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刚果王国历史的发展:曾长期被葡萄牙所殖民

刚果王国历史的发展:曾长期被葡萄牙所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911 更新时间:2023/12/30 13:49:25

根据口头传说,巴刚果人的祖先在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前的几百年就已建立国家,14世纪下半叶尼米·卢克基把各分散的部落统一为国。1483年葡萄牙人首次来此所遇到的恩辛加·库武国王已是这个国家的第5代或第8代国王,当时该王国的中央政权已相当巩固。1506年继位的方索一世(1506~1543在位)笃信天主教,在葡萄牙人的帮助下,平定了国内各部落的反抗,但也使葡萄牙势力逐步渗入刚果。

1569年刚果河下游爆发贾加人起义。起义者以葡萄牙殖民者、国王、商人头人为敌人,把国王阿尔瓦罗一世赶出首都。葡萄牙殖民者镇压了起义。阿尔瓦罗一世复位后实际成为葡萄牙殖民者的傀儡,王国的中央集权制政府大为削弱。1641年加西亚二世登位,他利用葡荷殖民主义者相互的矛盾,整顿内部,使国势有所恢复。但1648年葡萄牙殖民者卷土重来,对刚果进行报复,不仅要求割地赔款,并要求给以勘探矿藏的权利,被刚果国王拒绝。1665年葡萄牙殖民军侵入刚果,国王安东尼奥一世在安布依拉战役中战死沙场,王国军队瓦解。但刚果人民奋起反抗,到处袭击葡萄牙移民,使殖民者不得不逃离刚果。

然而刚果统治集团频繁发生王位之争,属下各地区纷纷独立。1709年彼得罗四世登位后局势略为稳定,但统治范围已大大缩小。1885年刚果王国最后为比利时国王及法、葡殖民者所瓜分。

标签: 刚果王国古代部落

更多文章

  • 刘伯温出山前的“酒后一席话”,堪比诸葛亮的隆中对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伯温,诸葛孔明,明朝,隆中对

    在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中,有这样两位具有神秘色彩的谋臣,他们分别是——诸葛亮和刘伯温。至于诸葛亮,小说《三国演义》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我们这里就不再进行解说。今天,我们来说一说明代开国功臣、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刘伯温。之所以说刘伯温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是因为在明朝的开国战争中,有很多重大的军事行动和战略

  • 周瑜隆中对: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瑜,隆中对

    “诸葛亮三气周瑜”是经典作品中的经典桥段,酣畅淋漓,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前者的足智多谋和后者的胸怀狭窄。咱们先看一看在罗贯中笔下孔明先生是怎样故意欺负公瑾同志的:一气周瑜——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瑜夺取曹仁据守的南郡失败,刘备再去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时失利受伤,于是便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是诸葛亮却

  • 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思想: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太平天国,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只历经了13年,但是它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在这场运动中,它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它给封建王朝带来的思想却是前进的。今天我们主要谈谈运动中的思想——《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实行于1853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天京(南京),正是太平天国的鼎盛时期,《天朝田

  • 洪仁和资政新篇为什么没有改造好太平天国 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洪秀全,资政新篇

    洪秀全的族弟、太平天国的干王洪仁,在整个太平天国的历史里,是一个太值得说道的人物。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给人们以“先进中国人”的印象,这是因为他写了一本《资政新篇》,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位提出变法维新思想的改革家。然而洪仁是个具有强烈矛盾性的政治角色,先进性和落后性集于一身。洪仁自幼在家乡念

  • 清朝,万国来朝竟然只是乾隆做的一场梦?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万国来朝,隋朝

    万国来朝,向来是帝国盛世的有力证据,也是历朝历代皇帝想要达成的丰功伟绩。实际上,每次有藩属国来觐见献贡,对王朝的国库都是个不小的刺激。这种浩大的面子工程,上至隋汉,下至明清,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这幅画采用了鸟瞰角度全景式构图,从上到下依次描绘了后宫、太和殿、前殿,层次清晰,人物丰富。那天是乾

  • 华容道义释曹操:关羽故意而为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导读:华容道义释曹操可谓是三国中的点睛之作。在战前诸葛亮算准曹操必然会落败逃跑,所以派关羽镇守华容道。结果确如诸葛亮所料,曹操华容道遇关羽,但是奇怪的是,关羽竟将曹操放走,这是为什么呢?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据野史记载一说是曹操有恩于关羽,另一说是诸葛亮故意设计。不管哪个传说,都演义中事,非历史事实。

  • 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其实是三国演义虚构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华容道义释曹操

    华容道是关公的得意之作,当时正值赤壁鏖战之后,曹操丢盔弃甲,大败而逃。诸葛亮命关羽在华容道拦截曹操,并立下了军令状。曹操果然从此处败逃,关羽放过曹操,成就了自己义气深重的美名。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原文的用意有三点:网络配图其一,突出关羽的义气。与关羽在灞桥挑袍形成对照。关羽当日说:蒙丞相赐袍,异日

  • 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负责什么职务?谁的权利更大?(骠骑大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骠骑大将军,西汉

    我们都知道,将军这种称呼,是专门针对武将的,历史上虽然也有一些文臣被封将军称号,那也是因为他们在特殊时期有特殊功业,或者是一种虚职荣耀。最早在周朝,是没有将军这种称号的,真正出现将军的称呼,是从汉朝开始的。汉朝的将军大概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就是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四个

  • 揭秘骠骑大将军皇甫嵩真是报病而终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将军皇甫嵩,骠骑大将军

    皇甫嵩是病死的。前195年,皇甫嵩在家中因病去世,死后朝廷授予骠骑大将军的印章。建中三年和宣和五年,皇甫嵩作为古代名将分别被唐朝和宋朝的君主列入庙堂之中,享供世人祭拜。初平三年,皇甫嵩奉命将董卓杀死后,被朝廷任命为西征大将军,不久又任命为车骑大将军,后被升任太尉。古代君主都相信占卜天象之术,因为流星

  • 明朝时的倭寇为什么会那么强?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倭寇,日本

    倭寇一词对于中国人来说绝不陌生,这些被认为来自日本各地的海盗曾经在明朝,横行一时。其实倭寇的历史远远不止明朝一代,早在宋元时期便已经出现在中国沿海。然而直到明代中期,倭寇才成为当时朝廷的边境大患。这一切的缘由,究竟是为什么呢?倭寇登陆中国沿海的时间远远早于明朝的建立倭寇虽然一直被国内笼统的认为是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