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特雷比亚河战役发生在什么时候?特雷比亚河战役的结果(诺维战役)

特雷比亚河战役发生在什么时候?特雷比亚河战役的结果(诺维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26 更新时间:2023/12/4 14:09:30

在意大利北部发生的两次著名战役,一次是二次布匿战争初期,前218年基名将汉尼拔伏击罗军队大胜的一次战役。第二次是法国大革命期间,1799年俄奥联军在苏沃洛夫下击败法将麦克唐纳的战役。

元前218年,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率领军队出其不意翻越尔卑斯山脉,直抵波河平原。当时时值隆冬,汉尼拔部队在翻越积雪山脉时损失颇重,战斗力大幅下降。罗马派出执政之一的老西庇阿率领军队前去剿灭,但在前哨战斗中,汉尼拔占优势的骑兵击溃了罗马先头部队,老西庇阿意识到这一点,于是避免与汉尼拔直对抗。而随后到来的罗马另一执政官森普罗尼乌斯·隆古斯(Titus

Sempronius Longus)却坚持要趁迦太基军队元气尚未恢复之时进行决战,因此,公元前218年12月,在特雷比亚河(The River of

Trebia) (意大利北部杜斯河,即波河的支流)岸,双方展开决战。

战役经过

开战前夕,汉尼拔(Hannibal)的迦太基(Carthage)军队中拥有1万骑兵,2万步兵。而罗马方面,森普罗尼乌斯·隆古斯的罗马军队拥有4千骑兵及3.2万步兵(包括盟国兵力)。开战前夜,天空飘雪,汉尼拔派出弟弟玛戈率领骑兵8千人潜伏在河边茂密的灌木从中,而命令下的士兵好休息。第二天清晨五点钟,汉尼拔命令部队起床,饱食后准备战斗,并派出剩余的2千努米底亚骑兵到河对岸的罗马军营前挑衅示威。森普罗尼乌斯·隆古斯下令全军整队出击。由于仓促,罗马军队在没有进餐的情况下就匆忙出发,趟过冰的河水追击努米底亚骑兵。在渡河后,罗马人赫然发觉迦太基人已经占领了河对岸正面的一处山包,正严阵以待。但出于兵力优势,罗马将领下令全军冲击。汉尼拔利用标枪兵首先骚扰罗马军队,同时使用新雇佣的高卢步兵作为第一线抗击罗马军队的第一波强大攻势。同时两翼使用仅剩的8头战象对罗马军队进行冲击。当战事胶时,汉尼拔示意玛戈的骑兵由河边出击,从背后合围罗马军。在激战中,罗马军队伤亡2万8千人,仅有八千步兵在两位执政官的率领下从高卢军队薄弱的防守中杀出血路退回波河以南。而汉尼拔军队损失仅仅4千人,但战象仅剩1头。

影响

此次战役之后,汉尼拔不仅解除了翻越阿尔卑斯山以来最大的威胁,同时以自身的实力赢得了当地高卢居民的信任,不仅补充了给养,而且扩大了兵员。而罗马军队遭受了较为严重的损失,不得已将远在西西里岛准备进攻迦太基本土的军队调回本土进行防御,打乱了罗马企图一举攻占迦太基城的计划。

更多文章

  • 儒贝尔将军:诺维战役中的重要指挥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儒贝尔,法国,诺维战役

    儒贝尔,1796年底任少将、他在荷兰、莱茵地区和意大利曾任各种指挥职务,同年1月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诺维战役中战死。职务1796年底任少将、他在荷兰、莱茵地区和意大利曾任各种指挥职务,同年1月任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简介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将军。父业律师。他曾在里昂和第戎学法律。179

  • 为什么会爆发诺维战役?诺维战役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诺维战役,法国,俄国

    诺维战役(1799年8月15日),在苏沃洛夫对意大利的远征中,苏沃洛夫指挥的俄奥联军(6.5万人)在诺维(意大利北方的城市)附近与茹贝尔将军(交战之初阵亡,莫罗将军继任)指挥的法军(3.8万人)进行的一次作战。联军靠接近一倍的兵力优势强行突破依山地防御的法军,结束了同盟国在意大利的战局。法国革命战争

  • 血战卡昂:惨烈的付出只换来短暂的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血战卡昂,二战,德国

    血战卡昂指的是发生在1944年6月至8月的一连串战役,交战双方是盟军集团和德国纳粹军团,之所以被称为卡昂战役是因为这场战役是在法国北部的大城市卡昂爆发的。卡昂战役使得纳粹德国粉碎法国的计划泡汤,对第二次大战的进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血战卡昂的简介中提及,盟军最初的计划是攻占卡昂,抢先德军一步进入法国,

  • “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生平简介 陈师道的文学成就有哪些(苏门六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苏门六君子,陈师道,苏门六学士

    陈师道(1053~1102年1月19日)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

  • 李廌为何被称为“苏门六君子”?苏轼对李廌知遇之恩(苏门六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苏门六君子,李廌,苏轼,苏门六学士

    李廌(zhì)(1059—1109),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岩集后》)。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家境贫寒,6岁而孤,但能勤奋自学。稍长,即以学问称誉乡里。李廌的父亲李敦与苏轼同年举进士。

  • “苏门六学士”分别是哪六个人?“苏门六君子”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苏门六学士,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元祐元年(1086年)开始担任御史中丞,次年升为尚书右丞.受"乌台诗案"牵连,苏轼几位流放南方的朋友如今也都官居要职,包括王诜驸马,王巩等在内.他在黄州的老朋友陈□ 也来京师探望他.几年前和苏轼通信的黄庭坚也来见 苏轼,正式拜在他的门下.多年来苏轼在信中曾一再 称赞四学士,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名声,大家

  • 看黄庭坚是如何磨砺成一代大家的,看完你也会有收获(苏门六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唐宋八大家,黄庭坚,苏门六学士

    黄庭坚,生于宋庆历五年六月十二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年号涪翁,洪州分宁(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是北宋末年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是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的开派宗师和领袖。该流派崇尚黄庭坚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黄庭坚与张耒

  • 秦观简介 北宋官员太学博士淮海先生秦观生平(苏门六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观,宋朝,北宋官员,苏门六学士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官至太学博士(八品),国史馆编修。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

  • 晁补之简介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晁补之生平(苏门六学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晁补之,宋朝,北宋文学家,苏门六学士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嘉祥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宋史·晁补之传》曰:晁[cháo]补之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从这几句简短的记载里,可知晁补之(男)生长在

  • 唐朝两税法的意义及内容 两税法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两税法

    【摘要】唐代的两税法一直被视为中国赋税史上的里程碑,其所体现出来的有关税制设计相关方面的原则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部分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借鉴两税法所体现出的相关原则并结合我国的财政税收现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一定的看法和建议。【关键词】两税法;税制设计原则;借鉴意义一、两税法概述唐朝实行的两税法,被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