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俄国内战什么时候发生的?俄国内战的过程及结果

俄国内战什么时候发生的?俄国内战的过程及结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62 更新时间:2024/1/6 8:59:50

俄国内战(英语:Russian Civil

War),又称苏联国内战争或称对苏干涉战争,是1918年5月31日到1922年在崩溃的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中国外蒙古波斯。主要战役在1920年基本结束,但直到1922年才彻底停止。其间红军与白军和波兰第二共和国、不列颠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大日本帝国等14国的派遣军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战争的结束导致1922年苏联的成立。内战期间吸纳了约有五万中国人加入红军。

战争背景

苏德停战条约签订之后,英、法派军队占领前俄罗斯帝国的一些港口。1918年春,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支持的主要由原帝俄的捷克、奥匈帝国战俘组成的捷克兵团三万人哗变,7月,控制了从贝加尔湖到乌拉尔山脉的西伯利亚铁路。11月18日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政府被原帝俄海军上将高尔察克的政变推翻。高尔察克自称"全俄的最高统帅"。

主要战役在1920年基本结束,但直到1922年才彻底停止。其间红军与白军和波兰第二共和国、不列颠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美利坚合众国、大日本帝国等14国的派遣军展开了一系列的战斗。战争的结束导致1922年苏联的成立。内战期间吸纳了约有五万中国人加入红军。

协约国干涉

1917年3月,发生了许多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事件。随着俄罗斯帝国罗曼诺夫朝皇帝尼古拉二世的退位和俄罗斯临时政府的成立,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的。因此美国参战,反对新成立的苏共政府,而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保证继续在东部战线与德意志帝国战斗。为了使俄国临时政府能够完成其继续同德意志帝国战争的保证,美利坚合众国开始其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

在东部战线,俄国军队被证实不是德国和奥匈帝国军队的对手。1917年6月18日俄国人的攻势被德意志帝国军的反攻压倒性地击败。士气受挫的俄国军队,深受兵变和士兵逃跑的困扰,东部战线迅速崩溃。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推翻了克伦斯基的临时政府,5个月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正式在东方战线结束了战争。这使得德国人可以重新部署军力,调往西部战线,在那里耗尽了英国和法国军队,当时尚未得到美国远征军的支援。

1918年8月,协约国军队开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日本派遣了7万军队参加此次行动,数量之多引起了其它协约国的惊疑。英国、加拿大军队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向西挺进以打通与捷克军团与高尔察克白军的联系。日本拒绝了像英军那样在贝加尔湖以西的进军。美军也拒绝远离符拉迪沃斯托克。到1918年11月,日军控制了俄国远东的所有港口,以及西伯利亚铁路自赤塔以东的沿线城镇,并扶持沙俄将军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组成"外贝加尔地方临时政府",在日军操纵下控制了从贝加尔湖到满洲里。

协约国撤军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在俄国境内腹地作战的捷克军团,士气溃散,士兵急于摆脱没有尽头的残酷战争回到祖国过和平生活。同时,由于欧战结束,协约国有了精力与大量战争剩余物资可以支援俄国白军的反布尔什维克的内战。1919年4月,高尔察克的白军在伏尔加河沿线特别是喀山城下的总攻被击败,从此一蹶不,被苏俄红军一路追击退向远东。

1920年6月,美国、英国与其它盟友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撤出了干涉军。1920年7月5日,日本与远东共和国签署协议,日军撤出外贝加尔。1920年11月,谢苗诺夫白俄政权倒台。但日本继续支持在穆尔河到太平洋沿岸的白俄政权--阿穆尔沿岸临时政府(Provisional

Priamur

Government)。随着苏俄红军的进攻,以及英国美国对日本觊觎西伯利亚领土的担忧,以及日本国内经济与人力难以支撑,1922年10月日军全部撤出俄罗斯远东,苏俄红军收复符拉迪沃斯托克。

战争影响

战争的结果是红军击溃了苏俄领土上的所有反对力量的军队,统治了全俄国,取得了俄国内战的胜利;在俄国内战结束前后,列宁成立了特务组织契卡并发动对所谓"反革命份子"的全面搜捕与屠杀,进而影响了后来成立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克格勃及古拉格等机构。

俄国在此前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连续7年陷于战争。在此7年期间,两千万人死亡,还有30万人投降波兰。其中内战时期,1千5百万人死亡,包括至少100万红军和50万以上白军。国家经济陷入崩溃的境况,再加上1920年和1921年的旱灾更是雪上加霜。疾病也横行,仅1920年就有3百万人死于斑疹伤寒。更有数百万的平民死于双方的互相屠杀。

在此期间有一百万人逃离俄国,到俄国的远东或者波罗的海诸国,他们被红军称为白俄。这些人又有不少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士。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由于连年战争,工业产量只有1913年的1,7,农业只有1/3。

标签: 俄国内战俄国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奥斯曼在维也纳失败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维也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维也纳战役,奥斯曼帝国

    17世纪帝国的军事支柱近卫军开始走入伊斯兰国家近卫军普遍的蜕变,禁军专权。而此时欧洲的pike&shot战术已经达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虽然土耳其人也使用火枪和火炮作战,但是其作用类似于16世纪早期的欧洲,视其为普通的远程武器,而不是战场的主力,耶尼色里虽然也使用火器,但是耶尼色里却更像是多功能步兵而

  • 维也纳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维也纳战役,奥斯曼帝国

    维也纳战役/维也纳之战(英语:The Battle of Vienna,德语:Schlacht am Kahlenberg、波兰语:Bitwa pod Wiedniem 或 Odsiecz Wiedeńska、土耳其语:?kinci Viyana Ku?atmas?、乌克兰语:В?денська в

  • 姆岑斯克坦克战之后德军患上“T-34坦克恐惧症”?真相究竟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1941年的姆岑斯克之战是二战早期的一场著名坦克战。从这场战斗之后,T-34坦克声名鹊起,从此德国人患上“T-34坦克恐惧症”。当然,一场战斗的胜负手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如果技术优势的任何种类的武器是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么必须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然而,1941年时代的T-34坦克并非一种拥有压倒

  • 姆岑斯克坦克战:苏军坦克旅阻击德军两个装甲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 德军企图以“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攻占列宁格勒;以“南方”集团军群向基辅方向实施进攻,把乌克兰的苏军主力消灭在第聂伯河以西;以“中央”集团军群,分南、北两路实施钳形攻势,围歼白俄罗斯地区的

  • 姆岑斯克坦克战的详细作战经过是怎样的?战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姆岑斯克坦克战是指1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后苏联为了阻滞德军进攻,决定将包括独立坦克第4旅在内的几个预备队兵团调集于姆岑斯克地域,阻击敌人。姆岑斯克伏击战的序曲悄然奏响。旅长组织战斗的时间极为有限必须在4小时之内完成战斗准备。因此,旅长

  • 广州发现1860年法军墓碑 或为英法联军罪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广州,法军,英法联军,

    在越秀山原广州美术馆碑廊大门侧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的都是法文,大意是,该碑是为1860年~1861年为法兰西死亡的海员而建立的。他说,这有可能是英法联军入侵广州的重要历史物证。温先生是广州市民,家就住在越秀山附近,他和家人经常爬越秀山锻炼身体。2月份,温先生的儿子告诉他,在越秀山上广州美术馆大门内看

  •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后 法国有多少圆明园的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英法联军,圆明园

    从18世纪开始,法兰西人一直做着一个梦。这个梦叫做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做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

  • 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毒气战:英法联军倾刻死亡上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毒气,英法联军,德国,

    1914年9月的马恩河战役中,德军惨遭失败,被迫退守安讷河一带。这给英法联军一喘息机会,他们趁机北进,在比利时王国的依普尔运河一带构筑工事,准备随时与德军决战。德军为避其锋芒,改变作战布置,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东线战场,然后伺机与英法作战。这样,两线战场上的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1915年春,东线俄军战

  • 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是和一场球赛有关吗?是哪两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南斯拉夫内战,南斯拉夫

    前南斯拉夫常常被人们以「一个国家、二种文字、三种语言、四种宗教、五个民族、六个共和国、七个邻国、八个政治区」来形容。经过数百年矛盾积累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前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间的积怨激化,内战爆发几乎难以避免。这时只需要一个火星,「巴尔干火药桶」就会爆炸。谁擦出了这个火星?克罗

  • 南斯拉夫内战的详细经过?内战中爆发了哪些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斯拉夫内战,南斯拉夫

    总括斯洛文尼亚战争(十日战争)(1991年)克罗地亚战争(1991年–1995年)波斯尼亚战争(1992年–1995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马其顿内战(2001年)斯洛文尼亚1991年6月25日,斯洛文尼亚独立。南斯拉夫下令由塞尔维亚控制的斯拉夫联邦军进攻斯洛文尼亚,受到强烈还击。最后经欧共体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