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六科给事中到底是干嘛的 圣旨能不能下发执行得看它的脸色

明朝的六科给事中到底是干嘛的 圣旨能不能下发执行得看它的脸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20 更新时间:2024/2/11 22:24:44

自从品官制度诞生后,从一品到九品十八级中,七品官在历朝历代都被称为“芝麻官”。可是在明代,就有一个七品的官职,但人们绝不敢将其称为芝麻官,因为上至皇帝,下至内阁大学士以至六部尚书,都对他畏惧三分,此官职便是六科给事中。

所谓的“六科”就是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的简称,在中央机构中,作用仅次于内阁,六科设官有都给事中,左、右给事中和给事中。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4年)三月,定品秩为七品。经过历次调整后,给事中的人员通维持在58人左右。

那么说了这么多,给事中到底是干嘛的呢?这就要从几个方面来说说它的具体职责了。

一,处理诏旨章奏

明代皇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是下达诏令和批复中央及地方各部门的章奏。六科每日派员到会极门领取诏旨和批复的章奏,称“接本”。这些章奏须经过六科给事中的审核无误,才能在五日之内抄送通政司下发有关部门执行,原件则送内阁留存。

同时,给事中也有封驳权,皇帝下达的任旨意如果存在不合理之处,六科给事中都有驳回的权力。也就是说他们认为皇帝的决策不对,完全可以将圣旨给怼回去。

二,规谏皇帝,充任言官

谏官制度自古都有,其主要职责就是议论政事,以备顾问,在减少朝廷政策失误方面,以及在约束君的私欲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明朝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谏官制度发展到了极致。而谏官这种上达天听的渠道被称为“言路”,因此给事中也被称为“言官”。

明朝的言官势力很大,特别是到了万历中期以后,又出现了“风闻言事”的说法,言官们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弹劾朝中任何一位官员。其权力之大让那些高官显爵们十分忌惮,生怕有什么把柄落在他们手里。

三,参与议政

六科给事中的议政范围很广,包括研讨军国大事,选拨高级官吏,裁决重大刑狱,等等。《明史·职官志》中对六科给事中的记载是这样的:“凡大事廷议,大臣廷推,大狱裁决,六科皆预焉。”这些七品给事中以低品身份参与高层级的官员议政,往往能牵制高级官吏,以平衡朝中不同利益集团和政治力量,保证朝廷决策的可行性。

四,考察官吏

明朝对官吏的考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上制下,由吏部、都察院进行考核,称“考察”或“考满”;另一种是以下制上,由科道纠劾。六科给事中是以下制上的主力军。一般情况下,吏部会对各级官员进行考核,但同时也要给事中们负责把关,并通过实际调查为吏部提供依据,只有通过吏部和给事中的共同考核,才能对官员进行评判。

除了以上这些职责外,六科给事中还有其他差事,如乡试充任考官,会试充任同考官,殿试充任受卷官。明初时,六科给事中还经常被派往地方巡视,监督地方官员施政情况等等。

通过以上可见,给事中在明朝国家政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有明一代对六科给事中的任用都非常重视。明初至天顺、成化间,六科给事中的选用不拘一格,只要符合刚直敢言,不管是进士出身,还是举贡、监生皆可以担任此职,甚至还有平民百姓跻身六科的。

尽管六科给事中的品秩不高,相当于地方上的知县,但是仕途却很广阔,升迁也很便捷,非其他同级别官职所能比拟,在很多明代史料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六科给事中都是连升几级,甚至一下从七品跳到三品的都有。

六科在明代是一个很活跃的机构,他们位卑而职重,又是皇帝近臣,因此都有很好的进取心,他们的身份与化素养,使得他们具有较清醒的头脑,许多人又曾在中央和地方做过官,对社会和民情有比较真切的了解。这些六科给事中们有不少敢于仗义执言,为民请命,在政治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标签: 明朝芝麻官六科给事中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梁山大破连环马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大破连环马

    基本情节:高俅得到高廉被杀的消息,上奏朝廷,朝廷派呼延灼进攻梁山,梁山为连环马所败。汤隆知道钩镰枪可以破连环马,吴用派时迁和汤隆让一样会使钩镰枪的徐宁上山教众将和士兵们钩镰枪法。梁山终于大破连环马并杀得呼延灼全军覆没,落荒而逃。(出自《水浒传》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水浒传》又

  • 如果不是呼延灼自己大意,梁山即便大破连环马也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呼延灼,大破连环马

    对于呼延灼来说,梁山就是他手中快要煮熟的鸭子,在他的各种进攻组织下,凌振的火炮攻击震慑,加上连环马的无敌,梁山军是溃不成军,且毫无办法。在呼延灼看来,梁山已经是自己的口袋里的礼物,随时准备开香槟庆祝胜利。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是觉得十拿九稳的事情,就越是容易突然杀出个程咬金,越是容易弄出点问题来

  • 宋江,杨志大破连环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江,杨志,大破连环马

    再说时迁到了京师,潜到徐宁家附近,爬上一棵大柏树,直到天黑之后,才从树上溜下来,摸到徐宁家后门,轻松越墙面过,又爬上徐宁家的屋顶,掀了一片瓦,打量里面情况,果然看到卧室悬梁上挂着一个皮匣子。时迁一直等到第二天徐宁四更天出宅时,才动手将皮匣子从梁上解下。徐宁的夫人听得屋顶有响声,那时迁学着老鼠叫悄悄从

  • 三国时代温酒斩华雄的竟然是东吴孙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孙坚,温酒斩华雄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关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关羽一生以勇猛著称,说到关羽最经典的战役,很多人都会提到温酒斩华雄。但是这场战役事实上并不是关羽打的,而是孙坚打的,我们都被欺骗了,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老先生把孙坚换成了关羽,于是才有了这个经典的典故。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典故,演义的第五回,说的是:

  • 三国不靠谱:史上温酒斩华雄的竟然是孙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孙坚,温酒斩华雄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关羽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关羽一生以勇猛著称,说到关羽最经典的战役,很多人都会提到温酒斩华雄。但是这场战役事实上并不是关羽打的,而是孙坚打的,我们都被欺骗了,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老先生把孙坚换成了关羽,于是才有了这个经典的典故。网络配图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典故,演义的第五回,

  • 揭秘袁绍曹操共同成就了温酒斩华雄的神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温酒斩华雄

    演义中说了,袁绍在得知曹操发布的檄文之后,“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按照常理,既然袁绍聚集了麾下的文武官员出征讨伐董卓,怎么可能不带上自己的得力武将?是因为颜良文丑另有要事?是因为颜良文丑要包围渤海?都不是。当时的渤海郡并没有敌人窥视,而颜良文丑也一直没有在反抗董卓盛会中出现。

  • 魏国刚开始很强大的,为什么后来逐渐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国,春秋

    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国家叫晋国,这个国家很厉害,其他的国家在他面前都是小弟。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后来被三个家族瓜分了,从此就新产生了三个国家。而这三个国家里面,当然也有最强的以及最弱的。其中最强大的国家就是魏国,因为在分家的时候,魏国得到的东西最多,所以他的实力也就最大。那么这个国

  • 中国历史上八个大一统王朝,为什么只有秦朝立国超过300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一统王朝,秦朝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三国演义》里很有名的一句话,这句话也道尽了中国整个古代史,一直在分分合合中发展壮大,几乎每一次分合,都会让国家更强大,让中华民族更加强大。从广义来说,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八个大一统的王朝:TOP:1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

  • 揭秘:宋朝到底算不算大一统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一统王朝,秦朝

    公元960年, 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宋朝建立。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依次灭亡了南平、楚、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政权。赵匡胤驾崩后,宋太宗赵光义继续国家统一事业,先是割据福建漳、泉两府的陈洪进及吴越钱氏归降,其后再灭亡北汉,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宋朝是中

  • 三国演义中曹操割发代首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割发代首

    古代曹操的官兵在经过麦田时,曹操命令官兵们不准践踏麦地,否则要杀头。于是官兵们都下马用手扶着麦秆,小心翼翼地蹬过麦田,这样一个接着一个,相互传递着走过麦地,没一个敢践踏麦子的。老百姓看见了,没有不称颂的,有的望着官军的背影,还跪在地上拜谢。曹操骑马正在走路,忽然,田野里飞起一只鸟儿,惊吓了他的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