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柯立芝繁荣是什么?出现柯立芝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柯立芝繁荣是什么?出现柯立芝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59 更新时间:2023/12/23 23:56:50

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恰巧在总统柯立芝任期之内,所以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

此时正值资本义世界对稳定时期,英,法,德刚经历一战,经济处于停滞或恢复状态,便于美国经济势力外扩。美国国内通过技术革新,固定资本革新企业生产及管理的合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程度空前加速,经济发展迅速。但由于股票投机成,繁荣本身带有一定虚假性,使这种繁荣孕育新的危机。

原因

物质基础

一、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柯立芝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浩劫,但却给美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战争初期,美国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战双方对军需物资的大量需求,充当双方的兵工厂,迅速扩大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此外,美国还在战争期间对英法贷款,并乘欧洲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的良机,扩大工农业生产,进行商品输出。

战争结束时,美国已从战前一个资本输入国变为资本输出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国移到了美国。这就大大加强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地位,为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迅速发展生产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从而为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技术革命

二、技术革命是"柯立芝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忙于军工生产和重工生产,1917年4月参战后又忙于战争,所以无暇顾及陈旧生产设备的更新,生产技术比较落后。战争结束后,美国靠在战争中积累下来的雄厚资金,并随着一些新技术的突破,出现了一个更新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以及采用新技术的热潮。与此同时,美国还大力推行"工业生产合理化运动"。当时,运动最有代意义的就是泰罗制和福特制。

早在19世纪80至90年代,年轻的工程师弗雷德里克·W·泰罗就着手研究工厂的科学管理,并发展成为一种理论。在这个理论成熟后的20世纪20年代初期,工商企业中几乎每一个部门都程度不同地受了科学管理。

所谓福特制,即采用装配线作业或流水线作业技术。这种技术先是在福特汽车采用,由于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所以在20年代初期,被应用于许多工业部门。

美国垄断资产阶级还以加强工业部门的科学研究工作来推动经济的发展。战后,美国大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1927年据208个公司的报告,它们用于科学研究的经费总数近1200万美元。工业部门科学研究工作的加强,推动了新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广阔市场

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凭借其在一战中扩张起来的经济实力和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之机,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上对美国的依赖,夺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场,实行资本和商品输出。一战后,美国以经济势力渗透取代了英国在加拿大的优势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国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并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盖口号,挤欧洲国家的资本,使得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成为美国垄断资本的主要投资场所。美国对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则以帮助恢复战争破坏为名,到处运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这样,美国的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不断增

美国在夺取新的海外市场的同时,也注重扩大国内市场。在20年代,垄断资产阶级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门的扩大广告宣传和赊购的办法来刺激汽车、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费。

当时,建筑、汽车、电气工业并称为美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一战"中,美国国内建筑业近乎停顿。战后,建筑工业迅速发展,产值从1919年的120亿美元增长到1928年的近175亿美元。建筑工业的发展不仅开辟了就业途径,而且也促进了与其有关的其他工业的发展。在20年代,汽车工业成长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和最大的工业部门,而汽车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钢铁、石油、化工、公路建设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发展。电气工业在20年代也发展很快,同样促进了美国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

时代

这是美国第三十任总统柯立芝执政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暂时缓和,1924年至1929年,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在此期间,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经济,从而使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较快,出现了一时的"繁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的生产都出现高涨局面。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开始进入富人家庭。有声电影也问世了。因这一时期,正是美国柯立芝总统在任期间,因而把这时期的美国,称为"柯立芝繁荣"。美国资产阶级宣扬说资本主义已取得"永久的稳定",实际上,在"繁荣"的背后,经济危机的萌芽正暗中滋长。

标签: 柯立芝繁荣美国

更多文章

  • 最后一个没有试图干预自由市场的美国总统:柯立芝(柯立芝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美国,柯立芝,柯立芝繁荣

    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进入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其它各个部门,社会生活极其稳定,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越来越表现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现象与美国当时的当政者柯立芝的名字连在一起,史称"柯立芝繁荣"。一般地讲,一个国家经济的

  • 美国第30任总统——卡尔文·柯立芝(柯立芝繁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美国,卡尔文·柯立芝,总统,政治家,柯立芝繁荣

    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1872年7月4日-1933年1月5日)。柯立芝毕业于美国雪城大学,美国第30任总统,共和党籍。佛蒙特州律师出身,在马萨诸塞州政界奋斗多年后成为州长。1920年大选时作为沃伦·哈定的竞选伙伴成功当选第29任美国副总统。1923

  • 俄国内战中的重要指挥官:科尔尼洛夫,科尔尼洛夫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俄国内战,科尔尼洛夫

    科尔尼洛夫事件的主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任西伯利亚第九师师长,不久转任第48师师长,他使该师有了钢铁48师的称号。《俄语报》把他的秘密电报公开出去, 一时之间,他成了资本主义的和有产者的救星, 19日他被任命为俄军最高统帅。他要求授予他近乎独裁的权利。生平介绍1870年8月18日生于卡尔卡拉林斯克

  • 俄国内战中的孟什维克派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孟什维克的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俄国内战,孟什维克

    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俄国早期工人运动中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别。俄文音译,意为少数派。1903年7、8月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人在制定党章时发生尖锐分歧。大会在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成员时,拥护列宁的人得多数票,称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马尔托夫等

  • 俄国内战什么时候发生的?俄国内战的过程及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俄国内战,俄国

    俄国内战(英语:Russian Civil War),又称苏联国内战争或称对苏干涉战争,是1918年5月31日到1922年在崩溃的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中国外蒙古和波斯。主要战役在1920年基本结束,但直到1922年才彻底停止。其间红军与白军和波兰第二共和国、不列颠帝国、法兰

  • 为什么奥斯曼在维也纳失败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维也纳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维也纳战役,奥斯曼帝国

    17世纪帝国的军事支柱近卫军开始走入伊斯兰国家近卫军普遍的蜕变,禁军专权。而此时欧洲的pike&shot战术已经达到了如火纯青的地步,虽然土耳其人也使用火枪和火炮作战,但是其作用类似于16世纪早期的欧洲,视其为普通的远程武器,而不是战场的主力,耶尼色里虽然也使用火器,但是耶尼色里却更像是多功能步兵而

  • 维也纳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维也纳战役,奥斯曼帝国

    维也纳战役/维也纳之战(英语:The Battle of Vienna,德语:Schlacht am Kahlenberg、波兰语:Bitwa pod Wiedniem 或 Odsiecz Wiedeńska、土耳其语:?kinci Viyana Ku?atmas?、乌克兰语:В?денська в

  • 姆岑斯克坦克战之后德军患上“T-34坦克恐惧症”?真相究竟是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1941年的姆岑斯克之战是二战早期的一场著名坦克战。从这场战斗之后,T-34坦克声名鹊起,从此德国人患上“T-34坦克恐惧症”。当然,一场战斗的胜负手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如果技术优势的任何种类的武器是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那么必须是一种压倒性的优势。然而,1941年时代的T-34坦克并非一种拥有压倒

  • 姆岑斯克坦克战:苏军坦克旅阻击德军两个装甲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 德军企图以“北方”集团军群,歼灭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苏军,攻占列宁格勒;以“南方”集团军群向基辅方向实施进攻,把乌克兰的苏军主力消灭在第聂伯河以西;以“中央”集团军群,分南、北两路实施钳形攻势,围歼白俄罗斯地区的

  • 姆岑斯克坦克战的详细作战经过是怎样的?战后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姆岑斯克坦克战,德国,苏联

    姆岑斯克坦克战是指1941年6月22日4时30分,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向苏联发动了侵略战争后苏联为了阻滞德军进攻,决定将包括独立坦克第4旅在内的几个预备队兵团调集于姆岑斯克地域,阻击敌人。姆岑斯克伏击战的序曲悄然奏响。旅长组织战斗的时间极为有限必须在4小时之内完成战斗准备。因此,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