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六镇起义:北魏由此由盛转衰陷入分裂边缘

北魏六镇起义:北魏由此由盛转衰陷入分裂边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610 更新时间:2024/1/21 14:17:07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赞歌

魏孝文帝于 499年死后,他的后继者的生活日益腐朽,政治日益黑暗,阶级矛盾尖锐化,终于引发了各族人民大起义,主要有六镇起义、河北起义以及山东起义和关陇起义。

六镇起义。六镇是沿长城一线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今内蒙古五原东北)、怀朔(今固阳东北)、武川(今武川西土镇)、抚冥(今四子王镇东南)、柔玄(今兴和台基庙东北)、怀荒(今河北张北县境)。是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漠北民族而设立的。镇将和镇兵都是鲜卑族人。另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居民以及内地因犯罪而发配北边的人等。

这里的生活条件本来就很苦,镇兵和镇民又受镇将和各族豪酋的残酷剥削和奴役,生活更加痛苦。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柔然南侵,怀荒镇兵民缺少食粮,请求镇将开仓发粮,以便抵御柔然。镇将拒绝开仓,兵民异常愤怒,随即聚众捕杀镇将举行起义。次年春,沃野镇镇民、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杀镇将起义,其他各族的兵、民纷起响应,一时北边都处于各族人民大起义的形势之下。

北魏朝廷屡派军队前往镇压,都遭到失败。 525年春,北魏统治者勾结柔然主阿那瓌,联合镇压起义军。阿那瓌以十万进攻破六韩拔陵,破六韩拔陵战斗不利,率众渡过黄河南移,当时尚有众二十万余人。不幸为北魏军所截击,起义军大败,破六韩拔陵被杀,起义失败。

河北起义。在破六韩拔陵失败后,其二十万兵民都成为北魏官府的俘虏,被官府分散安置到定(今河北定县)、冀(今河北冀县)、瀛(今河北河间县)三州就食。当时的河北连年遭受水旱之灾,人民四处逃散,这些被俘的兵民前来,更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困难。于是,这年八月,柔玄镇兵杜洛周率领被俘兵民在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大古城)起义,北魏安州(今河北隆化)一带的戎兵两万多和汉族人民群起响应。

孝昌二年(526年)正月,大败北魏都督元谭于军都(今北京昌平西北)。四月,大败魏军于蓟城(今北京市)之北,杀都督李据。十一月攻破幽州(今北京市),捕获了北魏幽州刺史王延年及行台常景,声威大振。

526年初,怀朔镇兵在鲜于修礼率领下,在定州左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起义,六镇余众和汉族农民亦群起响应。

北魏政府派大都督长孙稚和河间王元琛率兵镇压,起义军在五鹿(今河南濮阳南)大败长孙稚军,声势日盛。八月,叛徒元洪业杀害了鲜于修礼,部将葛荣又杀死元洪业,率领部众继续战斗。九月,葛荣在博野(今河北蠡县)大败北魏军,杀章武王元融。葛荣自称天子,国号齐。这时,杜洛周和葛荣两支起义军所向披靡,攻克了许多州郡,北魏将军、刺史、守令等被逮被杀很多。河北的广大的地区都在起义军的控制之下。

武泰元年二月(528年),怀朔镇将出身的葛荣怀着个人野心杀害了杜洛周,吞并了杜的部众,造成了起义军内部的严重不团结,削弱了起义军的战斗力。八月,葛荣率军围攻相州(今河北临漳西南),失败被俘,在洛阳就义。他的余部在韩楼的率领下,占据幽州(今北京市)。529年2月,韩楼战败被杀,河北起义至此失败。

山东起义,在河北大起义期间,河北地区约有20多万汉族流民逃到了青州(今山东益都)一带,他们生活无着,饱受当地的官僚、地主的欺凌。孝庄帝建义元年六月(528年),邢杲领导河北流民在北海(今山东潍坊西南)起义,山东的贫苦农民纷纷响应,部众迅速发展到十余万人,邢杲自称汉王。邢杲是河间(今河北献县)大地主,曾任北魏幽州北平府主簿。在河北时,曾率部抗拒杜洛周、葛荣等部起义军,后随流民到青州。他起义后,曾攻占光州(今山东掖县)等地。

次年,为北魏上党王、大将军元天穆所败,邢杲投降,在洛阳被杀。起义失败。

关陇起义。六镇起义不久,关陇地区也发生了各族人民大起义。这里的起义军主要有两支,一由高平镇(今宁夏固原)敕勒族酋长胡琛率领,一由原秦州城兵、羌人莫折大提率领。

胡琛是响应破六韩拔陵起兵的,自称高平王,遣军进攻豳(今甘肃宁县)、夏(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北华(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三州。他死后,部众由万俟丑奴率领。

丑奴为鲜卑族人(亦说匈奴别部)。他攻占魏的东秦州(今甘肃天水),复围攻岐州(今陕西凤翔),自称天子。这时,葛荣部起义军已为尔朱荣击溃。尔朱荣命其从子尔朱天光率军到关陇。孝庄帝永安三年(530年),丑奴为天光击败被俘,在洛阳就义。

莫折大提起兵后,自称秦王。他派兵攻破高平镇,杀镇将赫连略和行台高元荣,不久病死。其子莫折念生继续率众战斗。念生自称天子,国号秦。在攻占岐州时,杀北魏都督元志和岐州刺史裴芬之等。527年正月,又攻下泾(今甘肃泾川北)、凉(今甘肃武威)等州,一度攻占潼关,威胁洛阳。

这年九月,念生为叛徒杜粲所杀,杜粲又为他的部下骆超所杀,所部并入万俟丑奴的领导下。又继续战斗了三年,最后失败。

北魏末年各地各族人民大起义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鲜卑、汉族、匈奴、高车、氐、羌各族兵、民反对北魏鲜卑贵族和汉族大地主阶级的斗争。在这次起义的打击下,北魏政权分崩离析,各族豪酋和汉族地主也受到沉重打击。各族人民在共同的起义过程中,加速了各民族的融合过程。

标签: 北魏六镇起义东魏

更多文章

  • 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六镇起义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六镇起义,南北朝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戍兵和各族人民反抗北魏王朝统治的大起义。北魏王朝为防御柔然的攻扰、护卫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及强化北部边境地区的统治,于北魏初期即在平城以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今内蒙古五原东北、固阳西南、武川西、四子王旗东南、兴和西北)和怀荒(今河北张北境)六个军事重镇,以

  • 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井田制是中国春秋以前实现土地公有的有效途径。井田制乃中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字意为:因土地划分为许多方块,且形似“井”字形,故曰井田制。实则是周天子京畿之土地制度,有公田私田之分。而周礼中的井田,似乎是理想的土地制度,可行性不强,同时难以考证。“井田”一词 ,最早

  •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是什么?井田制什么时候瓦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

  • 井田制是谁创立的?井田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井田制,

    井田制是谁创立的及井田制出现的原因:西周创导之另一重要制度,即井田制度是也。至井田制度之详细情形,因史料缺乏已不可考。井田制是谁创立的因封建制度与宗法制度之实施,在我国文化上遂产生三种思想:其一为“天下一家”之大一统思想,此为大同思想产生之渊源。其二为崇尚礼治之思想,即在政治上重礼治而不尚权力,重教

  • 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 隋末农民起义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隋末农民起义

    隋朝末年,一场大起义运动为隋朝的统治画上了句号。这场农民起义为何会爆发呢?和许多起义的原因大同小异,隋炀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兵役,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所以,农民纷纷奋起反抗,这场起义究竟发生了什么。隋末农民起义的过程究竟具体是什么呢?农民起义配图隋朝末年,隋炀帝发动战争,大兴土木,给百姓造成巨

  • 隋末农民起义的背景 隋末农民起义中重要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隋末农民起义

    隋炀帝在位时期,劳役繁重,农民穷困。统治者连年大兴土木,隋炀帝不断发动对外战争,征兵不断,再加上统治者暴虐残酷,对农民阶层及其苛刻,农民温饱不能得到满足。在农民无法生存的情况下,隋末农民大起义便发生了。隋末农民起义配图隋末农民起义简介主要有领导人及起义过程。大业七年,山东发起了第一场起义。由于山东,

  • 隋军远征: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而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三征高句丽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

  •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太宗,隋炀帝,高丽,,三征高句丽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唐高祖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与此同时,唐册封百济武王为带方郡王,新罗真平王为乐浪郡王。62

  •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真正动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杨广当了皇帝后,立年号为“大业”,意思是创造一番大事业。时有擅望气的术士(传说是有占卜之术的耿纯臣)向他禀奏,称西北的龙门地区(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东北)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天子气”,气势恢宏,一直蔓延到太原。杨广当年授封晋王,镇守晋阳,山西是他的福地。起初,杨广未信,后来看到国内政局不稳,形势

  • 隋炀帝授封晋王镇守晋阳开凿大运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杨广,开凿大运河

    杨广当了皇帝后,立年号为“大业”,意思是创造一番大事业。时有擅望气的术士(传说是有占卜之术的耿纯臣)向他禀奏,称西北的龙门地区(今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东北)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天子气”,气势恢宏,一直蔓延到太原。杨广当年授封晋王,镇守晋阳,山西是他的福地。起初,杨广未信,后来看到国内政局不稳,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