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库拉湾海战美军是怎么和日军交火的?双方损失如何

库拉湾海战美军是怎么和日军交火的?双方损失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01 更新时间:2024/1/15 18:06:19

发现日军编队后的几分钟里,美军编队没有立即开火,一个问题困扰着战斗情报中心专家。因为科隆班加拉岛上高耸的山坡回波掩盖了目标,他们无法判断面前究竟有多少艘敌舰、分别是什么级、如配置如何,也无法区分第2运输队的4艘驱逐舰。此时,一切就看指挥官的临场判断了。1时49分,安斯沃思少将断言有2队敌舰,总数7到9艘。为了保持攻击最有利的阵位,他命令航向向右调整60度,恢复到302°。现在距离11000码。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因为先敌压制十分重要,他不想出现类似上一次“斯特朗”号那样的情况。同时,安斯沃思决定在中等距离上用雷达引导火炮射击。现在雷达屏幕显示,第2群的4个目标为大船,因此他命令“杰金斯”号和“拉德福特”号与巡洋舰一起射击它们,而“尼古拉斯”号和“奥邦农”号对付不远的目标。1时54分他下令开火。当驱逐队指挥麦金纳尼(Mclnerney)上校询问使用什么武器,旗舰回答:“使用一切武器,但火炮优先。”

在下令开火后,安斯沃思少将再一次修正了他的命令,因为他认为在相对接近美军的那支舰队后方1万码处的大船(第2运输队)并不存在。他下令巡洋舰全部火炮集中射击距离较近的那支编队。“跟随前舰,同时转向与敌舰反向。”1时56分,距离7000码。本该射击了,但是“海伦娜”号却没有找到目标。1分钟后,当秋山的舰船清晰地出现在左舷6800码处时,第一炮打响了。这些军舰,尤其是“海伦娜”号喷射出刺目绚烂的火焰。这是因为“海伦娜”号上没有无焰火药,而其他军舰的无焰弹也只够最初的3到4次齐射所需。

美军开火时,日本驱逐舰正位于一个极佳的瞄准点,但是“新月”号并没能及时发射致命的鱼雷,美军舰只的第一次齐射就彻底压制了它。6英寸炮弹雨点般落在它的躯体上,击毁了舵机传动设备,它很快就剧烈燃烧着,摇摇晃晃离开队列。不过对日军来说更为糟糕的是,美军的炮弹摧毁了“新月”号的舰桥,正在那里指挥战斗的秋山少将和参谋人员都魂归九段坂。现在日军三支分队各自为战了。2时12分,在美军开火仅15分钟后,“新月”号快速沉没――极少数人获救。未遭到射击的“凉风”号和“谷风”号进行了日军编队唯一的反击――朝美军炮口闪光处发射了16枚49节的长矛鱼雷。然后两舰在美军的弹雨中,一面施放烟幕,一面向西北撤退。

与巡洋舰不同,美军驱逐舰在好长一段时间保持沉默。其中,老舰“奥邦农”号上经验丰富的舰长唐纳德J麦克唐纳(Donald

J.MacDonald)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好是象瓜岛战斗中的那样,采取鱼雷攻击而不是使用火炮。尽管他的炮术长提出完美的炮击方案,他仍然不予批准,直到他确定丧失了鱼雷攻击机会,才放弃固执的想法。领先很远的“尼古拉斯”号和紧跟在巡洋舰后面的“杰金斯”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所以当鱼雷未发射时,火炮并没有开火。而“拉德福特”号则一直被“杰金斯”号挡住了视界,以至于该舰一直无法开火。

假如按照过去纯粹计算发射金属的重量,安斯沃思少将的巡洋舰赢得了战斗的前5分钟。有超过2500发6英寸炮弹向敌人倾泻(美军称之为“6英寸机关枪”),而遭到的抵抗十分微弱。安斯沃思认为“几乎消灭”敌人舰队,但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日本护卫队的3艘驱逐舰中仅有“新月”号沉没,其他的2艘受损轻微:“凉风”号的探照灯损坏,前炮塔丧失战斗能力,1座防空机关枪弹药库燃烧,船体有些破孔,3人死亡。“谷风”号损失更轻,一枚哑弹击中锚链卷扬机舱,食品舱进水。两舰都成功得摆脱了美军的攻击。

海伦娜的沉没

当“凉风”号和“谷风”号离开,美军炮火稀落时,日军第2运输队的船只出现在美国军舰雷达屏幕上。它们的距离13000

码以30节向北航行。2时03分,反应敏捷的安斯沃思少将命令编队后退,取航向112°。这样就可以夺取有利的战术T字位。但是还没等美舰的信号兵将信号发完,日军的长矛鱼雷杀到了。一幸运的“海伦娜”号成了不幸的牺牲品,在2时04分到2时07分的短短3分钟里,它被连续击中了3枚长矛鱼雷。第一枚从1、2号炮塔之间炸断了炸断了整整四分之一舰长的一段舰艏。水迅速涌进船体,使船体两头如折叠一般。美军舰只立即离开该水域,在海伦娜第一次中雷时,安斯沃思就下令转向。“圣路易斯”号舰长科林丰贝尔(Colin

Campbell)下令向右大转以避免与“海伦娜”号相撞,转过一个大环,笔直得驶向东南东。

中雷时,在“海伦娜”号轮机室里,轮机长查理斯估錰克中校(Charles

O.Cook)正站在仪表前,眼睛迅速地从一个跳到另一个,耳朵听着6英寸火炮射击时压抑的呜呜(whoomf-whoomf)声。突然间,军舰遭到了鱼雷攻击。库克看了仪表,蒸气压力正。攻击不在他的B区。当他的电话兵询问各个岗位情况时,附近遭到了第二次猛烈的攻击。这枚鱼雷在2号烟道下面很深处爆炸。仪表显示蒸汽压力迅速下降。正常照明已经丧失,仅有模糊的紧急照明设备开。后部轮机测试,但是没有回答,轮机转速迅速下降。老练的库克并没有惊慌,他沉着地面对危机,仔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些问题显示出鱼雷命中前主机舱和3号锅炉舱之间,舱室之间已经断裂。他知道,这意味着4号锅炉舱也进水。他询问舰桥,发现电源也断了。现在人的生命更重要,他命令打开装甲舱门,借助微弱的紧急照明,让手下这群黑人逃往甲板,仅留下6个人和他一起修理。接着是第3枚鱼雷,距离第2枚击中位置很近,船底象碎坚果壳般破裂。燃油喷到库克和手下的脸上,他们听见海水涌进了下面。必须马上离开,当他们冲到第3层甲板,海水漫到了脚后跟。他们尽力想关上舱盖,但是海水的压力很大,他们借助另一个梯子登上第2层甲板,上升的海水冲倒了库克,但他抓住钢环,没被冲走。在这里,他遇到美国海军后备队上尉罗伯特E(Robert

E.Beisang),他因为没接到弃舰命令而带领部下坚守岗位。Beisang不相信自己的岗位已经浸泡在油中,直到浑身油污的库克出现在他面前。他们简要地交换意见。Beisang说无法通信,一个水兵指出隔舱已经进水到达眼睛的水平,他们立即通过扶梯向上转移,到达主甲板的时候,发现船尾已经高高翘起,船体分成两截。一些人们掉进油水之中,拼命祈祷不要起火。随着“海伦娜”号的后半部分逐渐下沉,舰的前半部分所剩下的残骸也开始下沉,舰首也高高翘起。舰长塞西尔(Cecil)喊到“弃舰!”

通信官受了重伤,两度昏迷,他担心秘密件和密码。他的助手将袋子整齐地拖到甲板,丢弃在那里。雷达官丢弃了雷达零件。C.I.C.军官监督放下救生筏,筏边扒满了手。舰长塞西尔最后离开。他游过满是油污的海面,登上最近的一艘救生筏。6分钟后,“海伦娜”号折断,消失在300寻深的海水里,船艏漂浮海面。

标签: 库拉湾海战美国日本

更多文章

  • 库拉湾海战第一次夜战的经过是怎样的?战斗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库拉湾海战,美国

    早在美军登陆伦多瓦岛之时,日本海军东南方面舰队就多次派遣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编队进攻伦多瓦岛附近的美军水面舰只。但是,由于气候不良等多种因素未取得值得称道的战果(据日方记载,击沉2艘PT鱼雷艇,而美方记载认为这2艘艇是因触礁而被放弃的)。在接到运输陆军的命令之后,它们又迅速活跃起来。第3水雷战队制

  • 古代的秀才一年能赚多少钱呢?为什么会那么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秀才

    在各种电视剧中,那些考中科举的进士们非常显眼。但是在科举制度的框架之下,真正能够考中科举的文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人都是垫脚石。在儒林外史中就描述了文人的惨状。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一个秀才到底一年能挣多少银子?为何根本养活不了一家人?其实秀才的禄米很少,依靠这点家底,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苦。首先

  • 宋代如何有效地防范了落第秀才的造反作乱:科举扩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代,秀才

    宋代科举屡次“扩招”,不仅“扩招”,还推出“特奏名”等取才机制。 《燕翼诒谋录》卷一开篇“进士特奏”条就说得清清楚楚:“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网络配图故宋太祖赵匡胤初登宝座,就“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开宝二年(969

  • 古代科举神秘规定:妓女和优伶后代不许考秀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科举,作弊,清代,秀才

    要实现金榜题名,首先,除了要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还要经过重重关卡,一路过关斩将,才能具备参加乡试的资格,特别到了清代,学子必须先通过童试考上秀才,才能到江南贡院参加乡试。“那时的考生要想参加科举,首先要有参加考试的资格,比如必须身家清白,不能在服丧期间参加考试,不能冒充户籍等等,还要请保人作保,如果

  • 古代考上举人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只有考上举人才有当官的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科举制,举人

    举人是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应科目经有司贡举者,通谓之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中国古代地方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

  • 明清时期的举人最大能做到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清,举人

    清朝参加岁试成绩优秀的生员(秀才)可以参加科试,科试通过了才能参加更进一级的乡试,称为"录科"。乡试在京城以及各省的省城举行,通常三年一试,考期通常在农历八月时举行,因此乡试又名"秋闱"。其考官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和进士出身的各部院官担任。网络配图通过了乡试的考生称为"举人",考取第一名的考生又称为

  •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始于历史哪个朝代(举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科举制度,举人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科举制图片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科举制度在隋朝

  • 戏说科举:高考生跳的“龙门”在哪里?(举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科举,举人

    北京城外有城,城内建城的建筑布局,使得连接内外各城之间的城门成了极为重要的设施。在北京众多的城门当中,的确存在着所谓的“龙门”,当然,这与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是分不开的。由隋朝起创建的科举制度,取代了过去一直以来的世袭制度,由此,学子们得到了通过求学考试来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就是相对公平的社会育才机会,

  • 周郑交恶事件简介,最后结果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郑交恶,春秋

    郑国,原是郑伯友的封国,由于郑伯友(即郑桓公)及其子掘突(即郑武公)浴血奋战,力保周王室江山,而受到周王的器重。在平王东迁后,掘突继任司徒六卿一职,掌管朝中大权。早在郑桓公时期,他就亲见王室政治腐败、诸侯叛离的倾向日益滋长,于是他利用东方郐、东虢两个小国的统冶者贪财好利、百姓多不归附的时机,把自己的

  • 周郑交质原文及翻译,周郑交质评析(周郑交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周郑交质,周郑交恶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