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谢玄应举》是讲谢玄的什么?谢玄的字是什么(王谢二贤)

《谢玄应举》是讲谢玄的什么?谢玄的字是什么(王谢二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651 更新时间:2023/12/29 1:05:24

谢玄应举》是一篇讲述谢玄如何成长,并且应朝廷号召率领大军成功抵御南下入侵的前秦军队的文言文。谢玄,字幼度,陈郡阳夏人,是谢裒的孙子谢奕儿子,谢安的侄子。谢玄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早年在大司马恒温手下做部将。谢玄小时候被寄养在谢安的家中,幼时的他就已经是个聪明伶俐的人,理解能力极强。谢安对自己的子侄们的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一日他就问他们将来要怎样做人才能够拥有美好的名声呢。一时间众人没法回答出来,谢玄就站出来说他要要像一株种在前庭的芝兰玉树。谢安听了很是高兴。后来因为前秦强盛,所以东晋边境时常受到北方军队的侵扰。朝廷就下旨选出一个文采兼备,能够统领军队抵御外敌的人才来。谢安就敢于冒众怒,向朝廷推荐了他的侄子谢玄。这一结果出来的时候,就连和谢玄不和的郗超也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认为谢玄亲率大军必能取胜。

谢玄征招了三个州的兵夫,并且加以严格的训练,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好手。在大战开始前,就连一个送信的田泓也是气节高尚,令死也将指令送达了。同前秦苻坚的军队的首战,谢玄就取得了胜利。无奈之下苻坚退回废水以北,依赖废水为天险,伺机攻克谢玄的部队。谢玄故施计策,告诉对面的苻坚让等他们渡过淝水后再战。苻坚打算先退兵,待到谢玄的军队渡过时,再将其赶到水中。没想到大军一退,全军就开始四处奔逃,溃不成军,谢玄乘机击败了一时猖狂的苻坚。

郗超,字景兴,又字景舆,东晋高平金乡人,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和佛学家。郗超出生在官宦世家,父亲是会稽内史郗愔,祖父是太尉郗鉴。所以这么高出生的郗超在当时注重门阀世家的东晋,是很容易得到重视的,加之他自小就聪明能干身价自然又高了。郗超担任过大司马参军。中书侍郎等职,还是当时重臣桓温的谋主。所以郗超有实力让他这么自信,年轻时候的他才华卓越,性子也是不羁,同辈中能够入他严眼中的几乎是没有几个。不过天下之大,能人自然是多的,上天不能之眷顾他郗超一人。在郗超的同辈之中,就有一个聪明伶俐之人,他的才华堪比郗超,就是谢家的谢玄。谢玄是当时东晋左右政局的几个大家之一谢家的后人,谢安的侄子。谢玄自小不生性聪慧,而且胸中自有远大志向。曾经对谢安说过,他做人要像那生在前庭中的兰芝一样。后来谢玄和郗超共同在桓宣武府也就是桓温手下做事,都是极富才华的人自然会互相看不顺眼。因而这二人相处不和的,整天都会互相挤兑,旁人都知道郗超和谢玄不善。

不久,北方盛极一时的前秦君主苻坚率领近百万大军南下侵犯东晋,已经如饿狼一般吞并了梁州、岐州等地。面对来势汹汹的大军,朝廷征召文武兼备的将领统率军队抵御来敌。于是谢安冒着众怒推荐了自己的侄子,谢玄。当时是一片人都反对,唯独与之不和的郗超表示支持。郗超说他曾经和谢玄共同处事过,他知道谢玄能够发挥出手下的各种长处,令他们施展出自己的才能。所以郗超相信谢玄肯定能够成功抵御来袭的敌军,而最后事实也证明了他的看法。

标签: 谢玄谢安东晋王谢二贤

更多文章

  • 东晋丞相王导和“书圣”王羲之之间是什么关系?(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导,王羲之,东晋,书法,王谢二贤

    王导,出生于当时十分显赫的家族琅琊王氏,东晋初年的丞相,历仕过三代皇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王导一度权倾朝野,宅心仁厚,性情温和,为人颇有远识,极具政治才干。此外王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书法家。王导一生在政界建立诸多功绩,最初帮助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为他出谋划策,全心全意

  • 东晋丞相王导设计时装 曾经巧妙解决财政危机(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东晋,王导,服饰,,王谢二贤

    (王)导善于因事,虽无日用之益,而岁计有余。时帑藏空竭,库中惟有练数千端,鬻之不售,而国用不给。导患之,乃与朝贤俱制练布单衣,于是士人翕然竞服之,练遂踊贵。乃令主者出卖,端至一金。其为时所慕如此。《晋书》卷六十五刘禹锡有诗云“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感叹金陵贵族的没落。其中的“王谢”确实是

  • 东晋北府军堪称最强军队?创始人谢玄有什么背景(王谢二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朝,谢玄,北府军,王谢二贤

    中国历史上“最强军队”的排行榜,有许多种。其实不在一个朝代,也不可能在战场真正打一次,属于“关公战秦琼”,只能当作娱乐新闻看。但一些军团曾经纵横四海、所向无敌,不论多少年过去,他们的英雄气依然在天地间激荡,让人怀念、崇敬,比如岳家军、戚家军。在东晋,也有这样一支军队,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府

  • 东海三何是何许人 他们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东海三何,何子朗

    南朝·梁诗人何逊、何思澄、何子朗的并称。《南史·文学·何思澄传》:“初,思澄与宗人逊及子朗俱擅文名,时人语曰:‘东海三何,子朗最多。’”这里说的是何子朗才思敏捷,擅长清言, 其文甚工。因此人们赞颂他:“人中爽爽何子朗。”他又历任官员外散骑侍郎,出为固山令。并著有文集,流传于世。“子朗最多”是指他

  • 东海三何中何思澄简介 他的主要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海三何,何思澄

    何思澄像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室。随府江州,为《游庐山诗》,沈约见之,大相称赏,自以为弗逮。何思澄,字元静,东海郯人。父敬叔,齐征东录事参军、余杭令。思澄少勤学,工文辞。起家为南康王侍郎,累迁安成王左常侍,兼太学博士,平南安成王行参军,兼记

  • 廉颇负荆请罪的过程是怎样的?蔺相如的态度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蔺相如,廉颇,负荆请罪

    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下面我难以忍受。”并且扬言说:“我遇见相如,一定要羞辱他。”相如听到后,不肯和他相会。相如每到上朝时,

  • 隋唐英雄第4集剧情 世民闯祸负荆请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英雄,隋唐英雄第4集剧情,负荆请罪

    电视剧隋唐英雄剧情介绍第4集太后自责太子,太子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太后听后说太子就是这样闭门思过,每日歌舞欢颜,并没有皇上特许私纳偏妃,太子不知怎么回话的时候,良娣替抬自己解围,太后听了对于太子眼光不错。并对太子二人做了教导,让良娣做好,不要跟其他人一样就知道跟太子纵情玩乐。单庄主赶到县衙替秦琼

  • 负荆请罪的主人公是谁,负荆请罪的历史人物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负荆请罪主人公,负荆请罪,负荆请罪的故事,成语

    导读:负荆请罪的故事是什么时候的事?廉颇负荆请罪为什么?负荆请罪的意思,负荆请罪出自哪本书:负荆请罪,成语,背着荆杖,表示服罪,向当事人请罪,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自己严厉责罚。负荆请罪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战国时代赵国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称将相和。战国时期,有七个大国

  • 揭秘被誉为春秋三杰指的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春秋三杰

    春秋三杰:指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忠臣:介子推忠于主,伍子胥爱于君,管仲则忠君又爱国。介子推介子推:生于闻喜户头村,长在夏县裴介村,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又作介山)。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称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说。生年不详,卒于晋文公元年(前636年)。介子推的出身事迹见诸文

  • 伍子胥为何一夜白头?夫差为何赐死伍子胥(春秋三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伍子胥,夫差,范蠡,阖闾,春秋三杰

    伍子胥,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吴国大夫。辅佐两代吴王,并帮助吴王夫差坐上了春秋霸主的地位,就这样一位忠贞之臣最后却被夫差赐剑自刎而死。伍子胥死后流传下了很多的故事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掘墓鞭尸、一夜白头、七星龙渊和千金报恩。“掘墓鞭尸”是讲伍子胥在攻入楚都的时候,为了给自己的父兄复仇,掘开楚平王坟墓,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