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战争名将 张伯伦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南北战争名将 张伯伦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3/12/27 4:32:13

在美国的南北战争出现了很多名将,其中北方比较著名的有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威廉·特库赛·谢尔曼等人,南方主要有罗伯特·爱德华·以及托马斯·乔纳森·杰克逊。这些人无论是战胜方还是战败方,都在这场战役中声名鹊起。

罗伯特李将军的油画

格兰特是美国联邦军总司令,也是南北战争名将第一人。在领导的北方军队很快攻克了南方的首都里士满,成为了在南北战争中的英雄。相对与格兰特来说,谢尔曼的军事战绩则更为傲人,他是北方军队的陆军总司令,他采取不计一切后果,对南方的经济、城镇进行破坏的军事行动,还下令火烧了亚历山大。这也就是现在熟知的“三光政策”,谢尔曼是其发明者。谢尔曼和格兰特一起,制定了大海进军的军事策略,迅速摧毁了南方的几个经济、军事重镇,严重挫败了南方军队的斗志。

南方军的将领比起北方军来,毫不逊色。尤其是罗伯特·李,堪称是南方第一将领。他是后期南方军的总司令,多次挫败过北方军的进攻,最终在彼德斯堡战役中,被北方军队重重围困,弹尽粮绝之下,向北方军投降。除了罗伯特·李之外,及托马斯·杰克逊也是南北战争名将。其指挥过最著名的战役是马那萨斯会战。这场战役中,北方军队以3.5万人向南方首都里士满发动攻击,杰克逊所部军队仅有2.2万人,他率军死守防线,北军多次进攻都被他击退,最后在援军赶到的情况下,击败了北方军。也因为这场战役,杰克逊获得了“石墙”的称号。

伯伦在南北战争中的作用

张伯伦是一位在南北战争中著名的合众国将领,他战绩卓越,被人称为“葛底斯堡的雄狮”。

张伯伦的画像

张伯伦出生于1828年9月8日的于缅因州的布鲁尔。年轻时期的张伯伦成绩十分优异,毕业于包林大学,后被该大学聘为修辞和演讲学教授,之后又成为了现代语言学教授。

19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张伯伦弃笔从戎,参加了北方的志愿军。被编入第20缅因志愿步兵团的副指挥官,他的上司名叫尔伯特·艾姆斯。他是张伯伦在战争中最好的导师。

张伯伦参加的第一场战役,就是南北战争中著名的安特提姆战役,张伯伦被血肉横飞的战场吓傻了,幸亏艾姆斯指挥有度,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南方军队的进攻。经过这场战役之后,张伯伦开始跟随艾姆斯学习战场经验。但是艾姆斯在查尔斯韦拉战役中阵亡,张伯伦接替了他的位置。

1863年6月,是张伯伦独立指挥的第一场战役,也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战役,同样是南北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葛底斯堡战役。张伯伦率领第20缅因团驻守一座小山头,南方军队在第二天就开始朝着他的阵地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张伯伦率领他的士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直到弹尽粮绝。

南方军队发现张伯伦的情况之后,又发动了更为猛烈的冲锋。张伯伦号召士兵,拔出配到,冲下山头和敌军展开了肉搏战。最终经过惨烈的白刃战之后,终于有一次将敌军击退,而张伯伦的士兵,由一千人锐减为不到两百人。

1865年,张伯伦受到北方总司令格兰特的要求,出席了阿托马托斯战役的受降仪式。战后,张伯伦重新返回包林大学任教,直至其去世。

南北战争将领有哪些人

由于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的事件,因此南北战争将领也成为了这次事件的主角,为后人所铭记。作为战胜方的美坚利合众国,有五位将军对战争的胜利贡献尤其巨大。

谢里登将军的画像

北军方面的将领最著名的莫过于威廉·特库赛·谢尔曼,他和二战时期的名将巴顿齐名,同时他也是“三光政策”发明者,后来日本军队在中国实行这个政策,也是拜谢尔曼所赐。但是在当时,这个政策在极大程度上摧毁了南方的战斗意志,为北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菲利普·谢里登将军在北军中是仅次于谢尔曼的名将,他最著名的战役是弗吉尼亚谢南多厄谷地之战,击败了南军的厄尔里将军,使他声名大,其在战后成为了美国陆军总司令。

尤里西斯·辛普森·格兰特是北方军队后期的总司令,他和谢尔曼将军共同制定了针对南方军队的东西两线大作战的计划,切断了南方势力的连接,给南方军队沉重的打击,最终他率领军队攻克了南方的首都里士满,并被当选了美国第18任总统。

约翰·巴福德将军对葛底斯堡战役的贡献尤为突出,他发现了南方主力,并成功坚守防线,为北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乔治·亨利·托马斯是北方军队的少将,毕业于西点军校,也是在美国历史上最被忽略的北方将军。但是他石河战役、富兰克林纳什维尔战役、纳什维尔战役等一系列著名的战役,在纳什维尔之战中,他几乎全歼了约翰·贝尔·胡德的军队。

南北战争将领都被历史所记载,他们是在美国崛起的过程中无法被人遗忘的著名人物,同时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更多文章

  • 南北战争的武器 南北战争中的火炮与铁甲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北战争的武器

    南北战争是指发生在美国本土的一场内战,参加双方分别是北军和南军。在此次战争双方都使用了比较先进的武器,南北战争武器当中枪支的使用量是最大的。南北战争武器图片而在南北战争武器的枪支武器中使用最广泛的就是柯尔特式手枪,这款手枪在改进后最早使用在墨西哥战争中。在此次南北战争中,南军使用的更为广泛。在经历了

  • 迷信恶作剧:“巫蛊之祸”如何害死一皇后一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巫蛊之祸

    在我国古代,用巫术诅咒杀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这个迷信恶作剧,在汉武帝时曾引发一场轰动朝野的大案,史称“巫蛊之祸”。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大侠”叫朱世安,被朝廷通缉。丞相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横行不法,擅自挪用北军(京城禁卫军)的经费,被逮捕下狱。公孙贺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向汉武帝提出抓捕朱世安来赎公孙

  • 汉武帝毁灭三族事件之谜起因竟然是巫蛊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武帝,巫蛊之祸

    汉武帝的宏才大略,在历史上是有目共睹的。到了执政后期,面对来势汹汹的匈奴在自己的打击下鬼哭狼嚎,汉武帝变得骄纵自大了,觉得自己就是天下无敌。于是想着一门心思投放在如何长生不老,不死不灭的虚幻中。网络配图 就这样,汉武帝执政后期内宫发生了重大的政治事件。因为汉武帝痴迷于神怪诅咒,在一个午睡之际,汉武帝

  • 何为巫蛊之祸:揭秘汉武帝酿成一生的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巫蛊之祸

    汉武帝晚年十分奢侈,常常大兴土木,以致国库空虚。汉武帝还喜欢任用酷吏,加重刑罚,从来也不把杀人当作一回事。而太子刘据则经常劝他与民休息,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实行宽厚仁慈的政策。于是,汉武帝逐渐对刘据产生了不满和怨恨。除太子刘据外,汉武帝后来还有5个儿子。在这6个儿子里面,汉武帝最喜欢的是小儿子刘弗

  • 魏国魏武卒有多强悍?一战打败50万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魏国,魏武卒

    晋国三分后,魏国虽然表面看起来无比强大,但是在军士的战力和勇力上,比之世仇秦国的老弱残兵尚且有所不如。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必要有优秀的将领和卓越的士卒,二者相辅相成,严格赏罚和训练,统一号令。于是,训练魏武卒的思想,便在吴起的心中产生。他要打造一支转战天下而不败的铁军。要想入得吴起的法眼,一

  • 战国时的魏武卒有多厉害,为什么会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魏武卒

    魏国,战国七雄,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以至于后来的秦国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魏文侯时期任用名将吴起,建立起当时第一支重甲步兵魏武卒,吴起曾率领魏武卒东征西讨。大战七十六次,战胜六十四次。从公元前409年开始,魏国开始不断蚕食秦

  • 为什么吴起在时魏武卒天下无敌,去了楚国后反而被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武卒

    在古代战争,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但无疑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名出色的统帅,往往能够力挽狂澜。兵多兵少不是问题,兵员素质也不是问题,哪怕武器装备也不是问题。吴起在魏国时,镇守西河,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无一败绩,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尤其是(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

  • 明朝空印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朱元璋为什么要大开杀戒?(明初四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空印案,朱元璋,明初四大案

    明朝初年发生了四起影响十分大的狱案: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和空印案,这四起案件牵连人员甚广,死伤无数。现今许多学者都认为这四起案件属冤案,是朱元璋借此肃清朝中势力,以此巩固皇权统治。空印案与郭桓案类似,是朱元璋藉此惩治贪污的案件,空印案造成数百人被杀(也有说法认为被杀者数万),数千人受杖戍边。究其

  • 蓝玉案和胡惟庸案是朱元璋故意造的冤案吗(明初四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蓝玉案和胡惟庸案,明初四大案

    古代剥皮,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其残酷程度与凌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刑罚并不在规定的处刑之列,但是在历史上却有很多朝代都行使过这种刑罚,明朝皇帝朱元璋处死功臣蓝玉就用了剥皮的刑罚。剥皮的方法就是从脊椎处下刀,使得背部的皮肤分成两部分,再利用刀把皮肤和肌肉慢慢地分开来。最初剥皮是人死后再进行剥皮,但在

  • 明朝的郭桓案是怎么回事?(明初四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郭桓案,明朝,朱元璋,明初四大案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对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各省官吏死于狱中达数万人以上。为了追赃,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小富百姓,遭到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