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爪哇起义经过:爪哇起义是如何最终失败的?

爪哇起义经过:爪哇起义是如何最终失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01 更新时间:2024/1/16 15:20:57

蒂博尼哥罗及其叔父莽古甫美在斯拉朗成立起义总指挥部,号召人民

进行一场“反对一切欧洲人”的圣战。不满殖民政策的77名封建公贵族也携家带众加入起义军。伊斯兰教学者奇依·摩佐带着一大群伊斯兰教学生投奔起义军。

起义军很快发展到6万多人。

蒂博尼哥罗领导的爪哇人民大起义分三个阶段。起义军采用游击战术,多次击败殖民军,并于1825年10月成立爪哇伊斯兰教王国。蒂博尼哥罗为苏丹,他的叔父莽古甫美为最高顾问,奇阿依·摩佐为宗教顾问,雅贝依亲王为统帅。起义的高潮到来了。1826年4月,起义军开辟了东北、南部中部3个战场,并取得赫赫战果,有效控制了明诺列和婆罗浮屠,直到勃罗科河之间的地区,切断了孤守明诺列的荷军与马吉荷军的联系。1826年6月,起义军为坚守勃列列,与具有强大火力的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7月,起义军德克梭大本营在敌人猛攻之下失守。此后,为避免同敌人主力决战,起义军多次转移,但一有机会就会反退为攻。7月30日,蒂博尼哥罗消灭了从巴拉斯开往登柏尔的荷兰军队,8月2日又在日惹地区全歼了梭罗王的土著附庸军队。8月,他又利用围城打援的战术发动了德朗古和格基宛两个战役,不仅唤起了梭罗东部地区的反荷起义,而且占领了德朗古地区,使日惹首府成为一座孤城。至此,起义军几乎解放了整个日惹和梭罗以西地区,起义发展到顶峰。

1826年9月底,年轻的义军指挥官申托特率部队在卡窝克西部地区击败了荷军和附庸军的进攻。10月15日,在宗教顾问摩佐的劝促下,起义军在卡窝克同荷军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阵地战,虽然起义军将士浴血奋战。但无法抵抗敌军猛烈的炮火。起义军主力伤亡惨重,蒂博尼哥罗也受伤,被迫撤退。卡窝克一战是起义军攻势的失利,标志着起义高潮已经过去,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这一阶段,起义军仍然坚持游击战,在1826年12月的葛都战役中打得殖民军七零八落。在西部战场,战斗也十分激烈。但是,有两个因素使起义军处于越来越被动和不利的局面。卡窝克战

役的失利,使一些王族首领意气消沉,在荷兰殖民者拉拢劝降的攻势下,纷纷叛变。掌握葛都战区指挥权的王族三兄弟首先叛变投敌,紧接着东部战场的两名起义军将领也率部投降。与此同时,荷兰殖民军头子科克通过两年的较量找到了对付游击战的有效办法,即堡垒战术。随着一批批装备精良的援军源源而来,科克于1827年7月开始实施围剿起义军的新战略,妄图把起义军封锁在勃罗科河以西和波科宛多河以东的狭长地带并加以歼灭。

在同起义军进行两次停战谈判失败后,荷军加强攻势,划分三个战区,大力推行堡垒作战办法。荷军在游击区各要道先后修筑了200多个堡垒,并派出14支骑兵队来回巡逻。蒂博尼哥罗在卡窝克战役失利后重新组织起义军队伍,把队伍分成若干支,每支有自己的名称、旗帜,成为相持阶段坚持游击区武装斗争的中坚力量。在敌人强大攻势面前,起义军多次重创荷军,跳出围追堵截的封锁网,突破敌人的防线,取得无数次胜利。1828年12月,申托特率领起义军猛烈袭击了驻守囊固朗堡垒的荷军,击毙了荷军将领范·印恩和土著附庸军指挥官勃朗维达纳。这是起义军在艰难岁月里取得的名震遐迩的大胜仗。申托特在战役中展示出非凡的军事才干,蒂博尼哥罗遂任命他为起义军总司令。

1828年底,就在申托特获胜的同时,起义军的高级领导、宗教顾问摩佐叛变投敌,这一事件标志着起义军走低谷。在摩佐的带动和荷兰殖民军的诱降攻势下,起义军的许多高级将领接二连三地向荷军投降。1829年9月,已是古稀之年、身为起义军最高顾问的莽古甫美投向敌人怀抱。10月24日,连在战场上威震敌胆的申托特也变节投敌。掌握后期起义军最高作战指挥权的申托特的投降,使起义军遭受了灭顶之灾。此后,虽然蒂博尼哥罗仍机智英勇地同敌人周旋,但起义军面临的困难形势日益严重。起义军最坚定的将领雅贝依在残酷的围剿中战死沙场,被荷军五马分尸,起义军其他首领有的壮烈牺牲,有的落入敌人的魔掌,有的投敌叛变,蒂博尼哥罗身边的义军将领越来越少,起义军的力量一天天被削弱。

1830年2月,蒂博尼哥罗也产生了同敌人谈判的幻想。从2月16日到3月28日,他一步步走入敌人的圈套。当他在谈判桌上提出建立独立国家的要求时,立即被逮捕。5月3日,他同家人一起被流放到苏拉威西岛。轰轰烈烈的爪哇人民大起义以失败而告终。

标签: 爪哇起义印尼殖民统治

更多文章

  • 爪哇起义背景:荷兰殖民者疯狂压榨印尼人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爪哇起义,印尼,殖民统治,

    爪哇是“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最主要的岛屿,呈狭长形,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除生产稻谷、玉米、橡胶、甘蔗、椰子外,还盛产著名的金鸡纳霜、咖啡、油棕、可可、各种香料等热带作 物。16世纪初,贪婪的西方殖民者接踵而至。1602年荷兰三级会议批准成立“联合东印度公司”,并授予该公司拥有东起好望角、西至麦哲伦海

  • 爪哇起义简介:印尼起来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爪哇起义,印尼,殖民统治,

    爪哇人民起义是1825年至1830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爆发的由爱国封建主蒂博尼哥罗领导的反对荷兰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战争。这次战争虽然以起义者的失败而告终,但它沉重打击了荷兰的殖民统治,揭开了19世纪中叶亚洲民族解放斗争高涨的序幕。1825~1830年,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大规模起义。由

  • 美西战争的历史意义:美国拥有了自己的殖民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美西战争,美国,殖民地,

    1898年的美西战争标志着美国作为一个主要军事力量的崛起。这场历时仅100余天、致使3000美国人丧生的短暂的海上冲突使美国陷入了远东的复杂问题,也使敢于与美国军事力量抗衡的欧洲列强得到了警告。对美国人自己来说,这场战争则标志着它要更多地参与世界事务。虽然美西战争的第一次大海战发生在东半球的菲律宾,

  • 美西战争的经过:美国是如何击败西班牙军队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美西战争,美国,殖民地,

    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古巴和菲律宾既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美国向南美洲和亚洲扩张的战略基地。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特别是古巴和菲律宾两地人民

  • 美塞尼亚战争评价:斯巴达走向了国家的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希腊,

    美塞尼亚战争是古希腊时期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压迫、求得自身解放的一次伟大的斗争。它持续了3个世纪之久,表现出美塞尼亚人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在每次战争中,他们都能同斯巴达奴隶主及其同盟军对抗多年,给敌人以重创,充分显示了奴隶们伟大的军事才干和斗争艺术。虽然第一次战争以美塞尼亚人失败、斯巴达

  • 美塞尼亚战争经过:为何会发生三次美塞尼亚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希腊,

    第一次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发生于公元前740~前720年间(一说前743~前724年间)。斯巴达借口发生边境冲突而突然兴兵入侵,美塞尼亚奋起应战。斯巴达军队攻城不下,转而侵掠农村,他们赶走牲畜、掠取谷物,但并不毁坏树木和房屋。美塞尼亚人3年后发起反攻,双方多次激战,各有胜负。到战争的第13年,美塞尼亚

  • 美塞尼亚战争背景:富庶美塞尼亚引起斯巴达觊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希腊,

    据传说,当多利亚人侵入伯罗奔尼撒时,指挥他们的赫拉克利斯后裔三兄弟夺得东部和南部广大地区,并三分其地称王立国︰长兄占领亚尔果斯,二弟的孪生子占领斯巴达,幼弟占领美塞尼亚。斯巴达经过有名的“来喀古立法”,斯巴达确立了一套完整严密的奴隶制度,势力不断壮大。斯巴达城邦制度以户籍原则为基础,组成新部落和选区

  • 美塞尼亚战争简介:美塞尼亚人反抗斯巴达暴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美塞尼亚战争,斯巴达,希腊,

    美塞尼亚战争指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南地区的美塞尼亚人反抗斯巴达侵略扩张和奴役的三次解放战争。前两次战争的结果是美塞尼亚人失败,斯巴达彻底征服美塞尼亚地区,确立了对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霸权。最后一次战争则以美塞尼亚人移居西西里岛而结束。美塞尼亚战争是古希腊时期奴隶反抗奴隶主的压迫、求得自身解放的一次伟大的斗争

  • 印度民族起义的失败原因:领导人有着极大局限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印度民族起义,章西女王,印度,

    这次起义所以失败,一方面是因为,就全国来说。封建王公和地主的绝大多数是站在英国殖民者一边,竭力阻止自己地区爆发起义并从兵力、财力上支持英国统治者,使起义在范围上受到限制,使英国殖民者有可能在一个地区被赶走而在另一个地区稳稳安身,并把未起义地区变成镇压起义的基地;另方面,也因为领导起义的封建主本身有很

  • 印度民族起义经过:章西女王是如何领导这次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印度民族起义,章西女王,印度,

    爆发1857年5月9日英国驻印度军团第3轻骑兵团的85名印度士兵拒绝使用擦拭了猪油的子弹被判处10年苦役。5月10日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队第11轻骑兵团和20轻骑兵团发动叛乱,释放第3骑兵团士兵,并攻击英国人居民区,把所有能找到的欧洲人和印度的基督教徒都杀光了,把房子烧毁了。在密拉特的英国士兵有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