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时期淮军十大名将都有谁?谁更厉害?

晚清时期淮军十大名将都有谁?谁更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759 更新时间:2024/1/5 14:24:32

上次达摩君给大家盘点了湘军十大名将,那今天咱就来说说淮军。作为晚清历史上另外一支重要的军事集团,淮军实际上脱胎于湘军,并在李鸿章的苦心经营下,逐渐超越了湘军,成为晚清政府最信赖的主要国防力量。那么,除了统帅李鸿章,淮军中又有哪些名将呢?今天,达摩君就给大家盘点晚清时期淮军的十大名将。

张树声(1824—1884)

字振轩,安徽合肥人。1853年开始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62年联络刘铭传、周盛波、周盛传、潘鼎新、吴长庆等人,并协助李鸿章组建了淮军。1865年授直隶按察使,率军镇压捻军。随后历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山西巡抚、漕运总督、江苏巡抚、两广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张树声率军进入越南抗击法军,同年病逝。

刘铭传(1836—1896)

字省三,安徽合肥人。早年与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等人一道兴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62年被编入淮军,1863年率军俘获洪秀全之子洪天贵福及洪仁玕年,因功授直隶提督。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或一等男爵位。1884年任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坐镇台湾,于基隆、沪尾等地重挫法军舰队。1885年,清政府于台湾设立行省,刘铭传担任第一任巡抚。抚台期间编练新军、修建铁路、开设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促进台湾近代工商业发展,被誉为台湾近代化之父。

吴长庆(1829—1884)

字筱轩,安徽庐江人。1855年奉命统帅舒城、吴江团练,对抗太平军,同年又创办合肥东乡团练。1861年率军随李鸿章援救上海,接连攻克虹桥、柘林、奉贤、南汇、川沙、金山,并击退宝山援军。1862年被编入淮军,1863年攻克嘉兴,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1882年朝鲜叛乱,日本发兵干预,吴长庆率军击溃朝鲜叛军,因功封三等轻车都尉,留守汉城。1884年病逝,谥号武壮。

程学(1829—1864)

字方忠,安徽桐城人。原为太平天国陈玉成部属,镇守安庆。1861年投降清军,跟随曾国荃攻克安庆。1862年协助李鸿章攻克上海、苏州等地,因功担任南赣镇总兵。1864年攻打嘉兴时中弹负伤,死于苏州,谥号忠烈。

潘鼎新(1828—1888)

字琴轩,安徽庐江人。1849年中举人,次年春闱会试至国史馆承修臣传。随后在家乡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并得到曾国藩赏识。1862年任江苏常镇通海道,后加按察使、布政使衔。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任山东布政使。1874年任云南布政使,1876年任云南巡抚,后因与总督刘长佑不合,被调回北京,另候任用。1883年担任湖南巡抚,1884年任广西巡抚,参与并指挥中法战争。1888年病逝。

刘秉璋(1826—1905)

字仲良,安徽庐江人。1860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授编修。1862年随钦差大臣张芾军赴南京,抵抗太平军,为李鸿章所赏识。在此期间,刘秉璋率军攻克福山,常熟、嘉善、平湖、乍浦、嘉兴等地,因功获振勇巴图鲁名号,升任侍讲学士。1865年率军平定捻军,补授江苏按察使,后历任山西布政使、江西布政使、江西巡抚等。1886年任四川总督,维修都江堰工程,后因处理“重庆教案”失当被免职。1905年病逝。

丁汝昌(1836—1895)

原名先达、禹亭,号次章,安徽合肥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后归顺湘军,不久得李鸿章赏识被编入淮军,并先后参与了对太平军和捻军的作战,因功被授为总兵,加提督衔,获协勇巴图鲁勇号。1879年李鸿章将其调入北洋,任充炮船督操。1880年,同林泰曾、邓世昌等一道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两舰,并觐见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82年朝鲜叛乱,丁汝昌率舰队开赴朝鲜,并与吴长庆配合平叛。1888年任北洋海军提督,加尚书衔。1894年黄海海战战败,次年威海卫之战兵败,自杀殉国。

叶志超(1838—1901)

字曙青,安徽合肥人。1862年投淮军张树声帐下,率军收复常州、太仓等地。1865年随刘秉璋平定捻军,因功获额浑巴图鲁名号,并得李鸿章赏识。1875年任直隶正定镇总兵,1889年升任直隶提督,1891年率军镇压热河金丹道教。1894年率军赴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但在牙山遭遇日军袭击,临阵脱逃,随后谎报军情,狂奔500里,逃回中国。1896年被革职,定斩监侯。1900年获释,转年去世。

聂士成(1836—1900)

字功亭,安徽合肥人。1862年投效庐州军营镇压捻军,并随军攻克庐州、湖沟、浍北等地。1863年改隶淮军刘铭传部,升守备赏戴蓝翎。转年又随军因功升都司,加游击衔赏换花翎。1870年调任直隶,办理海防。1873年任武毅右军前营管带,前往陕西平定回乱。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聂士成率军渡海援台。1894年率军进驻朝鲜,平定东学党起义,但遭日军袭击,虽取得几场小胜,但仍惨败。1895年,调至天津,主持天津沿海防务。1900年,在与八国联军交战中,战死于天津。

左宝贵(1837—1894)

字冠廷,山东费县人。1856年投军,入江南大营,参与抵抗太平天国。1865年,随僧格林沁讨伐捻军。1868年,任天津镇游击。1872年,率军赴热河剿灭“马贼”。1889年,任广东高州镇总兵。1891年率军镇压热河金丹道教,赐黄马褂。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左宝贵率军进驻平壤。在平壤战役中,左宝贵拼死抵抗,壮烈牺牲,谥号忠壮。

标签: 淮军清朝

更多文章

  • 在清末对外战争中,淮军和湘军的战斗力差距为什么会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淮军,清朝

    清末的淮军和湘军相信大家都知道,他们打败了洪秀全的太平军,歼灭了北方的捻军,支撑着岌岌可危的大清长达数十年之久,在国内战场堪称“劲旅”。可到了对外作战中,两者之间的差距立马就凸显出来了。清末对外作战中,清朝取得了两次重大的军事胜利:一是左宗棠率领以刘锦堂部两万老湘军为主力收复新疆,为祖国收复了160

  • 失败的罗马军制改革——阿德里安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罗马帝国,阿德里安堡之战

    改革,一直都是帝国遭遇重大危机后的求生方式。强如罗马帝国,也不能例外。然而改革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甚至反而会引起更大规模的崩溃。公元3-4世纪的罗马军制改革,无疑就是越改越差的典型案例。改革的成果如何,在著名的阿德里安堡战役中,暴露无遗。颠覆性大改君士坦丁一世上位前 罗马出现了四帝相争的局面公元

  • 阿德里安堡之战为什么会惨败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罗马,哥特人,阿德里安堡之战

    衰退的军团虽然经历过三世纪危机,但四世纪的罗马帝国依然拥有可观的实力。即便罗马在德国的北部、瑞士北部、多瑙河北部、尼罗河中游的领土都丧失了,他的疆域依旧北达哈德良长城,南及撒哈拉沙漠,西沿大西洋,东接美索不达米亚。在当时,拥有7000万人口的罗马帝国不仅是世界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还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 阿德里安堡之战简介 多瑙河难民危机和背景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阿德里安堡之战,罗马

    哥特人一支西哥特人得到罗马皇帝的允许,从北方达西亚(今罗马尼亚)越过多瑙河,移居米西亚省和色雷斯一带。入境的西哥特人不堪罗马官吏的压榨和暴行,于376年掀起大暴动,得到当地下层人民的支持,给罗马当局以沉重打击。378年,罗马皇帝瓦伦斯率领的罗马四万大军在亚德里亚堡与弗里迪盖伦领导下的西哥特人展开决战

  • 库尔德人和土耳其有什么深仇大恨 为什么会被下狠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库尔德人,土耳其

    库尔德武装与土耳其之间的利益纠葛其实可以看做是美国同盟之间的“内部冲突”,当然,土耳其在任何方面都比库尔德人的实力更强硬,但库尔德人在中东也有长期的斗争历史,各个地方的聚集部落人口超过3000万人,这股不可小视的力量却推翻了萨达姆统治。库尔德YPG武装近来在叙利亚的活动十分频繁,势头和美国和俄罗斯一

  • 库尔德人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 他们又在中东乱局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东,库尔德人

    “库尔德人”——这个之前我们常有耳闻却又模糊的群体不时登上新闻的显要位置,不是“库尔德人全家上阵抵抗敌人”就是“库尔德人女战士人弹保卫家园”,亦或是“库尔德人游行示威”云云,一时间库尔德人俨然成了中东乱局的关键角色之一。那么他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这个群体又有着怎样的诉求?他们又在中东乱局中扮演

  • 库尔德人建立过两个国家,其中一个曾击败十字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库尔德人

    库尔德人是生活在中东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人口大约有三千万,是中东的第四大民族,库尔德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米底亚人,他们在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交界处的山区游牧了上千年,却始终没有在此地建立过以库尔德人为主体的国家。虽然库尔德人没有在库尔德山区建立过真正属于自己的国家,但是库尔德人在历史上人才辈出,

  • 君士坦丁堡第二次会战与圣像破坏运动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君士坦丁,圣像破坏运动

    685年,查士丁尼二世继承君士坦丁四世的帝位,他在七一一年逝世时,拜占庭帝国已经衰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领土被分割,人口逐渐减少,在欧洲方面受到保加利亚人和斯拉夫人劫掠,在小亚细亚方面受到撒拉逊人蹂躏。帝国的陆军和舰队经常发生哗变,似乎末日已经来临。可是突然之间,从二十年来的无政府状态废墟中,又产生了

  • 罗马基督教分裂与圣像破坏运动有关吗 两者间有什么联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罗马,基督教,圣像破坏运动

    今日小编要和大家说的这两个教会,因为相互产生了一些矛盾,最后弄到水火不容的局面,一起来看一看吧!罗马帝国后期,帝国一分为二: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为东罗马帝国;西部以罗马为中心,称为西罗马帝国由于帝国一分为二,东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会之间也出现了裂痕。名义上,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教廷是整个基督教

  • 第一次圣像破坏运动有何目的?加快了封建化进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破坏圣像运动,拜占廷帝国,圣像破坏运动

    8-9世纪在拜占庭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庭帝国境内发展。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此次事件的经过。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出现了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