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科罗内尔海战:斯佩爵士与2个儿子牺牲

科罗内尔海战:斯佩爵士与2个儿子牺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24 更新时间:2024/1/18 20:47:02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的德国不像英国海军与殖民地势力遍及全球,不过还是有很多孤悬海外的殖民地。比如,在远东的青岛,由于远离本土。在英国势力强大,又有英国盟友日本所在的远东,青岛这块海外“飞地”德国是根本无力保全。所以在一战爆发之前,就命司令马克西米连.冯.斯佩伯爵将驻青岛的远东分舰队所有能出海的舰艇全部出港到大洋上担任劫掠舰并伺机返回母国。

斯佩分舰队共有六艘主要战舰,包括“沙恩霍斯特”号装甲巡洋舰、“格耐森诺”号装甲巡洋舰,“德雷斯斯顿”号轻巡洋舰、“埃姆登”号轻巡洋舰、“莱比锡”号轻巡洋舰“纽伦堡”号轻巡洋舰。

佩斯分舰队中的“埃姆登”号轻巡洋舰单独前往印度洋执行破交战,获得辉煌的战绩。不在1914年11月9日在与英国巡洋舰“悉尼”号的交战中,被打得遍体鳞伤不得不抢滩搁浅。

斯佩分舰队的主力舰只则驶往太平洋东部和南美洲沿岸,依托中立国与德国盟友进行破交战。1914年11月11日在智利沿岸的科罗内尔海战中击沉英国海军“好望角”号和“蒙默思”号装甲巡洋舰,英国舰队司令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爵士与1,600多名英国海军官兵随舰沈没而亡。

为了追捕佩斯分舰队,英国派出了了强大的海军力量,包括两艘战列巡洋舰“无敌”号和“不屈”号,老式战列舰“老人星”号,还有四艘巡洋舰“卡那封”号、“肯特”号、“康华尔”和“布里斯托”号,由海军中将斯特迪指挥。佩斯知道,凭借自己的5艘巡洋舰根本无力抗衡英国人的舰队,所以极力躲避着英国人的追踪。怎奈,佩斯的分舰队还是在福兰克群岛遭遇到了英国舰队。

英国战列巡洋舰的305主炮,几乎没有给“沙恩霍斯特”号和“格耐森诺”任还手之力,就将德国的两艘装甲巡洋舰连同舰上的700多名德国官兵送入了寒的大西洋。佩斯与他的两个儿子,也在这次海战中随着“沙恩霍斯特”号殉难。两艘德国的装甲巡洋舰被击沉,一同作战的轻巡洋舰也无法抵御英国巡洋舰的打击,“莱比锡”号和“纽伦堡”号也在此次海战中被击沉,仅有25名船员被救。

只有“德勒斯顿”号在此次海战中,侥幸利用黑夜的掩护逃脱。但三个月之后,“德累斯顿”号,还是在智利海域被英国“格拉斯哥”号和“肯特”号巡洋舰截住。在两艘英国战舰的打击下,德累斯顿经过短暂的抵抗后,就因为遭到重创被迫自沉。至此,佩斯分舰队全军覆没。

1913年7月,斯佩中将率领德国远东分舰队访问当时还属于德国殖民地的拉包尔群岛,舰队在海湾内锚泊,有四支烟囱的是“沙恩霍斯特”号和“格耐森诺”号装甲巡洋舰,三支烟囱的是“埃姆登”号轻巡洋舰。

佩斯分舰队抵达南美时,德国政府派遣了一艘北德意志公司的商船为舰队运输补给

佩斯舰队,原本还有一艘殖民地巡洋舰“戈尔”号,后来降为炮舰。这艘原本属于原属于东非殖民地,这艘1894年就下水的“老兵”在被“柯尼斯堡”号取代后,原本是要前往远东加入在佩斯舰队的。结果这个只能跑16节的“老兵”还没有抵达远东佩斯就已经带领舰队驶离青岛,所以只能在印度洋单独执行破交战的任务。

“戈尔”号开始还是俘获了一些商船的,结果协约国中国的日本居然派出了12000吨的战列舰“肥前”号和9700吨的装甲巡洋舰“浅间”号,来对付排水量1650吨的“戈尔”号。明知不敌的“戈尔”号,最后选择躲入美国港口,虽然被解除了武装,却继续利用舰上的发报机进行情报工作。直到美国参战后,将该舰征用,并改名为“苏伊士”号。

1917年美国参战后,“戈尔”号被征收为美国海军的“苏伊士”号。

标签: 科罗内尔海战德国

更多文章

  • 关于科罗内尔海战德评价是怎样的?对历史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科罗内尔海战,德国

    由于这次海战,导致惟—有实力挑战皇家海军霸主地位的海军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是英国人遭受了9月22日德国“U-9”号潜艇击沉3艘装甲巡洋舰后的又一次重大损失。由于这一次是在水面舰艇正面交战中的失利所以更使英国海军部大为震动(当时有些皇家海军军官还认为用潜艇击沉对方水面舰艇是不耻之举)。“格拉斯哥”号的

  • 科罗内尔海战德详细经过是怎样德?最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科罗内尔海战,德国

    科罗内尔海战是德国海军的骄傲,也是英国海军史上最痛苦的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海军的策略是保存实力并威胁英国本土,因此他们把主力龟缩在德国西北部的威廉港和基尔港基地,只是偶尔骚扰一下协约国的海上运输线。当时在世界各大洋,仅有8艘德国军舰在活动,其中由斯佩海军中将率领的东亚分舰队无疑是最强大的,

  • 科罗内尔海战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科罗内尔海战,德国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暗杀,这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虽然战争没有立刻爆发,但欧洲主要强国显然已经为此作好了准备。大战之初,德国海军的策略是保存实力并威胁英国本土,因此它把主力龟缩在德国西北部的威廉港和基尔港基地,只是偶尔骚扰一下协约国的海上运输线。当时在世界各大洋,仅

  • 诺门罕战役对二战的影响 诺门罕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苏联,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朱可夫,诺门罕战役

    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它战役,诺门罕是一场不为经传的战事。但是它对二次大战的局势发展却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战事发生前,日本东京当局仍为“北进”及“南进”的策略而争论。北进计划是以陆军向苏联西伯利亚发动攻势,目标是进攻至贝加尔湖一带。而南进计划则是以海军为主,夺取东南亚资源(特别是荷属印度尼西亚的石油)

  • 诺门罕战役过程简介 诺门罕战役战役的最后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伪满州国,苏联,蒙古,诺门罕战役

    第一阶段1939年5月11日至6月16日,在新巴尔虎左旗境内诺门罕布日德地区及蒙古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满”蒙边境战争,即日本、伪满洲国与苏联、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事件。1939年5月,日本关东军决定首先在诺门罕一带进攻蒙古人民共和国,占领其东部的领土哈拉哈地区,作为

  • 诺门罕战役简介 诺门罕战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诺门罕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满洲,蒙古,日本,苏联

    诺门罕战役,或称哈拉哈河战役,又叫诺门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日本及苏联在远东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战事于1939年在当时的满洲与蒙古的边界诺门罕发生。日、苏双方的军队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及“蒙古国”交战(以苏联朱可夫元帅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乔巴山元帅为领导的苏蒙联军),但日、苏双方并没有向对方正式宣

  • 塔萨法隆格海战美军失利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塔萨法隆格海战,美国

    1942年11月,日军向瓜达尔卡纳尔岛提供大规模增援的企图一再受挫后,决定派遣一支由8 艘驱逐舰组成的编队,直接拖着装满补给品的圆桶向瓜岛进发。11月29日,田中率8 艘驱逐舰,满载给养由布印出航,恰在这时,美军第67特混编队也从圣埃斯皮里图启航。双方的前进方向都是瓜岛。30日21时许,双方沿瓜岛海

  • 法国大革命中的热月政变:热月政变的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热月政变,法国

    热月政变(The Thermidor reaction) 法国大革命中推翻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M.F.M.I.de)政权的政变。因发生在共和2年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故名。1794年7月26日,罗伯斯庇尔在国民公会发表演说,表示"国民公会中还有尚未肃清的议员",但是议员要求罗伯斯庇尔将议

  • 热月政变发生于什么时候?热月政变爆发的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热月政变,法国

    热月政变(The Thermidor reaction) 法国大革命中推翻雅各宾派罗伯斯庇尔(M.F.M.I.de)政权的政变。因发生在共和2年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故名。背景热月政变前,法国大革命上中叶,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恐怖统治措施,较为彻底地摧毁了专制制度,完成了革命任务。经济上,

  • 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的领袖人物:罗伯斯比尔为什么会被处死?(热月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罗伯斯比尔,法国,马克西米连·罗伯斯庇尔,热月政变

    1794年7月27日,巴黎的天气炎热得令人窒息。正午过后,国民公会的会场里,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筹划着掀起新一轮的风暴。一年前,他和他的激进派战友们彻底摧毁了温和的吉伦特派并将他们从肉体上予以消灭;几个月前,与他同一条战壕但渐行渐远的战友丹东、埃贝尔也被他送上了断头台。罗伯斯庇尔一心要把祖国打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