒙古,诺门罕战役

    第一阶段1939年5月11日至6月16日,在新巴尔虎左旗境内诺门罕布日德地区及蒙古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即日本、伪满洲国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事件。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决定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

  • 诺门罕战役简介 诺门罕战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诺门罕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满洲,蒙古,日本,苏联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苏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导的苏蒙联军),但日、苏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

  • 塔萨法隆格海战美军失利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塔萨法隆格海战,美国

    1942年11月,日军向瓜达尔卡纳尔岛提供大规模增援的企图一再受挫后,决定派遣一支由8 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直接拖着装满补给品的圆桶向瓜岛进发。11月29日,田中率8 艘驱逐舰,满载给养由布印出航,恰在这时,美军第67特混编队也从圣埃斯皮里图启航。双方的前进方向都是瓜岛。30日21时许,双方沿瓜岛海

  • 法国大革命中的热月政变:热月政变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热月政变,法国

    热月政变(The Thermidor reaction) 法国大革命中推翻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M.F.M.I.de)政权的政变。因发生在共和2年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故名。1794年7月26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发表演说,表示"国民公会中还有尚未肃清的议员",但是议员要求罗伯斯庇尔将议

  • 热月政变发生于什么时候?热月政变爆发的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热月政变,法国

    热月政变(The Thermidor reaction) 法国大革命中推翻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M.F.M.I.de)政权的政变。因发生在共和2年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故名。背景热月政变前,法国大革命上中叶,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恐怖统治措施,较为彻底地摧毁了专制制度,完成了革命任务。经济上,

  • 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罗伯斯比尔为什么会被处死?(热月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罗伯斯比尔,法国,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热月政变

    1794年7月27日,巴黎的天气炎热得令人窒息。正午过后,国民公会的会场里,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筹划着掀起新一轮的风暴。一年前,他和他的激进派战友们彻底摧毁了温和的吉伦特派并将他们从肉体上予以消灭;几个月前,与他同一条战壕但渐行渐远的战友丹东、埃贝尔也被他送上了断头台。罗伯斯庇尔一心要把祖国打造成

  • 北非登陆战的成功 对同盟国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北非登陆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地中海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北非登陆,法军,摩洛哥,北非登陆战役

    1942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中海海战已经进行到收尾阶段,美、英联合参谋长召开联席会议,准备在北非登陆,夺取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法属西非等地,将隆美尔的部队置于英军夹击中,进一步减轻德国和意大利军队对马耳他岛的压力,恢复英国对地中海的制海权,歼灭非洲大陆上的意德军队。当时(即1942

  • 中国远征军的血泪史——北非登陆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火炬行动,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地中海,中国远征军,北非登陆战役

    1942年11月的火炬行动,又称北非登陆战役,是美英盟军在法属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实施的登陆作战。众所众知,在这次登陆作战中,美英盟军在北非取得了巨大的胜利,然而在这场巨大的胜利背后却有着一段中国远征军的血泪史,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日本胆大包天地偷袭了美国的珍珠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