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悬梁刺股的故事和意思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悬梁刺股的故事和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839 更新时间:2024/1/16 16:25:53

悬梁刺股意思是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

成语出处和典故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故事介绍

成语“悬梁刺股”由两个故事组成。

悬梁

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太平御览》卷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东汉的时候,有个名叫孙敬的人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事。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

刺股

见于《国策·秦策一》载:“(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是东周洛阳乘轩里(洛阳李楼乡太平庄)人,少时便有大志,随鬼谷子学习多年。为求取功名,他变卖家产,置办华丽行装,去秦游说秦惠,欲以连横之术逐步统一中国,未被采纳。

由于在秦时日太久,以致盘缠将尽,只好衣衫褴褛地返回家中,亲人见他如此落魄,都对他十分冷淡。苏秦羞愧难当,下决心用功学习,便拿出师傅送给他的《阴符》一书,昼夜苦读起来。读书时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如此这般坚持了一年,他再次周游列国。这次终于说服齐、楚、燕、韩、赵、魏“合纵”抗秦,并手握六国相印。苏秦缔约六国,联合抗秦,投纵约书予秦,使秦王不敢窥函谷关达15年之久。

标签: 悬梁刺股成语成语故事

更多文章

  • 悬梁刺股的成语典故 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悬梁刺股,悬梁刺股的主人公,成语故事

    悬梁刺股意思是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悬梁刺股的成语典故成语“悬梁刺股”由两个故事组成。悬梁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太平御览》卷载:“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

  • 项羽大将季布被刘邦重用之谜:意在拉拢项羽旧部(一诺千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季布,刘邦,项羽,,一诺千金

    季布,楚地人,是个游侠,爱打抱不平,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幸运地成了项羽的部下。在对汉战争中多次把刘邦打得狼狈不堪。所以,刘邦对他怀有深刻?仇恨记忆。帝国建立后,刘邦就出大价悬赏捉拿季布,并下令胆敢窝藏者灭三族。老刘一发狠,便要动真格。不过季布也曾人在江湖漂,哥儿们还是有的。江湖讲的就是一个义气,到了危

  • 刘邦治下唯一活下来的楚军名将季布怎么做到的?(一诺千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季布,刘邦,名将,,一诺千金

    项羽被围垓下时,钟离昧和季布在韩信的“四面楚歌”的感召下,不得已只好跟着无心恋战的楚军们逃走了,当时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情非得已。楚军们大部分都逃走了,他们两个作为主帅不走也不行了,否则就当个“光杆司令”,死无葬身之地了。项羽在乌江自刎后,钟离昧和季布成了刘邦重点追捕的对象。毕竟刘邦知道他们两个是项

  • 戚继光谈选择兵员:明朝最强士兵到底来自哪里?(戚继光抗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戚继光,明朝,名将,,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时,在浙江各处募兵练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他在《纪效新书》中总结出浙江各地兵员的特点。戚继光一开始招募的是浙江处州(丽水)的兵员,这里的人多是山中的矿工,好勇好斗,作战十分勇猛,听命从不迟疑,冲锋陷阵非常积极。但是,他们也有缺点......缺点就是,处州兵在每次作战前,都要和戚继光谈条件

  • 名将戚继光夫人王氏:休了自己丈夫的奇女子(戚继光抗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戚继光,王氏,戚继光抗倭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奇特的女人,一个是文绣,她主动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大清末代皇帝溥仪。还有一个女人,她也休掉了自己的丈夫——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戚继光,这个女人是“王氏”,她为何要休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丈夫呢?说起戚继光的婚姻,十分耐人寻味,他13岁定亲,21岁娶妻“万户南溪王将军栋女”王氏。

  • 名将戚继光怎样打造出强大的戚家军 看这些不得不服(戚继光抗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名将,戚继光,明朝,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的抗倭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那么他的这支戚家军到底是怎么练成的,却没几个人了解。戚继光自己写过两本兵书《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本书详尽地描写了戚继光的练兵方法。戚家军在抗击倭寇的过程中崛起,风头迅速超过俞大猷,在抗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支军队因为深刻地打上了戚继光的烙印,因此被称为

  • 四面楚歌的故事: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四面楚歌,项羽

    导读:公元前203年12月,韩信把兵马屯在垓(gāi,今安徽灵璧东南)下,布置了十面埋伏,要把霸王引到一个适当的地方,把他围困起来。韩信故意拿话去激霸王,让他气得鼻孔喷火,头顶冒烟才好。他编了四句话,叫士兵冲着楚营叫喊:“人心都背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霸王率领十万大军一直冲到垓下

  • 垓下之战项羽之死 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垓下之战,项羽,古代战争,四面楚歌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汉军集团:刘邦(4万兵马)、韩信(30万兵马)、彭越(6万兵马)、英布(3万兵马)等各路汉军约计40余万人与项羽的10万楚军于垓下展开决战。汉军以韩信(10万兵马)率军居中,将军孔熙(10万兵马)为左翼、陈贺(10万兵马)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4万兵马)断后。楚军集

  • 四面楚歌的故事意思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四面楚歌的典故,四面楚歌,成语

    四面楚歌,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到达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也有同名歌曲。四面楚歌的典故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

  • 笑里藏刀的历史典故和用计点评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笑里藏刀的历史典故,笑里藏刀

    宋将曹玮,闻知有人叛变,他非但不惊恐,反而随机应变,谈笑自如,不予追捕,让敌人把叛逃者误认为是曹玮派来进攻的,把他们全部杀光。曹玮把笑里藏刀和借刀杀人之计运用得何其自如!古代兵法早就提醒为战者:切不可轻信对方的甜言蜜语、空头支票,要谨防他们暗中隐藏的杀机。总之,此计还多用于军事政治与外交的伪装上。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