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的魏武卒有多厉害,为什么会销声匿迹?

战国时的魏武卒有多厉害,为什么会销声匿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477 更新时间:2024/1/31 5:40:34

魏国,战国七雄,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战国七雄中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以至于后来的秦国都是以魏国为蓝本的。

魏文侯时期任用名将吴起,建立起当时第一支重甲步兵魏武卒,吴起曾率领魏武卒东征西讨。大战七十六次,战胜六十四次。从公元前409年开始,魏国开始不断蚕食秦国的河西之地,最终将其攻克占领。公元前389年,秦国曾出动五十万大军,企图一举夺回河西,但吴起只出动五万武卒,就将秦国的老式战车兵杀得七零八落,全军覆没。自此,吴起与魏武卒彻底巩固河西,秦国数十年难以恢复元气。

魏武卒的选拔极为严酷,不仅要身披重甲,携带长矛与铁剑,还必须日行军五十里还能保持战力,方能成为武卒。也因此,魏武卒在全盛时期之数量也堪堪只有五万之众。不过正因如此,魏武卒才威震天下。

后来吴起离开魏国,魏武卒失去了名将统兵,战力大减,直到庞涓来到魏国,又重回巅峰,但是在公元前341年,齐魏发生马陵之战,魏军于马陵道被伏,庞涓战死,魏武卒更是遭遇前所未有的损失。

公元前293年,秦魏韩发生伊阙之战,秦国名将白起大破魏韩二国,斩首二十四万。魏武卒损失殆尽,随着魏国的衰落,加之训练魏武卒成本过高,魏武卒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标签: 魏武卒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吴起在时魏武卒天下无敌,去了楚国后反而被吊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武卒

    在古代战争,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但无疑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一名出色的统帅,往往能够力挽狂澜。兵多兵少不是问题,兵员素质也不是问题,哪怕武器装备也不是问题。吴起在魏国时,镇守西河,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无一败绩,辟土四面,拓地千里,尤其是(公元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以五万魏军,击

  • 明朝空印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朱元璋为什么要大开杀戒?(明初四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空印案,朱元璋,明初四大案

    明朝初年发生了四起影响十分大的狱案: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和空印案,这四起案件牵连人员甚广,死伤无数。现今许多学者都认为这四起案件属冤案,是朱元璋借此肃清朝中势力,以此巩固皇权统治。空印案与郭桓案类似,是朱元璋藉此惩治贪污的案件,空印案造成数百人被杀(也有说法认为被杀者数万),数千人受杖戍边。究其

  • 蓝玉案和胡惟庸案是朱元璋故意造的冤案吗(明初四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蓝玉案和胡惟庸案,明初四大案

    古代剥皮,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刑罚,其残酷程度与凌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刑罚并不在规定的处刑之列,但是在历史上却有很多朝代都行使过这种刑罚,明朝皇帝朱元璋处死功臣蓝玉就用了剥皮的刑罚。剥皮的方法就是从脊椎处下刀,使得背部的皮肤分成两部分,再利用刀把皮肤和肌肉慢慢地分开来。最初剥皮是人死后再进行剥皮,但在

  • 明朝的郭桓案是怎么回事?(明初四大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郭桓案,明朝,朱元璋,明初四大案

    郭桓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发生在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属于官吏贪污案件。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对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各省官吏死于狱中达数万人以上。为了追赃,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小富百姓,遭到抄

  • 黄宗羲定律是什么?积累莫返之害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黄宗羲,黄宗羲定律,积累莫返之害,明朝,清朝

    黄宗羲是著名的明清三大思想家之一,他对于历代的税法改革总结出了“积累莫返之害”,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黄宗羲定律。那么黄宗羲定律究竟是什么呢,为何纵观历史,不管是哪朝哪代,最终都逃不掉黄宗羲定律的结果。黄宗羲定律是什么所谓黄宗羲定律是由秦晖先生依据黄宗羲的观点而总结出来的某种历史规律:历史上的税费改革

  • 明朝守夜人黄宗羲,发明"三权分立",却挡不住灭亡的脚步(黄宗羲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黄宗羲,黄宗羲定律

    1644年,清军入关。在随后的十几年里,清军先是击败了农民军,又一一镇压了各地的抗清力量。到了康熙时期,清朝的统治已趋于稳定。为什么明朝会土崩瓦解?为什么满人仅以数十万之众,就可以征服人口过亿而且经济、文化均遥遥领先的明代中国?当人们都在以传统方式反思,或认为明亡于党争或认为明亡于阉祸时,启蒙思想家

  • 反清斗士黄宗羲为何坚持裸葬自己?为了理想(黄宗羲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宗羲,黄宗羲定律

    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之一,伟人大多出生于动荡的时代,黄宗羲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里成长为一代思想大家。晚年的黄宗羲提出裸葬自己引起了家人的不解,但黄宗羲最后还是以裸葬入土,那黄宗羲为何坚持要裸葬自己呢?网络配图黄宗羲的生平简介黄宗羲,字太冲,或德冰,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是明末清初的经学家、史学家、思

  • 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黄宗羲其主要观点有哪些(黄宗羲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宗羲,黄宗羲定律

    黄宗羲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在思想方面受到王阳明的影响,赞成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他一生致力于心学的研究,并且颇有建树。在政治方面,黄宗羲提出了“民主”一词的核心,在著作《明夷待访录》一书中提到了君权的有的放矢,并且就抑制独裁和专权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黄宗羲是明末清初年间,著名的三大思想家之一,是近

  • 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黄宗羲的传奇人生:黄宗羲事迹(黄宗羲定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黄宗羲,明朝,,黄宗羲定律

    生活在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人、学者、思想家。种种内忧外患,让他的一生历尽劫难,在百折不挠、颠沛坎坷之后,终于成长为一代大师。生活在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人、学者、思想家。文人学者有很多,但能称得上“伟大”的,少之又少。由于家世的关系,黄宗羲很早就开始卷入晚明残酷的政

  • 揭秘曹魏第一统帅曹仁将军 曹操一生的防守专家(曹魏八虎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仁,曹操,三国,名将,三国名将,曹魏八虎骑

    曹魏第一统帅曹仁将军,一生的防守专家先来说说影响最广的《三国演义》里曹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介匹夫,屡败之将,无智无勇,一事无成。读完演义可能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就是如此,或许这个路人甲你根本没有在意,还未分清他和曹洪都干过哪些事。之后的三国杀桌游给大家的印象就比较贴切了,防守专家,总体来讲已经靠近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