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爪哇起义的历史评价:爪哇起义为何会最终失败?

爪哇起义的历史评价:爪哇起义为何会最终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58 更新时间:2024/1/16 12:39:22

爪哇人民大起义在初期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战果,主要原因是人民群众包括华侨的大力支持土著附庸军队的消极厌战。同时,起义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也是重要原因。

当起义烈火迅猛燃烧时,蒂博尼哥罗就清醒地认识到,他面对的敌人是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殖民军,它还有一批作战经验丰富的指挥官。起义军人多势众,有满腔的怒火和勇往直前的精神,这是能压倒敌人的重要因素,但起义军没有经过任军事训练,武器主要是木棒、竹矛、刀剑等兵器,缺乏大炮等重型武器和枪支弹药,因此无法同敌人展开大规模的正面作战(包括阵地战、攻坚战)。蒂博尼哥罗确立了游击战的军事路线,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或利用有利地形打伏击战,或打夜袭战,或拖垮敌军然后突然包抄猛击。这种神出鬼没的游击战使荷军疲于奔命,士气消沉,敌军由于疲劳过度死亡的竟比战死的还多。

但是这种战略战术要求起义军逐步正规军过渡,不断建立根据地,从人民群众中补充兵源和给养。一旦变成纯粹的消耗战,不能向新的军事水平发展,起义军的战果就无法巩固和扩大,革命力量也会因敌人的军事和心理攻势而不断遭到削弱。蒂博尼哥罗恰好走上了这一由轰轰烈烈到被动失败的道路。

失败原因

爪哇人民大起义之所以由强转弱、最终失败,除了上述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存在根本缺陷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1.兵力对比上敌我悬殊。荷军除调遣大批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援军(最多时达2.1万人)外,还在游击区修筑了数百个堡垒,将起义军的活动区分割、封锁。

2.起义领袖蒂博尼哥罗是一个伊斯兰教徒,他把起义纳入排斥异教徒的“圣战”范围内,限制了不同信仰的居民一同参加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甚至被殖民者所利用。

3.蒂博尼哥罗虽然爱国反荷,但他囿于封建主阶级本质的束缚,没有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进行政治和经济革命,广大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因而无法把民族解放战争从一个胜利推向另一个胜利,只能成为昙花一现。

4.起义缺乏强有力的统一领导,许多地区的起义是自发的,他们各自为战,无法形成拳头,易被分割和各个击破。起义军虽以游击战为主,但却没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一旦革命高潮过去,失去战争主动权,起义军就被迫四处逃散。

5.封建公贵族纷纷投降叛变,加速了起义失败。

历史意义

虽然爪哇人民大起义失败了,但它消灭荷军1.5万多人,使敌人耗资2000万盾,烧毁了无数种植园,惩办了许多殖民官吏,强烈地震撼了荷兰殖民者的统治,为亚洲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树立了榜样。

标签: 爪哇起义印尼殖民统治

更多文章

  • 爪哇起义经过:爪哇起义是如何最终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爪哇起义,印尼,殖民统治,

    蒂博尼哥罗及其叔父莽古甫美在斯拉朗成立起义总指挥部,号召人民 进行一场“反对一切欧洲人”的圣战。不满殖民政策的77名封建王公贵族也携家带众加入起义军。伊斯兰教学者奇阿依·摩佐带着一大群伊斯兰教学生投奔起义军。起义军很快发展到6万多人。蒂博尼哥罗领导的爪哇人民大起义分三个阶段。起义军采用游击战术,多次

  • 爪哇起义背景:荷兰殖民者疯狂压榨印尼人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爪哇起义,印尼,殖民统治,

    爪哇是“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最主要的岛屿,呈狭长形,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除生产稻谷、玉米、橡胶、甘蔗、椰子外,还盛产著名的金鸡纳霜、咖啡、油棕、可可、各种香料等热带作 物。16世纪初,贪婪的西方殖民者接踵而至。1602年荷兰三级会议批准成立“联合东印度公司”,并授予该公司拥有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

  • 爪哇起义简介:印尼起来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爪哇起义,印尼,殖民统治,

    爪哇人民起义是1825年至1830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爆发的由爱国封建主蒂博尼哥罗领导的反对荷兰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这次战争虽然以起义者的失败而告终,但它沉重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揭开了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斗争高涨的序幕。1825~1830年,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大规模起义。由

  • 美西战争的历史意义:美国拥有了自己的殖民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美西战争,美国,殖民地,

    1898年的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作为一个主要军事力量的崛起。这场历时仅100余天、致使3000美国人丧生的短暂的海上冲突使美国陷入了远东的复杂问题,也使敢于与美国军事力量抗衡的欧洲列强得到了警告。对美国人自己来说,这场战争则标志着它要更多地参与世界事务。虽然美西战争的第一次大海战发生在东半球的菲律宾,

  • 美西战争的经过:美国是如何击败西班牙军队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美西战争,美国,殖民地,

    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古巴和菲律宾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特别是古巴和菲律宾两地人民

  • 美塞尼亚战争评价:斯巴达走向了国家的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希腊,

    美塞尼亚战争是古希腊时期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压迫、求得自身解放的一次伟大的斗争。它持续了3个世纪之久,表现出美塞尼亚人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在每次战争中,他们都能同斯巴达奴隶主及其同盟军对抗多年,给敌人以重创,充分显示了奴隶们伟大的军事才干和斗争艺术。虽然第一次战争以美塞尼亚人失败、斯巴达

  • 美塞尼亚战争经过:为何会发生三次美塞尼亚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希腊,

    第一次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发生于公元前740~前720年间(一说前743~前724年间)。斯巴达借口发生边境冲突而突然兴兵入侵,美塞尼亚奋起应战。斯巴达军队攻城不下,转而侵掠农村,他们赶走牲畜、掠取谷物,但并不毁坏树木和房屋。美塞尼亚人3年后发起反攻,双方多次激战,各有胜负。到战争的第13年,美塞尼亚

  • 美塞尼亚战争背景:富庶美塞尼亚引起斯巴达觊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希腊,

    据传说,当多利亚人侵入伯罗奔尼撒时,指挥他们的赫拉克利斯后裔三兄弟夺得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并三分其地称王立国︰长兄占领亚尔果斯,二弟的孪生子占领斯巴达,幼弟占领美塞尼亚。斯巴达经过有名的“来喀古立法”,斯巴达确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奴隶制度,势力不断壮大。斯巴达城邦制度以户籍原则为基础,组成新部落和选区

  • 美塞尼亚战争简介:美塞尼亚人反抗斯巴达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希腊,

    美塞尼亚战争指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地区的美塞尼亚人反抗斯巴达侵略扩张和奴役的三次解放战争。前两次战争的结果是美塞尼亚人失败,斯巴达彻底征服美塞尼亚地区,确立了对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霸权。最后一次战争则以美塞尼亚人移居西西里岛而结束。美塞尼亚战争是古希腊时期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压迫、求得自身解放的一次伟大的斗争

  • 印度民族起义的失败原因:领导人有着极大局限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印度民族起义,章西女王,印度,

    这次起义所以失败,一方面是因为,就全国来说。封建王公和地主的绝大多数是站在英国殖民者一边,竭力阻止自己地区爆发起义并从兵力、财力上支持英国统治者,使起义在范围上受到限制,使英国殖民者有可能在一个地区被赶走而在另一个地区稳稳安身,并把未起义地区变成镇压起义的基地;另方面,也因为领导起义的封建主本身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