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十月革命的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197 更新时间:2024/1/2 4:55:50

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的10月25日,因此被称为十月革命,这次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为主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革命,革命之后建立起了社会主义政权,十月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十月革命的爆发有着深刻的背景,下面就介绍一下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之客观原因:

首先在经济上俄国的社会经济要远远的落后于欧美等资本主义大国,这是由于俄国的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了政治制度的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新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出现,这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性原因。

再者,俄国的政治制度在二月革命之前是封建专制制度,二月革命之后建立起了资本主义制度,但是上台执政的资产阶级却没有能够及时的出台一些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新的政治制度,因此使得国内高涨的革命热情再次爆发,使得十月革命的爆发成为了必然。

最后也是最直接的一个客观原因是,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影响到了国内人民的生活,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俄国在战场之上的失利使得国内的矛盾迅速的激化,人民要求平,从而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主观原因:

首先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已经造就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强大,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革命性比较彻底的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再者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当时已经建立起来,这是一个强大的政党,这就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领导支撑。

最后作为无产阶级的工人与农民联合起来使得革命有了力量源泉,在十月革命中工人与农民联合起来成为了革命的主力军,最终使得革命爆发。

十月革命特点

十月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的一次革命,因为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7日,也就是俄历的10月25日,所以被称之为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不同于以往的任一次革命,可以说开辟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十月革命拥有一些自己的特点,下面就介绍一下十月革命特点。

十月革命

首先说的十月革命的特点需要介绍的是十月革命是一次全新的革命性质,打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观念,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革命的胜利,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再者从十月革命所走的道路来看,这次革命采取的是在中心城市举行大规模的起义,起义成功之后在逐渐的扩展到中小城市和农村,是由于俄国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

第三个特点是从革命的阶段来看,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紧密相连,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十月革命是一次无产阶级暴力夺取政权的革命,是一次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这么短的时间内十月革命完成了两个急剧发展的性质不同的革命。

第四个特点是十月革命是在和平夺取政权没有能够实现的情况下才选择的暴力革命方式,是一场无产阶级通过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先例。

总而言之,十月革命具有以往任何一次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十月革命特点决定了十月革命必将是一次开辟了人类新纪元的革命。

十月革命的影响

十月革命是发生在俄国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领袖列宁,革命爆发的时间因为是在俄历的10月25日,所以被称之为十月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二月革命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及巴黎公社之后的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从此开始了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对峙。下面说一下十月革命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的影响一:首先十月革命对革命的发生地俄国具有深刻的影响,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之后俄国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新时代,建立起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强大的俄国,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前提。

十月革命的影响二:俄国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是第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促使世界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过渡,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鼓舞了世界上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信心。

十月革命的影响三:最后十月革命对整个人类社会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是人类社会建立起来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了社会主义新时期,从此之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开始了对峙,成为了世界现代史的主题。

标签: 十月革命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今天11月7日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11月7日,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07日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在97年前的今天,1917年11月7日 (农历九月廿三),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917年11月6日,革命的枪声在彼得格勒打响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全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革命形势迅速趋于成熟。191 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

  • 历史解密:参加俄国“十月革命”的中国矿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俄国,十月革命,矿工

    1915年,20岁的张川林因赤贫如洗,应征到俄国做苦工。张川林来到乌克兰哈尔科夫附近的一家煤矿当矿工。1917年冬的一天,矿上来了一个俄国人。他用通俗易懂的俄语,深入浅出地对中国矿工进行宣传,他说天下工人是一家。此人原来是布尔什维克党员,他动员工人参加布尔什维克,帮助俄国工人推翻克伦斯基资产阶级临时

  • 白起是不是白乙丙的后代?两人有关系吗(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白起,白氏七贤

    今人多以为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大将、“人屠”白起是秦穆公时期白乙丙的后代。这似乎很好理解:两人都姓“白”,都是秦国赫赫有名的战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只是一些人的想当然。首先,《史记》等史书没有任何记载白起是白乙丙的后代,我们不能凭臆想去“创造”历史,最起码说白起是白乙丙的后代没有证据可持。其次,白乙丙不

  • 白敏中(唐朝宰相)生平简介,一生有哪些贡献?(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敏中,白氏七贤

    【人物简介】白敏中(公元792 — 861年),字用晦,祖籍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后迁居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唐后期宰相,著名诗人白居易从弟。白敏中少孤,承学诸兄,唐穆宗长庆(821—824年)初中进士,初由义成节度使李听用为僚属,入朝为右拾遗,改殿中侍御史,后出任邠宁节度副使,因政绩显著,御史

  • 秦昭襄王嬴为何要自毁长城逼死白起?只因為得到的比失去的多(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朝,白起,秦昭襄王,嬴稷,白氏七贤

    如果要问到战国时期战功最显赫名气最大的名将,此人非白起莫属:白起自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中一战成名以来,连战连胜,可以用六国闻之丧胆来形容,长平之战时赵括都说过如果秦军主将不是白起的话,他有把握战胜。白起战功赫赫成为秦昭襄王嬴稷手中的利器,兵锋所指六国拜服。与此同时如果问到战国死得最冤枉的名将,白起

  • 秦国“不败将军”白起 晚年为何死得如此凄惨?(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白氏七贤

    秦将白起为秦国的统一建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他为了秦国是鞠躬尽瘁,但是晚年却不得善终。他为何会落得如此地步,且看被誉为秦国“屠夫”和“不败将军”的白起,是如何走下神坛的?秦国历史上有两次杀人最多的记录,第一次就是伊阙之战和长平之战,这两场战役的将领都是白起,一共死了六十四万人,用屠夫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 唐诗四大家之白居易的生平介绍及主要成就(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白居易,白氏七贤

    人物生平出生乱世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780

  • 白居易应举了几次?他与关盼盼的死有什么关系(白氏七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白居易,李白,唐朝,关盼盼,白氏七贤

    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想必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很多人可能会认为白居易家境优越,又有几分才华,入世做官乃是小菜一碟。其实不然。白居易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名气,全靠他自己打拼出来的。可能他个人并不在乎那些名利之物,可如果想要为民服务,替老百姓着想的话,就必须要做官。做官的第一步就是应举。白居易应举倒是参与了

  • 历史的拐点河南之战:它的行军路线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匈奴,汉朝,卫青,霍去病,河南之战

    汉朝建国前连年征伐,国力羸弱,修养生息,直到文景之治一直采用的是和亲政策。匈奴“外甥”也是一直欺负“舅舅”汉朝,战争不断,汉朝基本处于吃亏的状态,直到汉武帝即位。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达到鼎盛,战马成群。武帝反击的机会终于到了!公元前127年,匈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等地,汉武帝派卫青反击。卫青采用

  • 河南之战是怎样爆发的?河南之战的发生过程及历史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汉,河南之战,左贤王,卫青,李息

    公元前127年(西汉元朔二年),匈奴左贤王部进犯上谷、渔阳。汉材官将军韩安国率700人出战,负伤败阵,退守壁垒不出,匈奴骑兵掳掠千余人及牲畜而去。"是时虏言当入东方" ,汉武帝刘彻命韩安国部向东移驻右北平,以阻挡匈奴向东方深入,同时决定采取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作战方针,令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急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