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海经》中记载的世界真的存在吗?《山海经》总共有多少篇(上古三大奇书)

《山海经》中记载的世界真的存在吗?《山海经》总共有多少篇(上古三大奇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18 更新时间:2024/1/7 6:42:23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 杂录《庄》 、 《列》 、 《离骚》 、 《周书》 、 《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已遗失,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对于《山海经》的内容性质,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如司马迁直言其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

,如鲁迅认为"巫觋、方士之书"。现大多数学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

《山海经》全书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异兽,该书总体按照地区不按时间把这些事物一一记录。所记事物大部分由南开始(《大荒经》由东开始,故有学者认为是南、西、北、东的方位顺序与远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经》由东开始,则可能是后人的改动调整),然后向西,再向北,最后到达大陆(九州)中部。九州四围被东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围。

《山海经》难道真的是在记载我们所处的世界吗?不可否认,确是如此,《山海经》中记载的地理位置和现在有些地方是不谋而合的。但是很多的记载,包括那些异兽,山川很多都找不到依据,这又作何解释。所以很多人又认为《山海经》是虚构的,不存在的,又有人认为《山海经》根本不是记载的这个世界的事情,记载的也不是这个世界的地理风土人情。

总结各种史料发现,最后一种说法好像更为贴切实际情况,在《山海经》中记载的那个世界应该是上古时期的另一个维度空间世界,夸父、黄帝、大禹这些人都是那个世界的人,那是一个科技远远领先于现在的世界,那个世界有很多我们这个世界没有的物种。

后来黄帝、大禹这些人来到了现在的空间,他们告诉了先人们那个世界的事情,于是口口相传,《山海经》横空出世。所以说《山海经》真正记载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那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就从《山海经》中去慢慢发现吧,相信终有一天人们会看到它的真正面目,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更多文章

  • 周易是谁写的 深入了解周易的作者(上古三大奇书)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周易,周文王,姬昌,上古三大奇书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经典,而且它里边的内容至今为止还对我们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这本著作就是周文王姬昌所写,周文王勤政爱民,提倡尊老、爱幼的理念,在周易这本书中所提到过,至今对我们还是非常受用的。网络配图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姓姬,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

  • 为什么说山海关之战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原因是什么(山海关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山海关之战,,山海关大战

    1644年中国大地上风起云涌,存在着三个主要政权,苟延残喘的明朝,锐意进关的清朝,以及代表以李自成为主的大顺朝。1644年注定是个不平静的一年。此时的明朝可谓是已经气数无多,既要防备农民军随时会攻向北京,一面要防备虎视眈眈的清朝铁骑。随着孙传庭在潼关战死,潼关失陷,崇祯能够用的军队只剩下关外的关宁军

  • 山海关之战发生的背景是什么?地点在哪(山海关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山海关之战,清朝,山海关大战

    很多了解历史的人,都听过山海关之战是怎样一回事。公元1644年的时候,摄政王多尔衮,带着自己的军队,和当时吴三桂等一些前朝名将,合力在山海关内击败了李自成的大军。这场战役非常重要,当时清军入关之后,他们抢夺的土地只有1/3。这些土地能够成功打下就是因为有吴三桂这些前朝的将领,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还是比

  • 山海关之战:决定明末乱局中胜出的关键之战(山海关大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山海关之战,清朝,山海关大战

    1644年这一年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举足轻重的一年。这一年即是大明崇祯17年,也是大顺永昌元年,也是大清顺治元年,更是大西大顺元年。南明以明年(1645年)为弘光元年,1644年这一整年还是算在崇祯17年里。这一年4月末爆发的山海关之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决定了上述4个政权的最终结局。1.李自成的想法

  • 史上唯一一位参加武举的皇帝 人未到场却得满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广,武举

    公元604年,隋文帝去世,杨广即位,为了削弱关陇集团对政权的影响,杨广计划废除门阀士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为了能顺利进行,不要有太多的反对声音,杨广首先推出了小范围的武举考试,考生全部来源寒门子弟,录取500人成为禁军侍卫。网络配图没想到还是受到朝政门阀士族的反对,杨广退让一步,考试分甲乙

  • 解密:明朝时期的武举考试有什么样的独特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举,明朝,考试,

    明朝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直到成化十四年(1478),才根据太监王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弘治六年(1493年),定武科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后又改为三年一试。考试内容主要是马步弓箭和策试。万历末年曾有过一次实行改革的议论,有朝臣主张设“将材武科

  • 唐朝三受降城非为“受降”而建,对边疆的防御却不亚于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受降城

    唐朝立国之初就在北方受到游牧民族的威胁,却并不主张修筑长城,因此大规模构筑长城的活动并没有出现,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相对而言,三受降城的规模要小得多,所费人物财力同与秦、汉、北魏、北齐、北周、隋、金、西夏和明长城也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对人烟稀少的边疆防御却起到了不亚于“万里长城”的积极作用

  • 完全没有参与唐隆政变的上官婉儿 为何最后会惨遭李隆基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唐隆政变

    为何在唐隆政变中李隆基最后杀死了上官婉儿?发生于公元710年7月21日的唐隆政变,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剿灭了以韦皇后为代表的韦氏集团,夺取了大唐政权,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为皇太子。根据史书记载,在唐隆政变的详细过程中,上官婉儿虽然作为韦氏集团中的一员,但并没有参与实际敌对李隆基的事件中。唐隆政变

  • 唐朝时期的唐隆政变是谁发动的?唐隆政变的经过即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是唐隆元年六月庚子(710年7月21日),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背景

  • 唐隆政变背景:唐中宗昏庸皇后韦氏独霸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中宗皇后韦氏,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710年,也就是唐隆年间,是由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首而发起的政变。那么唐隆政变的背景是什么呢?时年,中宗李显当朝,但他昏庸无能,皇后韦氏独霸政权。此前李显被流放时,跟妻子韦氏受了很多苦,后来经过神龙革命复辟,李显感念妻子在落魄时的不离不弃,对于她的所作所为十分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