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世纪的“黑死病”到底是什么病?

中世纪的“黑死病”到底是什么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796 更新时间:2023/12/5 4:40:07

黑死病(鼠疫)的一种症状,患者会出现大块黑色而疼痛并且会渗出血液脓汁的肿瘤。受感染的人会高烧不退且精错乱,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黑死病可能是一种淋巴腺肿的瘟疫,由细菌引起的传染病。这种病菌是由跳蚤的唾液所携带,带疫的跳蚤可能是先吸到受到感染的老鼠血液,再跳到人体身,透过血液把细菌传染到寄生的体内。很多人在感染后的四十八时内就死掉,但亦有少数人能够抵抗这个传染病和存活下来。

黑死病(Black Death或Black Plague医学称之bubonic Plague)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其中2500万为欧洲人。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

黑死病对欧洲人口造成了严重影响,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动摇了当时支配欧洲的罗天主教会的地位,并因此使得一些少数族群受到迫害,例如犹人、穆斯林、外国人、乞丐以及痳疯病患者。生存与否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产生了“活在当下”的一种情绪,如同薄伽丘在《十日谈》(The Decameron)之中所描绘的一般。

标签: 中世纪黑死病

更多文章

  • 解密肆虐欧洲三个世纪的黑死病:黑死病不是鼠疫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黑死病,鼠疫,中世纪,

    黑死病是1348年在欧洲爆发的一次大型瘟疫,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使欧洲人口减少了1/3~1/2,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是一场深重的灾难,乃至改变了历史进程,间接促使了东罗马帝国的崩溃。1334年,中国河北爆发瘟疫,致命的传染病夺走了当地90%人的生命,人数约为500万人。随后,瘟疫向西蔓延,袭

  • 清朝时期日本为何也出现了“闭关锁国”?日本的“锁国令”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日本,闭关锁国,锁国令

    锁国令(seclusion orders)是日本江户幕府关于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法令。1633-1639年先后发布5次.16世纪中叶起,葡、西、荷等西欧列强先后来日本传教、贸易。为禁止天主教传播,防止商人富豪与幕府对立,巩固幕藩体制,幕府的对外政策从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时起,开始向锁国政策转变。161

  • “黑船事件”过后,日本是如何摆脱幕府迎来“新生”的?(锁国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日本,黑船事件,幕府,锁国令

    对于江户时代的日本来说,不时出现的西洋海上舰船是漫漫太平岁月中搅人清净的几声虫鸣,却不知西方殖民者基本完成对南亚、东南亚的征服后,正以难以匹敌的坚船利炮积极向东亚渗透,最终将虫鸣之音化为雷鸣之声。建国后国力急剧膨胀的美国,需要为横渡太平洋前往中国的船只获取可靠的补给站,因此渐渐成为最积极要求日本幕府

  • 黑船事件是怎么回事?黑船事件经过几个阶段(锁国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黑船事件,美国,日本,锁国令

    历史上的黑船事件,指的是在1853年7月8日的时候,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这一事件。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黑船事件也叫做是黑船来航事件,在日本嘉永六年的时候,美国海军准将马休·培里亲自率领舰队驶入了日本江户湾浦贺海面的事件。当时马休·培里带着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的国书向江户幕府致意,

  • 西周的诸侯分封制: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建立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分封制,西周,诸侯国,

    西周灭商后,奄有东方及江淮之地,疆域空前广阔。为了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在全面比较了夏商的国家制度,尤其是商朝的体制后,武王采纳箕子的建议,决定实行“封土建国”方略,这种宗法制度古时已有,至武王时才完全确定下来。即按疆土距京城的远近,依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分全国为若干个侯国。把土地及土地上的人

  • 分封制的起源及分封制对中国古代君主制度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分封制,周朝,君主制度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分封制的起源:分封制正式起源于何时,近代学者说法不一。分封制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起源时间已经难以考证。根据

  •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古代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是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是为分封制。一:分封制(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三)。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

  • 摊丁入亩本质上维护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摊丁入亩

    对于清朝时期的“摊丁入亩”这一赋税制度来说,这一制度在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更是中国在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中的一次重要改革。那么摊丁入亩的背景又什么呢?摊丁入亩首先是关于这一政策的历史背景:据说在清朝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战火不断,百姓伤亡的也是很多。因此导致了后期阶级矛盾的出现,还出现

  • 摊丁入亩是什么意思 怎么评价摊丁入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摊丁入亩

    历史上的“摊丁入亩”,又被称作是“摊丁入地”、“地丁合一”,最初是创于明代时期,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并且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得到了普遍实行。那么摊丁入亩到底是怎么回事?摊丁入亩根据历史上的相关资料来说,“摊丁入亩”是一种赋税制度,其大体是完成于中国清朝雍正帝统

  • 康熙推行"摊丁入亩"税收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康熙推行"摊丁入亩"税收政策

    在305年前的今天,1712年4月4日 (农历二月廿九),康熙推行"摊丁入亩"税收政策。清初在恢复赋役剥削后,主要是按照明朝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征派赋役。一条鞭法虽然已把一部分丁银挪向地亩征派,即由地商与人丁共同负担,但丁银并未废除,而且数额依旧相当大,农民不堪负担,被迫逃亡。清朝不得不变通剥削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