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咸安公主嫁了老子嫁儿子 嫁完儿子最后嫁孙子

咸安公主嫁了老子嫁儿子 嫁完儿子最后嫁孙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285 更新时间:2024/1/1 21:48:37

作为一个有着广袤疆域的国家,必然会面临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那就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冲突。在帝国强盛的时候尚且还能凭借着武力将这些蛮横的敌人驱逐出去,但是一旦帝国有了昏聩的种子,国力开始衰弱的时候起,一位位可怜的女性就无法避免的要接受可悲的命运。这一点,是自古以来颠扑不破的道理,甚至于连我们口口称赞的大唐帝国也不能避免。

作为,防止游牧民族大范围进攻的交易筹码,有着宗室血脉的女子们就不得不背负着男子所要背负的护卫国家的命运,他们必须在异域经受一轮又一轮寂寞的考验,忍受那些因为种族不同而有着巨大差异的风俗习惯,她们作为弱质女流要学着习惯外邦的语言,这个时间长的足够让他们忘记自己的母语,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但是最难忍受的恐怕就是她们的丈夫在正常或非正常的死亡之后,他们就要再一次成为战利品,成为商品,被交易。这个宿命,哪怕是尊贵的公主也不能避免。她们往往要与祖孙三代汗王成亲,接受这三代汗王成为她丈夫的残酷现实。

我们如今遍翻历史,这样命运的女子实在不算少数,甚至连三国时期的才女蔡文姬也曾经被异族掳掠,遭受过如此凄惨的命运,索性后来曹操将她赎了回来。但是,这样频繁的更换丈夫的,在接受了儒家礼教思想的中原人来说实在无法接受,尤其是这几位丈夫还是有着血缘关系的祖孙。这实在是难以忍受的痛苦,也就是在这些女子看似柔弱的身体上,一个个帝国的短暂和平才能够维持下去,这些女人不可谓是居功至伟!

但是,最为凄惨的一位公主恐怕还是要算唐朝的咸安公主了,这位公主在远嫁之后,甚至经历了祖孙三代帝王,最后还嫁给了她曾经的臣子。可谓命途多舛到了极点,这样的凄惨经历,哪怕是在历代都少有的。

这位咸安公主甚至是唐代宗室的真正血脉,以往的和亲人选大都不是皇帝的直系女子,做皇帝的也会因爱惜自己的女儿而不让她们远嫁于塞外,甚至遭受奇耻大辱。但是,可能是因为咸安公主实在太不受宠,这位唐王朝的正牌公主却罕见的成为了一个和亲的筹码。因为吐蕃的屡次进犯,使得唐王朝焦头烂额,所以在无可奈何之下,唐德宗只好接受了回纥人想要和亲的请求,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了他们,希望能够凭借这点关系缓解帝国的边境压力。

然而,这位及其幸运的赢取了唐朝皇帝女儿的可汗却在与咸安公主完婚一年之后就因病离开了人世,按照回纥人的风俗,这位可怜的公主只能含着眼泪和委屈下嫁给了忠吉可汗,但是命运却仿佛又和这位不受宠的公主开了玩笑,三个月后,这位新继位的可汗就被人下毒毙命。公主再一次失去了丈夫,可这也意味着她再一次要接受成婚的尴尬。按照惯例,这位忠吉可汗的儿子,再一起迎娶了原本的“母妃”。可怜的咸安公主此时已经欲哭无泪,只能接受命运的摧残。

可能是因为战争年代的原因,这些少数民族的可汗很少能够长时间在位,短短五年之后,咸安公主再一次送别了丈夫,这个可怜的女人不得已之下又要面临被人挑选的悲惨命运。因为这一次的可汗没有子嗣,所以丞相成为了新的汗王,但此时的丞相已经是古稀之年,公主成为了新王的妻子,可想而知,她的境遇是多么的凄凉糟糕。

在我们看来,公主无非是换了四任丈夫,这在野蛮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好惊奇的。但是谁有能够想到这位公主心中的酸楚呢?作为皇帝的女儿,她没有享受到身份所带来的一点点优渥待遇,反倒是要肩负起如此的厄运,家国的安危都系在一个弱质女流的身上,这是何等的凄惨啊?

这位公主远嫁之后的酸楚可谓无人能够体会,而他的父亲也不会去念想这样一个女儿的凄惨遭遇,只是在她终于结束了漫长而又痛苦的生命之后,给她加封了燕国公主的封号来嘉奖她的不辱使命。公主身为大唐贵胄,的确也做到了国家的希望,在她和亲之后,回纥人多次打败了吐蕃人,带给了唐王朝难得的和平。

可是就算是这样,她死之后也依旧没能回到家乡,她的遗体就被安葬在了回纥,成为了唐朝唯一一位没有回到故土的和亲公主。

标签: 唐朝咸安公主

更多文章

  • 唐朝咸安公主的婚姻悲剧:为何会历嫁祖孙三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咸安公主,唐朝公主

    在历史上,每一位远嫁外番的汉族公主,除了要担负起朝廷赋予的安邦重任外,还必须要经受住异国风俗的挑战。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她们可以渐次学会,逐步适应;而身体要被几个男人们轮番占有的规矩,可不像学发音、穿兽皮、吃腥肉那样,所能够欣然接受的。史籍中关于汉族公主历嫁两辈、数任外番国王或可汗的例子,不胜枚举。

  • 唐德宗之女燕国襄穆公主简介 燕国襄穆公主驸马(咸安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燕国襄穆公主,唐朝公主,,咸安公主

    燕国襄穆公主(?—808年),唐德宗李适女,母不详。始封咸安公主。这是一位和亲公主。因回纥帮助唐政府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贞元三年(787年)九月十三日,回纥武义成功可汗派将军合阙献方物,请和亲。因为回纥以前得罪过德宗,所以德宗一开始不想答应。经过宰相李泌的劝说,德宗终于答应以咸安和亲,让使者合阙在麟德

  • 南朝三谢之一谢灵运的人物生平及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朝三谢,谢灵运

    人物生平谢灵运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嵊州市),祖籍陈郡阳夏。原名谢公义,字灵运。父谢瑍,仕至秘书郎;母为王羲之与郗璿的独女王孟姜的女儿刘氏。谢灵运小时在钱塘道士杜炅的道馆中寄养,十五岁回建康,故小名客儿。灵运“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十八岁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公、谢康乐。晋安帝义熙元年(405

  • 南朝三谢之一谢脁的仕途生涯及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朝三谢,谢脁

    仕途生涯谢朓大约在永明元年(483),他二十岁时,便“解褐入仕”。永明前、中期,他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官,过着轻裘肥马,广结诗友的贵族生活。永明九年(491)春,谢朓作为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官名),随同萧子隆赴荆州,留下了不少诗篇。建武二年(495)夏日,谢朓出任宣城(今安徽宣城)太守,实现了他“凌

  • 南朝三谢之一谢脁的个人资料及历史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朝三谢,谢脁

    谢脁简介谢脁(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萧齐文学家。少有文才,《南齐书》本传称他“少好学,有美名,文章清丽”。先后做过豫章王萧嶷太尉行参军、随王萧子隆的文学,又是竟陵王萧子良的八友之一。明帝时曾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495)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后任尚书吏部郎

  • 明三杨之东杨 杨荣的人物生平及个人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三杨,杨荣

    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杨荣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出生时名道应,当时杨荣的祖父杨达卿听到他的啼声,说:“雄壮啊!这个孩子一定会让我家荣华显贵。”便改其名为子荣 。 杨荣十七岁被选入郡庠。建文元年(1399年),杨荣为诸生,讲解《孟子》中的养气章,得到了当时视学福建的侍郎夏元吉的赏识。 同年,杨荣

  • 明三杨之一杨士奇的个人作品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三杨,杨士奇

    个人作品诗作选摘《刘伯川席上作》《发淮安》《杨白花》《巫山高》《入蓟州界》《宣德丙午谒二陵(二首)》《清明有感》《题少保杨澹庵江乡归趣图》《江上早行》《三十六湾》文学著作明成祖即位后改编修,主修《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正统六年(1441年),杨士奇与马愉、曹鼎等人编成《文渊阁书目》。旧本不分卷(

  • 揭秘:“司马光砸缸”你知道司马光砸的是什么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光,司马光砸缸

    打小就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有没有想过,司马光砸的是什么缸呢?大家好,我是文物讲解员牛Bo。其实,司马光砸的不是缸。据《宋史·司马光传》:“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你看,司马光砸的是瓮,缸和瓮是同一种玩意儿吗?缸和瓮这类盛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

  • 司马光坚决不纳妾不狎妓之谜:一生只有一个老婆(司马光砸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光,北宋,司马光砸缸

    中国古代是事实上的一夫多妻(或曰一妻多妾)制度,对于那些身居高位、或者家财万贯的男子来说,妻妾成群、美女相拥是很正常的现象。男人多数荷尔蒙挥发快、欲望强,好色成性,不但家里“红旗不倒”,莺莺燕燕的;外面还要“彩旗飘飘”,逛妓院,养小蜜。特别是北宋王朝,赵家天子历来重视文人官宦,士大夫们多生活富足宽裕

  •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简介(司马光砸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砸缸

    《资治通鉴》是谁写的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原字公实,后改君实,原号迂夫,后改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北宋第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