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英战争的结局如何?英国赔款了吗

明英战争的结局如何?英国赔款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169 更新时间:2024/1/19 23:44:22

6艘英国商船在广东沿海横行无忌,明朝官员束手无策。若非明朝官员的反复无妄开外衅,这场冲突本不会发生。

1637年明英冲突中比真相,更值得人们关注的是为什么区区几条外国商船就可以在中国东南沿海炸炮台,驱散明朝水师,上岸抢劫为所欲为?

原因就是明朝水师在炮舰载炮方面已经落后西方一个多世纪。

自15世纪火炮的崛起,炮舰的地位日愈重要,海战战术亦随之革新。到了17世纪早期,欧洲海战的主要方式已经蜕变成以重炮远距离炮击敌船。明朝水师却还停滞在中世纪接舷近距离搏杀为主的阶段。

两者的区别体现在炮舰载炮方面。欧洲人为了在炮舰上布置更多火炮采取侧弦载炮载重炮。明朝水师炮舰保留了中世纪的习惯,他们最大的战船上置数门能远距离毁船的重炮于船首,船上其火炮都是轻型火炮,仅能用于人员杀伤。1637年明朝广东水师的火力尚不及16世纪第乌海战葡萄牙舰队的火力,甚至远逊17世纪英国商船的火力。

明朝水师一号二号大船上只有几门重千斤(约1300磅)的无敌神威炮能够远距离对敌船造成伤害。明朝水师其他舰船载炮皆是轻炮。英国商船每一艘船每一门火炮都在火力方面全面压制了明朝水师,这就不难理解明朝炮台为会半个小时内失守,明朝水师遇敌闻风而逃。

实际上,在这次武装冲突中,英国来华既非为了侵略,明朝开打亦未获胜。至于英国明朝赔款更是子虚乌有,如果信以为真,那就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标签: 明英战争

更多文章

  • 明英战争:中国历史上与英国的第一次交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英国,战争,明英战争

    163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同果阿的葡萄牙总督达成协议,同意英商自由出入澳门从事贸易。同年12月12日,英王查理一世颁布训令,任命威德尔上尉为指挥官,率领6艘船舰前来中国。威德尔船队于1636年4月14日从伦敦启航,11月7日到达果阿,与果阿总督交涉前往澳门贸易问题。1637年1月17日,船队离开果阿

  • 北魏时期的大乘教起义是怎样爆发的?以及大乘教起义的历史意义(孙恩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魏,大乘教起义,法庆起义,孙恩起义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

  • 孙恩、卢循起义中的卢循是谁 历史上卢循是怎么死的(孙恩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朝,孙恩,卢循,孙恩、卢循起义,孙恩起义

    卢循(?―411年),字于先,小名元龙,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东汉名儒卢植之后,后赵中书监卢谌曾孙,晋末群雄之一。东晋末年,随孙恩起兵反晋,在孙恩死后接替天师道起义军领袖,史称“孙恩卢循之乱”。后乘东晋桓玄作乱之际,攻占广州,据十七郡,称雄岭南,自封平南大将军和广州刺史,设置百官。占据岭南八年之

  • ​陈胜​吴广起义以失败告终 但是他们究竟是怎么死的吗?(孙恩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朝,大泽乡起义,孙恩起义

    历史上我们都学过“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因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发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然而这场农民起义最后却以失败告终。这场起义的发起者陈胜、吴广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揭竿而起秦二世元年,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

  • 胡汉分治为何能够有效加速少数民族的汉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胡汉分治

    历史上著名的胡汉分治,是十六国时期一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束各自的臣民,而实行的民族分治政策。那么具体的什么是胡汉分治呢?都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呢?胡汉分治图片想要了解什么是胡汉分治,还要从它的背景开始说起。西晋末年,匈奴贵族刘渊统一了中原以后,建立汉国,他设立单于左辅、右辅,专门管理胡人。这里

  • 胡汉分治是什么时候的 胡汉分治的利与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胡汉分治

    历史上著名的胡汉分治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管束百姓,而实行的民族分治政策,那么胡汉分治是什么时候的呢?胡汉分治形势图历史文献记载,胡汉分治发生在中国古代十六国时期,当时天下大乱,民族之争,国家之争,导致天下处处都是战乱,民不聊生。饥荒,病魔时时刻刻都发生在百姓身上。当时的少数民族渐渐崛起,开始

  • 喝水不忘挖井人:皇帝石勒一生都在为百姓而活(石勒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皇帝石勒,石勒称王

    石勒皇帝是东晋时期北方后赵的统治者,石勒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大业,石勒的一生非常具有传奇性,石勒出身并不高,是羯族人的一个部落的小头目的儿子,后来还曾经被卖为奴隶,可以说早年的生活尝尽了生活的辛酸,是一个知道底层人民疾苦的皇帝,所以石勒在做了皇帝之后能够采取一些措施发展经济、安定民心。石勒在公元319年

  • 从奴隶到皇帝:十六国出身最低的帝王石勒(石勒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十六国出身最低的帝王石勒,石勒称王

    石勒,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武乡县)人。羯族,为古代民族,是匈奴族中羌渠部的后裔,东汉时迁徙定居在上党地区,石勒的祖父与父亲曾为部落头领。《晋书》记载,石勒少有壮志,好骑射且胆略超人,常代父督摄部众,深为部众信服。网络配图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并州地区发生大饥荒。乱世中,时年20多岁的石勒被

  • 石勒是谁简介 石勒是怎么样从奴隶做到皇帝的(石勒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石勒,石勒称王

    石勒曾说:“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字里行间,对曹操、司马仲达父子的揶揄,可见此人并非是常人,而实际上,石磊也算是个大英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一度五胡十九国中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南征若得逞,一统中国的人就是他,而历史也将被改写。

  • 南赣盗乱详细经过是怎样?王阳明如何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赣盗乱,明朝,王阳明

    正德六年明武宗正德六年二月,江西按察司副使周宪率兵讨庐山、左湖、盆塘贼,败之,擒斩数百人。四月,周宪移军攻华林贼于仙女寨,拔之。进克鸡公岭,先后擒斩千余人。进薄华林,绝其出道,贼益窘。五月,周宪攻华林贼,及其子干俱死之。先是,陈金檄周宪等分兵三路讨华林贼,宪率兵进,会谍者言贼饥疲,宪信之,遂檄兵夹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