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拯救奥地利帝国的军政三巨头之一:温迪施格雷茨的生平简介(拯救帝国三元勋)

拯救奥地利帝国的军政三巨头之一:温迪施格雷茨的生平简介(拯救帝国三元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51 更新时间:2024/1/6 17:26:15

尔弗雷德·坎迪杜斯·费迪南德,温迪施格雷茨亲(AlfredCandidusFerdinandzuWindischgrätz,1787.05.11~1862.03.21)奥地利陆军元帅。在1848年革命期间拯救奥地利帝国的军政三巨头之一,(另外两位是拉德斯基元帅克罗地亚总督约西普·耶拉契奇)。

生于布鲁塞尔。出身于奥地利施蒂里亚贵族家庭。1804

年在奥地利陆军中任枪骑兵军官。他参加了拿破仑战争中所有的战争,1833年,他被任命为师长。1840 年出任波希米亚驻军司令。

1848 年6

月布拉格爆发起义的时候,他的妻子(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的妹妹)在窗前望的时候,被流弹夺取生命,作为布拉格驻军总司令的温迪施格雷茨命令部队撤出城区,然后再大炮掩护下,一个街区一个街区的占领了布拉格每一条街道。血腥镇压布拉格起义,被称为"布拉格的刽子手"。他的作为获得了德国法兰克福议会和欧洲宪兵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赞。同年10月摆升陆军元帅,率军攻克爆发起义的帝都维也纳,建立特别军事法庭,将共和派领袖R.布鲁姆和起义领袖W.C.迈森豪尔等人判处死刑,并施展权势促使奥皇斐迪南一世(1835~1848

在位)退位,拥立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为帝(1848~1916在位)。1849年被任命为首席指挥官,镇压匈牙利革命家拉约什·科苏特领导的匈牙利起义军,他取得了一些早期的成功,并重新占领了布达佩斯(1849年1月),由于过分傲慢拒绝了匈牙利的和解要求,后来科苏特请来了流亡的波兰老将贝姆,重新占领佩斯,他被其小舅子,帝国宰相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解除了军职。其后13年实际上隐居在波希米亚,其出任美因茨要塞司令官(1859),奥地利贵族院世袭成员(1861)纯粹是领薪俸而已,1862年3

月21 日卒于维也纳。

更多文章

  • 奥地利陆军元帅:拉德斯基,曾赢得著名的诺瓦拉战役的胜利(拯救帝国三元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拉德斯基,奥地利,诺瓦拉战役,拯救帝国三元勋

    奥地利陆军元帅,生于特热布尼采〔今属捷克)。1784年加入陆军。参加过奥土战争和第二次同盟反法战争。1805年以少将军衔在意大利指挥作战,1809年起作为参谋长辅佐卡尔大公在阿斯佩恩-艾斯林战役击退拿破仑,1814年作为联军总司令施瓦岑贝格亲王的参谋长策划了莱比锡战役、发展了重兵集团大规模围攻战术。

  • 库拉湾海战第二次交火是怎么发生的?最后谁赢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库拉湾海战,美国,日本

    虽然“海伦娜”号的中雷让美军队形一度混乱,但是转向完成后的美军舰队立即重新组织了战斗队形。此外,虽然“海伦娜”号的沉没给了安斯沃思少将一个警告,但是他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关注这件事,他首先要考虑抢占积极的阵位,攻击新出现的日军目标。2时07分,率舰队东向航行的安斯沃思少将右转30°取航向142°,7分钟

  • 库拉湾海战美军是怎么和日军交火的?双方损失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库拉湾海战,美国,日本

    发现日军编队后的几分钟里,美军编队没有立即开火,一个问题困扰着战斗情报中心专家。因为科隆班加拉岛上高耸的山坡回波掩盖了目标,他们无法判断面前究竟有多少艘敌舰、分别是什么级、如何配置和航向如何,也无法区分第2运输队的4艘驱逐舰。此时,一切就看指挥官的临场判断了。1时49分,安斯沃思少将断言有2队敌舰,

  • 库拉湾海战第一次夜战的经过是怎样的?战斗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库拉湾海战,美国

    早在美军登陆伦多瓦岛之时,日本海军东南方面舰队就多次派遣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编队进攻伦多瓦岛附近的美军水面舰只。但是,由于气候不良等多种因素未取得值得称道的战果(据日方记载,击沉2艘PT鱼雷艇,而美方记载认为这2艘艇是因触礁而被放弃的)。在接到运输陆军的命令之后,它们又迅速活跃起来。第3水雷战队制

  • 古代的秀才一年能赚多少钱呢?为什么会那么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秀才

    在各种电视剧中,那些考中科举的进士们非常显眼。但是在科举制度的框架之下,真正能够考中科举的文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人都是垫脚石。在儒林外史中就描述了文人的惨状。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秀才到底一年能挣多少银子?为何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其实秀才的禄米很少,依靠这点家底,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苦。首先

  • 宋代如何有效地防范了落第秀才的造反作乱:科举扩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代,秀才

    宋代科举屡次“扩招”,不仅“扩招”,还推出“特奏名”等取才机制。 《燕翼诒谋录》卷一开篇“进士特奏”条就说得清清楚楚:“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网络配图故宋太祖赵匡胤初登宝座,就“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开宝二年(969

  • 古代科举神秘规定:妓女和优伶后代不许考秀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科举,作弊,清代,秀才

    要实现金榜题名,首先,除了要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还要经过重重关卡,一路过关斩将,才能具备参加乡试的资格,特别到了清代,学子必须先通过童试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那时的考生要想参加科举,首先要有参加考试的资格,比如必须身家清白,不能在服丧期间参加考试,不能冒充户籍等等,还要请保人作保,如果

  • 古代考上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只有考上举人才有当官的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科举制,举人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中国古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

  • 明清时期的举人最大能做到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清,举人

    清朝参加岁试成绩优秀的生员(秀才)可以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能参加更进一级的乡试,称为"录科"。乡试在京城以及各省的省城举行,通常三年一试,考期通常在农历八月时举行,因此乡试又名"秋闱"。其考官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和进士出身的各部院官担任。网络配图通过了乡试的考生称为"举人",考取第一名的考生又称为

  •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始于历史哪个朝代(举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科举制度,举人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科举制图片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科举制度在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