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常侍是谁?十常侍全部人物简介(十常侍之乱)

十常侍是谁?十常侍全部人物简介(十常侍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355 更新时间:2023/12/23 0:46:37

十常侍指中国古代东汉(公元25年—220年)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

张让(?—189年),东汉宦官,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等职,封列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张常侍是我父”。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张让走投无路,投水自尽。

赵忠(?—189年),安平人,东汉末年宦官,赵延之兄。桓帝、灵帝时,历为小黄门、中常侍、大长秋、车骑将军等职,封都乡侯。在职时以搜刮暴敛、骄纵贪婪见称,灵帝极为宠信,常谓“赵常侍是我母”。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谋诛宦官,事泄,他和其余几个常侍设计伏杀何进,袁绍、袁术等人闻何进被杀,入宫杀尽宦官,捕杀后赵忠。

夏恽(?—189),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据《三国演义》记载载:后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当时一些比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集团的黑暗腐败,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形势。郎中张钧在给皇帝的奏章中明白指出,黄巾起义是外戚宦官专权逼出来的,他说:“张角所以能兴兵作乱,万人所以乐附之者,其源皆由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宗、宾客典据州郡,辜确财利,侵略百姓,百姓之怨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 后十常侍被袁绍所诛。

郭胜,南阳人。汉灵帝时为中常侍,与张让、赵忠等狼狈为奸,并皆封侯。曾助同乡何进贵幸。后被袁绍等人率兵诛灭。

孙璋(?-189年?)东汉末期汉灵帝的宦官,官居中常侍,为十常侍之一,在张让、赵忠之下位居第三。光熹元年(189年),张让、赵忠、段圭等诛杀何进,袁绍率军入宫,诛杀孙璋。

毕岚(?—189),东汉宦官,十常侍之一。十常侍朋比为奸,祸乱朝纲,制造出党锢之祸,后被袁绍诛杀。另外,毕岚曾制造翻车,用于取河水洒路。

栗嵩(?-189年?)东汉末期汉灵帝的宦官,官居中常侍,为十常侍之一,在张让、赵忠之下位居第五。光熹元年(189年),张让、赵忠、段珪等诛杀何进,袁绍率军入宫,诛杀栗嵩。

段珪(?-公元189),东汉十常侍之一。张让既杀何进,袁绍带兵进入皇宫,尽杀宦官。段珪与张让打劫少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夜奔小平津,其下落史书无记载,可能投河自尽。

高望(?-189年?)东汉末期汉灵帝的宦官,官居中常侍,为十常侍之一,在张让、赵忠之下位居第七。光熹元年(189年),张让、赵忠、段珪等诛杀何进,袁绍率军入宫,诛杀高望。

张恭(?-189年?)东汉末期汉灵帝的宦官,官居中常侍,为十常侍之一,在张让、赵忠之下位居第八。光熹元年(189年),张让、赵忠、段珪等诛杀何进,袁绍率军入宫,诛杀张恭。

韩悝(?-189年?)东汉末期汉灵帝的宦官,官居中常侍,为十常侍之一,在张让、赵忠之下位居第九。光熹元年(189年),张让、赵忠、段珪等诛杀何进,袁绍率军入宫,诛杀韩悝。

宋典(?-189年),东汉时的宦官,十常侍之一。185年,汉南宫玉堂大火,翌年汉灵帝命宋典修葺,宋典却藉修葺之名,大肆搜括民财,导致民间怨声载道。后来袁绍入宫诛杀宦官,十常侍等人逃出洛阳,张让建议逃到孟津,宋典则建议逃到黄河。最终,宋典逃到黄河但无渡河工具,被袁绍追到,投河自尽。

标签: 十常侍汉朝十常侍之乱

更多文章

  • 汉灵帝为何不杀掉专权的十常侍?(十常侍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灵帝,十常侍,东汉,十常侍之乱

    演义第一回,就点明乱自上起,而罪魁祸首就是十常侍,从汉桓帝时代的曹节,到勾结张角的封谞,到把持朝政的赵忠、张让等人,都是十常侍之一。十常侍在汉灵帝时期更加嚣张跋扈,这些人互相勾结,排除异己,只要和自己意见不合,就找机会将对方驱逐或诛杀。对一些剿灭黄巾有功的大臣,赵忠、张让等人也毫不客气,只要没有上交

  • 王谢二贤——王导、谢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谢二贤,王导,谢玄

    王谢二贤是指东晋时期的王导和谢玄两人。王导是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谢玄是谢裒之孙,谢奕之子,谢安之侄。东晋时期军事家。谢玄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

  • 《谢玄应举》是讲谢玄的什么?谢玄的字是什么(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谢玄,谢安,东晋,王谢二贤

    《谢玄应举》是一篇讲述谢玄如何成长,并且应朝廷号召率领大军成功抵御南下入侵的前秦军队的文言文。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人,是谢裒的孙子,谢奕儿子,谢安的侄子。谢玄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在大司马恒温手下做部将。谢玄小时候被寄养在谢安的家中,幼时的他就已经是个聪明伶俐的人,理解能力极强。谢安

  • 东晋丞相王导和“书圣”王羲之之间是什么关系?(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导,王羲之,东晋,书法,王谢二贤

    王导,出生于当时十分显赫的家族琅琊王氏,东晋初年的丞相,历仕过三代皇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王导一度权倾朝野,宅心仁厚,性情温和,为人颇有远识,极具政治才干。此外王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书法家。王导一生在政界建立诸多功绩,最初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为他出谋划策,全心全意

  • 东晋丞相王导设计时装 曾经巧妙解决财政危机(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晋,王导,服饰,,王谢二贤

    (王)导善于因事,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时帑藏空竭,库中惟有练数千端,鬻之不售,而国用不给。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练布单衣,于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练遂踊贵。乃令主者出卖,端至一金。其为时所慕如此。《晋书》卷六十五刘禹锡有诗云“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感叹金陵贵族的没落。其中的“王谢”确实是

  • 东晋北府军堪称最强军队?创始人谢玄有什么背景(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谢玄,北府军,王谢二贤

    中国历史上“最强军队”的排行榜,有许多种。其实不在一个朝代,也不可能在战场真正打一次,属于“关公战秦琼”,只能当作娱乐新闻看。但一些军团曾经纵横四海、所向无敌,不论多少年过去,他们的英雄气依然在天地间激荡,让人怀念、崇敬,比如岳家军、戚家军。在东晋,也有这样一支军队,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府

  • 东海三何是何许人 他们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海三何,何子朗

    南朝·梁诗人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并称。《南史·文学·何思澄传》:“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这里说的是何子朗才思敏捷,擅长清言, 其文甚工。因此人们赞颂他:“人中爽爽何子朗。”他又历任官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固山令。并著有文集,流传于世。“子朗最多”是指他

  • 东海三何中何思澄简介 他的主要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海三何,何思澄

    何思澄像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

  • 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是怎样的?蔺相如的态度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

  • 隋唐英雄第4集剧情 世民闯祸负荆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4集剧情,负荆请罪

    电视剧隋唐英雄剧情介绍第4集太后自责太子,太子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太后听后说太子就是这样闭门思过,每日歌舞欢颜,并没有皇上特许私纳偏妃,太子不知怎么回话的时候,良娣替抬自己解围,太后听了对于太子眼光不错。并对太子二人做了教导,让良娣做好,不要跟其他人一样就知道跟太子纵情玩乐。单庄主赶到县衙替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