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美法准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美法准战争的起因是什么?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27 更新时间:2023/12/8 7:10:26

美法准战争(英语:Quasi-War,法语:Quasi-guerre),也被称作美法短暂冲突,是1798年至1800年发生在美国法国之间的战争,战争全程在海上进行。

战争的双方并没有正式宣战,所以在美国有时也称它为对法国的不宣而战。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兰西国是美国的一个重要联盟者。1778年美国和法国签署了一个联盟条约。但是1794年美国和英国之间签署了杰伊条约,解决了美国独立战争后两国之间的一些争执。这个条约也包括了一个经济款项。

这时的法国已经爆发了革命,法国看到美国在英国与法国的冲突间改变了立场,采取了中立姿态,而且美国还开始与法国的敌人英国做买卖使得法国非气愤。不但如此,美国还拒绝法国还债,理由是法兰西共和国建立后这笔债消除了(因为美国欠的是法兰西王国的债)。

法国开始对美国追踪英国的贸易船只,1796年12月美国驻法国的新大使到达巴黎后法国拒绝认可他。1797年末美国总统约翰·亚当斯向美国国会做报告的时候说法国拒绝谈判,“我国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防御姿态”。1798年4月亚当斯向国会报告了XYZ事件,法国代表要求大量赔偿来弥补与美国的关系。

法国导致美国相当多的船只损失。1797年6月21日国务卿蒂莫西·皮克林向国会报告说在过去的11个月里法国俘虏了316艘美国商船。法国的敌对行为导致美国船只的保险金上升了500%。法国战舰在美国大西洋海岸前几乎所向无敌。美国政府没有舰只来抵抗它们,美国的最后一艘战舰在1785年已经被卖掉了。美国仅有一支海关缉私快艇舰队,海岸堡垒微不足道。

由于革命,法国雇佣军的劫掠不断增多,美国需要重建已经被取消的海军来保卫其不断扩大的商船舰队。美国国会授命总统购买、武备和征募船员来组织顶多12艘舰只,每舰顶多装备22门炮。在这个法令下美国购买了一些舰只并把它们改装为战舰。

1798年7月7日美国国会作废与法国的条约,此举一般被看作是美法短暂冲突的半正式开始。两天后国会又发布法令允许攻击法国船只。

标签: 美法准战争英国法国

更多文章

  • 唐朝的"八次出幸",六个可怜的皇帝被八次赶出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八次出幸

    八次出幸指唐玄宗、唐肃宗(1次)、唐代宗(1次)、唐德宗(1次)、唐僖宗(2次)和唐昭宗(3次)因为战乱而8次出逃京师长安的避难事件。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至904年朱温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的149年内,有7.3%或长达11年的时间内皇帝不在京师外逃避难,其中以唐僖宗出行时间最长。1、安史之乱唐朝节度

  • 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皇帝八次出幸,仓皇凄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八次出幸

    安史之乱是唐朝风雨飘渺的开始,那你知道安史之乱后皇室的八次出幸吗?马嵬坡下杨贵妃之死八次出幸八次出幸指唐玄宗、唐肃宗(1次)、唐代宗(1次)、唐德宗(1次)、唐僖宗(2次)和唐昭宗(3次)因为战乱而8次出逃京师长安的避难事件。因为涉及六任皇帝,也加六次出幸。从755年爆发安史之乱至904年朱温逼迫唐

  • 六次出幸是哪几位皇帝 六次出幸的原因是什么(八次出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六次出幸,八次出幸

    六次出幸是指哪几位皇帝?六次出幸是发生在唐代中后期的几次皇帝出逃的事件,六次出幸一共持续了149年,在这149年中共有六位皇帝由于统治腐败无能,而被迫撤离出京师长安,逃到别的地方去躲避战乱,专家对于六次出幸是指哪几位皇帝这个问题有标准答案,就是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唐僖宗和唐昭宗这6个人,

  • 齐国比鲁国厉害,为何山东省简称鲁而不是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国,战国

    关于山东的简称取的是“鲁”,而不是“齐”这个问题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有上溯到周朝分封,有追溯孔子影响,也有认为这只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沿革,与先秦时期的齐鲁两国没有关系。1 封地与周王室的亲疏将时间追溯到先秦时期齐国与鲁国的由来,是很多人解释山东简称的主要依据。简单来说,鲁国与周王室的关系,要比齐国更

  • 楚国人是怎么来的?有何文化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楚国,春秋战国

    楚国,又称作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丹淅之地(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部,淅川丹江口水库现存大量楚贵族墓)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庆、广东、安徽、江苏、河南、江西部分地方。楚人来源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西

  •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燕国经济文化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燕国,春秋战国

    燕国(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姬奭于燕地,是为燕召公。燕国在八百年的历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西周初年封召公于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镇东北),燕地为燕国始封地。燕桓侯时山戎不断南下侵扰,燕国被迫迁都临易。齐桓公打败

  • 扬州之战中明朝将领誓死不投的结局是什么?清军隐瞒了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扬州之战,清朝

    浩荡中华五千年,有十几个朝代都曾经在我们的历史中存在过,而其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要数离我们最近的清朝了。要说清军入关,这其中就有很多故事了。当时的明朝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所以清军入关之后,可以说逢战必胜。虽说到了扬州之后遭遇明军的拼死抵抗,然而由于明朝大势已去,虽有抵抗,但终究未能敌过清军的强大势

  • 扬州之战:一个没落的帝国最后的热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扬州之战,清朝

    公元一六四五年三月,多铎奉多尔衮之命南征。而此时的南明弘光政权正处于最激烈,也是最后的党争内斗之中......就这样,由于南明军各部的各自为战,仅不到一个月,徐州、泗州等重要城市相继失守,清军顺势渡过淮河,直驱而下。四月十八日,清军兵临扬州城下。我们不知道此时的多铎,望着近在眼前的扬州,不知会不会吟

  • 清末四大家之郑文焯生平简介,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清末四大家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

  • 明末的西学东渐,利玛窦的传教为何取得了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利玛窦,西学东渐

    晚明的西学东渐,樊树志等先生论述已多,在近年全球史大兴的背景下已经日益成为热点。欧洲的科学技术、宗教哲学传入中国,连内阁大学士徐光启都成为天主教徒,使中国文明蕴含了新变的可能性。但与此同时,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则因为此后中国的孱弱而受到忽视,有请南京大学高人冯亚民为大家讲解个中曲折。1842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