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解密:参加俄国“十月革命”的中国矿工

历史解密:参加俄国“十月革命”的中国矿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95 更新时间:2024/1/1 21:53:29

1915年,20岁的川林因赤贫如洗,应征到俄国做苦工。张川林来到乌克兰哈尔科夫附近的一家煤矿当矿工。1917年冬的一天,矿上来了一个俄国人。他用通俗易懂的俄语,深入浅出地对中国矿工进行宣传,他说天下工人是一家。此人原来是布尔什维克党员,他动员工人参加布尔什维克,帮助俄国工人推翻克伦斯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劳动人民争取自由民主,大家一起过好日子。那时,大多数华工不懂俄语。年轻的张川林机灵,记性好,不但听得懂,还能说几句。他觉得这人说得有道理,第一个报名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并且动员同胞参加。在他的鼓动下,几乎全体工人都打起包裹跟着布尔什维克走了。他们被编入红十三军四十二师第一旅第三连,最年轻的张川林被推举为连长。从此,张川林就带着这一百几十名兄弟,在乌克兰境内辗转作战整整4年。

不久,张川林连队开到波尔巴斯敌人遭遇了。张川林骑着一匹大白马,在战场上指挥自己的连队。他伏在马身上,抱着马脖子,在枪林弹雨中冲杀,突然,他感到一阵热气通过背部,接着身体失去平衡,一下子栽下马,可一只脚还绊在马镫上,幸亏大白马发觉背上的人遭遇不幸,慢慢地停了下来,还不断地望着主人。张川林知道枪弹穿过后背了,这时敌人从背后追来了,他掏出手枪对准自己前额准备自杀成仁,忽然又想咳嗽一下试一试,他咳嗽了几声,结果没有感到内脏的疼痛,断定自己还有救,立刻收起手枪,勉强使尽力气爬上马背,飞奔回团部。到团部时,鲜血竟流了一靴子。团长急派人送他上救护车。张川林不忘叮嘱团长保留和饲养大白马,到归队时再交给他。经过检查,才知道子弹穿进了张川林的肩胛骨,子弹镶嵌在右肩骨头罅隙里。那时医疗条件差,医生只能医好他背上的伤,子弹却无法取出。张川林的右臂像灌了铅一般沉重,疼痛难忍,他急着回前线。一天,他实在受不了了,遂咬紧牙齿,用左手使劲揉搓伤口,摸到子弹后,用尽全身力气外一挤,子弹就和脓血烂肉一起冒了出来。张川林满头布满黄豆般大的汗珠,差点昏死过去。伤员立刻喊来护士,护士含泪给他伤口里塞入一包药布。

张川林归队后不久,十三军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步步后撤,一直退到杰巴尔茨沃。一天,侦察兵突然报告他:前面发现了一支敌人骑兵,眼看就杀来了。张川林远远望去,只见约有2000多个哥萨克骑兵漫山遍野地冲杀而来。张川林见情形紧急,就根据骑兵特点,命令战士们迅速在山头布置好机枪,然后叫整个连队所有的战士一对对地、背靠背坐在地上,这样马刀不易砍到,并且还便于射击敌人马肚子和马腿。这个办法立刻被其他几个连队接受了,他们也模仿张川林连队的办法向哥萨克骑兵开了火。一场恶战之后,敌人的骑兵被打退了,仅生俘的敌人就有100多名。

张川林始终记得入伍时首长讲话:要节省每一粒子弹,爱护每一戈比的财产。在连队,张川林也时刻用这句话教育战士。战士们对一切军备、枪械十分爱惜,只要能用的东西,都随身携带着。

张川林治军严肃,深得百姓拥护。他们连军纪比较好,经义务帮老乡干重活,发现谁对百姓态度粗暴,或者要吃要喝,就给严格处分。所以,张川林连队无论经过乌克兰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受到老百姓欢迎。有时,他们为了避免打扰老百姓,就露营,而老乡坚持请他们入屋安歇,并且还拿出自己精心保藏的食物招待他们。如果他们想要买什么,只要老乡家里有或者能够找到的,都乐意卖给他们。

1919年夏秋之间,在张川林的生活中增添了难忘的一页:团长给张川林颁发了一枚奖章。在颁奖的时,团长表扬张川林把队伍带得很好,战士们非常爱护武器和部队财产,从连队成立以来,没有申请过补发任军需物品,连他们的饭锅都是补过好几次继续使用的。最后团长深表感激地说:“中国战士真拿我们苏联人民的日子当自己的日子过。”

1919年末,张川林带着连队去打弗兰格尔的同党——马赫诺无政府主义者匪帮。马赫诺是俄国无政府主义史和苏俄内战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很早就因参加政治活动而被判刑,后来彻底接受了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理论。苏俄内战时期,马赫诺领导乌克兰起义军同南俄白军作过不妥协的斗争,又因与布尔什维克政见不同而爆发冲突。马赫诺匪军装备的300辆机轮车,具有极大的机动性,变化神速,风驰电掣,使步兵、炮兵甚至骑兵都黯然失色。

在一次敌我悬殊的战斗中,张川林和一些同志不幸落到敌人手里。他们被剥光了衣服丢在冰天雪地里。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归队。1920年夏秋之间,张川林和伙伴们彻底消灭了马赫诺匪帮。

红十三军在斯塔尔科和诺维科,转入反攻追击弗兰格尔,一直把他赶到克里木半岛。弗兰格尔盘踞岛上,大批地设下用带刺的铁丝编成的绊马索阻挡红军骑兵。红军部队在几次进攻失败后,想出一个办法:制造了大批长嘴剪刀,发给每个战士。张川林的连队就参加了这场激烈的战役,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手拿长嘴剪刀向前挺进,边战边冲,见到绊马索就剪断,弗兰格尔的最后法宝被降伏了。接着,红军骑兵山呼海啸般冲入克里木半岛。敌军防线——彼列科普工事阵地冰消瓦解了,弗兰格尔的军队被粉碎了,残匪军狼狈地乘船顺着黑海跑,克里木半岛解放了。

1920年末,见到红色政权日益巩固,白匪军叛乱被平息,帝国主义干涉军相继撤退。张川林和一些中国战士在此年光荣复员。

复员后的中国红军战士们,都得到了有保障的生活和工作,他们享受到了苏联政府的亲切关怀。张川林领到了红色游击队队员证,拿着它可以在苏联全国各地优先乘车,无论在配给粮食和其他方面,处处受优待。在波尔塔瓦,张川林还领到一栋住宅,苏联政府委托他经营"红色游击队"食堂,给他派了100多员工,这食堂的规模很大,另外还附设了洗衣房和商店。张川林和当地的苏联居民结成亲密的朋友。

1932年,离开家乡17年的张川林,离开苏联,通过日军层层封锁,回到祖国。他满怀回家和家人团聚的热情和希望,回到了东北。谁知家乡已被日军占领。张川林用自己在苏联积攒下的3000多大洋,买了1支枪和300多发子弹,和一位姓耿的同志带领一伙老乡上山打游击,与侵略者誓死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张川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标签: 俄国十月革命矿工

更多文章

  • 白起是不是白乙丙的后代?两人有关系吗(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起,白氏七贤

    今人多以为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大将、“人屠”白起是秦穆公时期白乙丙的后代。这似乎很好理解:两人都姓“白”,都是秦国赫赫有名的战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一些人的想当然。首先,《史记》等史书没有任何记载白起是白乙丙的后代,我们不能凭臆想去“创造”历史,最起码说白起是白乙丙的后代没有证据可持。其次,白乙丙不

  • 白敏中(唐朝宰相)生平简介,一生有哪些贡献?(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敏中,白氏七贤

    【人物简介】白敏中(公元792 — 861年),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唐后期宰相,著名诗人白居易从弟。白敏中少孤,承学诸兄,唐穆宗长庆(821—824年)初中进士,初由义成节度使李听用为僚属,入朝为右拾遗,改殿中侍御史,后出任邠宁节度副使,因政绩显著,御史

  • 秦昭襄王嬴为何要自毁长城逼死白起?只因為得到的比失去的多(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白起,秦昭襄王,嬴稷,白氏七贤

    如果要问到战国时期战功最显赫名气最大的名将,此人非白起莫属:白起自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中一战成名以来,连战连胜,可以用六国闻之丧胆来形容,长平之战时赵括都说过如果秦军主将不是白起的话,他有把握战胜。白起战功赫赫成为秦昭襄王嬴稷手中的利器,兵锋所指六国拜服。与此同时如果问到战国死得最冤枉的名将,白起

  • 秦国“不败将军”白起 晚年为何死得如此凄惨?(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白氏七贤

    秦将白起为秦国的统一建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他为了秦国是鞠躬尽瘁,但是晚年却不得善终。他为何会落得如此地步,且看被誉为秦国“屠夫”和“不败将军”的白起,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秦国历史上有两次杀人最多的记录,第一次就是伊阙之战和长平之战,这两场战役的将领都是白起,一共死了六十四万人,用屠夫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 唐诗四大家之白居易的生平介绍及主要成就(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白居易,白氏七贤

    人物生平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

  • 白居易应举了几次?他与关盼盼的死有什么关系(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白居易,李白,唐朝,关盼盼,白氏七贤

    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想必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白居易家境优越,又有几分才华,入世做官乃是小菜一碟。其实不然。白居易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气,全靠他自己打拼出来的。可能他个人并不在乎那些名利之物,可如果想要为民服务,替老百姓着想的话,就必须要做官。做官的第一步就是应举。白居易应举倒是参与了

  • 历史的拐点河南之战:它的行军路线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匈奴,汉朝,卫青,霍去病,河南之战

    汉朝建国前连年征伐,国力羸弱,修养生息,直到文景之治一直采用的是和亲政策。匈奴“外甥”也是一直欺负“舅舅”汉朝,战争不断,汉朝基本处于吃亏的状态,直到汉武帝即位。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达到鼎盛,战马成群。武帝反击的机会终于到了!公元前127年,匈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等地,汉武帝派卫青反击。卫青采用

  • 河南之战是怎样爆发的?河南之战的发生过程及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汉,河南之战,左贤王,卫青,李息

    公元前127年(西汉元朔二年),匈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汉材官将军韩安国率700人出战,负伤败阵,退守壁垒不出,匈奴骑兵掳掠千余人及牲畜而去。"是时虏言当入东方" ,汉武帝刘彻命韩安国部向东移驻右北平,以阻挡匈奴向东方深入,同时决定采取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作战方针,令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急速

  • 百家争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次归纳总结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大转型的特殊的历史阶段。当时周王室衰微,周天子已经没有了实质上的威信,各地的诸侯们纷纷崛起。他们不约而同地招揽人才,改革变法,希望能使国家富强起来,继而迫使周边小国臣服他们,实现他们称霸天下的梦想。百家争鸣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以中国历史上先

  • 百家争鸣实情:百家争鸣并无“百家”而是十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百家争鸣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战国,争霸战争层出不穷,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你方唱罢我登场,都想争当天下霸主,百姓苦不堪言。百家争鸣画像不过政治上的分裂,往往早就文化上的大发展,大繁荣。由于各国诸侯们都需要人才来辅佐他们实现称霸的梦想,所以对人才尤其是有真才实学的士子都给与很好的礼遇,像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