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国的西进运动简介 西进运动对美国的意义

美国的西进运动简介 西进运动对美国的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31 更新时间:2024/2/13 18:48:14

美国西进运动的全过程开始于18世纪末,这次运动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无数土著居民遭到屠杀与驱赶。早在美国独立之前,美利坚人就开始了大规模北美大陆西部的领土扩,包括奴隶主、土地投机商、工业资本金、高利贷者跟老百姓都希望获得西部的土地。英国为了把殖民地人民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于1763年颁布了禁止移民超越巴拉契亚山脉的法令。直到美国独立以后,美国西进运动全过程加快了步伐,变得更加有计划性。废除了英国颁布的禁止移民向西进的禁令,许多来自东部地区欧洲的移民纷纷加入到西进的队伍中。1810年,阿巴拉契亚以西的人口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7,后面10年快速增长为总人口的1/4。这些移民多为矿工、牧民跟农民。

美国西进运动的全过程出现了三次移民高潮。第一次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期,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条令并从法国手中购买了路易斯安那,移民们纷纷涌向西部。第二次出现在1815年,两股移民朝着不用的方向移动,一股朝着大湖平原区迁徙,开拓俄亥俄河以北,建立谷物和牧畜业生产基地。一股朝着濒临墨西哥湾的平原地区,开拓土地,建立以生产和销售棉花为主的种植园。第三次出现在19世纪中叶,于1845年兼并德克萨斯。1848年美墨战争中夺得墨西哥领土的一半,1846年经过与英国的谈判,争取到了俄勒冈大片土地。

西进运动对于美国的意义是机械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实现。美国西部有着广阔的土地,西进运动兴起后这里迅速成为著名的粮食基地。美国内战后,农业不断推向市场,西南部成为主要种植棉花区域,畜牧业也不断发展成为美国的畜牧国,初步形成了三大农业区。西部人民所需的生产材料和日用品来自于东部,为东部制造业扩大了市场。西部的畜牧和粮食又是东部人民所需要的,促进了东部的农副业、肉类加工和面料食品工业的发展。西进运动加速了美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农场使用机械化推动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西进运动对于美国的意义还包括促进了西部工业的发展。美国西部煤、黄金、石油资源丰富,此外水资源也十分丰富,北部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这些是工业发展的必需品。于是东部制造业西移,随着西部工业不断推进,为美国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西进运动对于美国的意义包括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由于西进运动的不断推进,极大地加强了东西部的联系,改革交通工具和道路成为首要任务。汽航业、运河开凿、建设铁路推进了西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为美国成为工业国奠定了基础。农业、工业、交通业的发展促进了美国城市化的进程。以上便是西进运动对美国社会的意义。

美国西进运动是逐渐向西部扩张的运动。美国西进运动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首先在18世纪末的时候,美国东北部具备了经济发展的优势,并且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起步,然而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原料和资源。1783年美国独立后,需要一个统一的市场,如开发西部则可以有一个更大的空间进行交易。并且可以利用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互补。美国西进运动的评价指出当时西部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地方,生产前景巨大,如果开发的话能够充分提供东部基本的资源。美国政府鼓励东部人民向西迁移并且提供武力加以支援,为西进运动提供了可能性。美国西进运动的评价中称这是美国历史上重大的事件。西进运动和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不同,它是建立在本国基础上的一种开发运动。它直接并且带有主观性,通过移民的迁徙使人口和闲置的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产生效益。并且这次运动的广泛和规模是历史上罕见的。

西进运动具有资本主义的显著特点,美国西进运动的评价中提到此次运动不可避免地存在侵略扩张、血腥杀戮、种族灭绝。给当地的印第安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这是西进运动中的污点,并且这是美国永远抹不去的污点。西进运动对美国的经济、政治、化、军事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对美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标签: 西进运动美国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嘉靖中兴”是怎么回事?嘉靖中兴的历史意义及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嘉靖中兴,嘉靖帝

    嘉靖中兴又称嘉靖之治、嘉靖革新、嘉靖新政,是指在明嘉靖帝时期出现的改革与中兴局面,《明史》评价他是“中材之主”。嘉靖帝登基后是面对正德帝留下的烂摊子,嘉靖帝效法明太祖和明成祖的治国手段推行“新政”,政治上英明苛察,严以驭官,整顿朝纲,大赦天下,严禁宦官干预朝政,集异纳谏,勤于政务,完善科举制度;经济

  • 屯门海战中战斗过程怎么样?明军怎么打败葡萄牙的(嘉靖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屯门海战,,明朝,葡萄牙,嘉靖中兴

    屯门海战是发生在正德十六年(1521)的一次明朝与西方侵略者之间的海战,也是明朝乃至于中国与欧洲国家间的第一次海上冲突。虽然此战规模不大、声名不显,但鉴于它是中国与欧洲国家的第一次海战这个特殊地位,网络上关于他的讨论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一个说法就是此战明军一共出动了四千大军五十艘战船,足足打了一年时间

  • 明世宗嘉靖皇帝:二十年不上朝却被称为明君(嘉靖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世宗嘉靖皇帝,嘉靖中兴

    明世宗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五年,为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后世也称他为明朝第一明君,虽然他曾二十年不上朝。为什么一个二十年不曾上朝的皇帝还被称为第一明君呢?原因有二:一是嘉靖皇帝在位前期,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代明君的表面品质,那就是以民为本,虚心纳谏。嘉靖即位之初,推行改革,这些改革的重点就是民生,他不

  • 这个皇帝虽老实巴交 沉迷媚药又破除“南倭北虏"(嘉靖中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嘉靖皇帝,嘉靖中兴

    公元1566年,一心求仙问道,吃着重金属的长生不老丹却不中毒,生命力如此顽强的嘉靖皇帝终于骑鹤西去了。明穆宗朱载垕等了二十多年,机会终究还是来了,真的是等得花儿也谢了。嘉靖皇帝临时前什么也没有说,公元1566年,明穆宗朱载垕奉遗照登基了,年号隆庆。奉遗照登基,我不说你懂的。什么?你不懂。好吧,小朋友

  • 石曹之乱的结局:“夺门之变”三大“功臣”,一贬二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夺门之变,石曹之乱

    明英宗南宫复辟后,徐有贞、石亨、曹吉祥因迎复之功而受到宠信,权势日重。得势后的徐有贞、石亨等人随即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于谦于死地。于谦“以定社稷功,为举朝所嫉”,加上他孤高自负,从不结交党羽,独往独来,朝中大臣竟没人站出来为于谦辩护。当时英宗还是认可于谦的功劳的,对于判处他死刑有些于心不忍。徐有贞说

  • 石曹之乱:险些让明英宗第二次丢掉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明英宗,石曹之乱

    明英宗的帝途并不顺利,曾因“土木之变”丢了皇位,被皇弟朱祁钰取代,后又通过“夺门之变”复位。复位后没几年,又遭遇了“石、曹之乱”,特别是曹吉祥及其嗣子曹钦的武力叛乱,险些让明英宗第二次丢掉皇位。夺门之初,因曹吉祥已经官至宦官系统的最高级别——太监,没有了晋升的空间,明英宗就厚赏了其嗣子曹钦(封为昭武

  • 中国明朝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石曹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明朝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石曹之乱

    在556年前的今天,1461年8月7日 (农历七月初二),中国明朝大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失败。1461年8月7日(距今556年) 中国明朝大太监曹吉祥发动叛乱失败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8月7日,司礼监大太监曹吉祥妄图称帝,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曹吉祥因为帮助明英宗复位有功,受命掌管司礼监,总督京城三

  • 明朝大将石亨:为何从暴发户沦落到阶下囚?(石曹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石亨,石曹之乱

    石亨(?-1460年),渭南人。明朝将领,官至太子太师,封忠国公。早年抗击瓦剌,颇有战功。后于景泰八年(1457年)发动夺门之变,拥立朱祁镇复辟,得以权倾朝野。网络配图天顺四年(1460年),石亨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朱祁镇不能忍受,罢其职,得罪瘐死狱中,尽诛其党羽。后又以家属不轨,下诏狱,坐谋叛

  • 明朝的灭亡与其的税收制度有多大关系?明朝灭亡的真正深层原因解析(里甲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税收制度,里甲制

    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财政危机。国家财政困难,导致发生饥荒,没有钱去赈济;发生战争,没有钱支付军饷。没有钱赈济灾民,饥民作乱;没有钱发军饷,饥兵作乱。饥民与饥兵结合,导致大规模的国内叛乱。政府军缺乏战斗力,导致国家既无法消除外族入侵,也无法肃清内部叛乱。财政危机,导致军事危机;军事危机,导致更大的财

  • “里甲制”这一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对明朝是利大还是弊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里甲制

    2700多年前的管仲在他的《管子·立政》中就详细介绍了一种“里甲制”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为,居民每五家编为一伍,设一伍长,五伍为里,设一里长。然后逐级增加户数,并设立相应管理者。这样,从穷乡僻壤直到中央皇帝,就都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管理网,一切都在管理控制之中。这样的里甲制,不但可以用于日常的治安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