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六镇起义简介

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六镇起义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368 更新时间:2024/1/5 12:49:49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大起义。

北魏王朝为防御柔然的攻扰、护卫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及强化北部边境地区的统治,于北魏初期即在平城以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今内蒙古五原东北、固阳西南、武川西、四子王旗东南、兴和西北)和怀荒(今河北张北境)六个军事重镇,以取代州郡。镇将全由鲜卑贵族担任,镇兵也多为鲜卑人,他们地位较高。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后,政治重心南移,北方镇务逐渐松弛,六镇将士地位随之下降。朝廷又将流放犯和死囚发边充戍,称为“府户”,他们备受镇将奴役和压迫。加以连年旱灾饥荒,矛盾日趋尖锐。

北魏正光四年(523)二月,柔然大饥,求魏援救,未得满足,遂于四月入境剽掠。怀荒镇民因柔然劫夺而生计艰难,向镇将武卫将军于景请求赈济,遭拒绝,遂怒杀景。不久,沃野镇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反魏,杀镇将,建元真王。邻近诸镇各族兵民也纷起响应。破六韩拔陵引兵南攻,另遣别帅鲜卑人卫可孤率军围攻武川、怀朔二镇。怀朔镇将杨钧以贺拔度拔为统军,以其三子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为军主,率兵抵御起义军。

五年三月,魏以临淮王元彧都督北讨诸军事,镇压破六韩拔陵。四月,高平(今宁夏固原)镇民赫连恩等反,推敕勒酋长胡琛为高平王,攻高平镇以应破六韩拔陵,为魏将卢祖迁击破,胡琛北走。卫可孤攻陷武川、怀朔,擒魏将贺拔度拔、贺拔胜父子。五月,破六韩拔陵大败临淮王元彧于五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又乘胜击败魏安北将军李叔仁于白道(今呼和浩特西北)。魏孝明帝元诩遂以尚书令李崇为北讨大都督,命抚军将军崔暹、镇军将军元渊受其节度,进攻起义军。魏夏、东夏、豳、凉诸州(约今内蒙古、陕西、甘肃一带)蜂起反魏,以应破六韩拔陵。七月,破六韩拔陵与崔暹战于白道,大败之;又并力攻李崇,迫其退还云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与之相持。八月,东西部敕勒皆反魏,附于破六韩拔陵。北魏改镇为州,免“府户”为民,遣黄门侍郎郦道元前往抚慰,但此时六镇皆反,道元未能成行。十月,贺拔度拔父子与人合谋,纠合部分乡民袭杀卫可孤。不久,贺拔度拔在与铁勒人作战时身亡。北魏为镇压各地起义,维护其统治,不得不求助于柔然。

六年三月,柔然可汗阿那瓌应北魏王朝之邀,率众10万自武川西向沃野,助魏镇压六镇起义。魏帝多次遣人送物劳赐阿那瓌。六月,破六韩拔陵率军围元渊于五原,遭魏军主贺拔胜所募200人攻击,受挫稍退。魏长流参军于谨说服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率3万余户叛破六韩拔陵降魏,破六韩拔陵领兵截击,被元渊伏兵击败,又被阿那瓌所部大破,接连损兵折将,遂南渡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破六韩拔陵下落不明(一说为柔然所杀)。北魏王朝将被俘义军和六镇居民20万人分徙于冀、定、瀛三州(治今河北冀州、定州、河间)就食。六镇起义至此失败。

六镇大起义,沉重打击了渐趋腐朽的北魏政权,影响遍及各地,引发了关陇、河北人民起义。

标签: 六镇起义南北朝

更多文章

  • 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径。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实则是周天子京畿之土地制度,有公田私田之分。而周礼中的井田,似乎是理想的土地制度,可行性不强,同时难以考证。“井田”一词 ,最早

  •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井田制什么时候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

  • 井田制是谁创立的?井田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谁创立的及井田制出现的原因:西周创导之另一重要制度,即井田制度是也。至井田制度之详细情形,因史料缺乏已不可考。井田制是谁创立的因封建制度与宗法制度之实施,在我国文化上遂产生三种思想:其一为“天下一家”之大一统思想,此为大同思想产生之渊源。其二为崇尚礼治之思想,即在政治上重礼治而不尚权力,重教

  • 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 隋末农民起义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一场大起义运动为隋朝的统治画上了句号。这场农民起义为何会爆发呢?和许多起义的原因大同小异,隋炀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兵役,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所以,农民纷纷奋起反抗,这场起义究竟发生了什么。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究竟具体是什么呢?农民起义配图隋朝末年,隋炀帝发动战争,大兴土木,给百姓造成巨

  • 隋末农民起义的背景 隋末农民起义中重要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末农民起义

    隋炀帝在位时期,劳役繁重,农民穷困。统治者连年大兴土木,隋炀帝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征兵不断,再加上统治者暴虐残酷,对农民阶层及其苛刻,农民温饱不能得到满足。在农民无法生存的情况下,隋末农民大起义便发生了。隋末农民起义配图隋末农民起义简介主要有领导人及起义过程。大业七年,山东发起了第一场起义。由于山东,

  • 隋军远征: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而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

  •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太宗,隋炀帝,高丽,,三征高句丽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唐高祖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与此同时,唐册封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新罗真平王为乐浪郡王。62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真正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杨广当了皇帝后,立年号为“大业”,意思是创造一番大事业。时有擅望气的术士(传说是有占卜之术的耿纯臣)向他禀奏,称西北的龙门地区(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东北)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天子气”,气势恢宏,一直蔓延到太原。杨广当年授封晋王,镇守晋阳,山西是他的福地。起初,杨广未信,后来看到国内政局不稳,形势

  • 隋炀帝授封晋王镇守晋阳开凿大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广,开凿大运河

    杨广当了皇帝后,立年号为“大业”,意思是创造一番大事业。时有擅望气的术士(传说是有占卜之术的耿纯臣)向他禀奏,称西北的龙门地区(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东北)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天子气”,气势恢宏,一直蔓延到太原。杨广当年授封晋王,镇守晋阳,山西是他的福地。起初,杨广未信,后来看到国内政局不稳,形势

  • 解析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开凿大运河

    运河一般指的就是由人工开凿出来能够航行的河流,中国就有这样一条著名的河,即大运河,这条河在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开凿大运河始于何时呢?最早开凿大运河的夫差关于开凿大运河始于何时这个问题,其实一直以来民间是有两种说法的,一种说法是隋朝时期公元605年开始的,另一种则是早在公元前486年就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