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战略意义:德军陷入双线作战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战略意义:德军陷入双线作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79 更新时间:2024/1/3 7:24:06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First Battle of the Marne)又名马恩河奇迹(Miracle of Marn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9日。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

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投入兵力总计约150万人,伤亡近50万人(法军损失25万人,英军损失1.3万余人,德军损失22万余人)。此役双方均有失误:小奇对前线战况不明、指挥不当,部队缺乏协同,致速胜计划破产;英法联军行动迟缓,坐失战机,使德军保存了实力。德法马恩河会战的战略意义在于:它使法国避免了军事上的全面崩溃,重新组织起了一条新的防线,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形成胶着态势。德国就此丧失了快速击败法国,再回身来对付俄国的机会,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糟糕困境,为德国战败埋下伏笔。

德国参谋军官鲍尔上校记下这样一幕:“绝望的总参谋长(小毛奇)面色苍白地皇帝(威廉二世)表示,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

标签: 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一战

更多文章

  •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的经过:法军如何成功保住巴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一战,

    1914年8月初,德军按照“施里芬计划”,正式发起大规模攻势,德国通往比利时、法国的铁路线全面军管,处于进攻轴线上的铁路几乎都是双轨运行,保障每天有550趟列车开赴前线。据档案记载,战争最初两周,每10分钟就有一趟德军列车开过莱茵河畔的名城科隆。德军进攻逼近巴黎由于德军准备相对充分,虽然在突破比利时

  •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背景:德军试图先击败法国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一战,

    众所周知,自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后,德国和法国互相敌视,前者渴望彻底粉碎谋求复仇的法国,获得稳固的“欧洲共主”地位,后者则一心想收复被割让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为此组建起庞大陆军,同时法国政治家还幻想英国和俄国盟友能及时参战,联手打败德国。有意思的是,双方设计的战争计划都是“投入重兵以求速胜”。

  •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简介:“施里芬计划”彻底破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一战,

    第一次马恩河战役(First Battle of the Marne)又名马恩河奇迹(Miracle of Marn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部战线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14年9月5日至9日。在这场战役中,英法联军合力打败了德意志帝国军。第一次马恩河战役战役是一战的一个关键时刻。由一战 爆发起,

  • 马恩河战役造成士兵离奇死亡:“炮弹休克”成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恩河,一战,法国,,马恩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也就是1914年9月,在著名的马恩河会战中有这样一种传言:士兵们站在战壕里,保持执行任务时的各种姿势,但是他们都死了。1916年出版的《战争时间史》里这样描述:“这些死人有着活人的任何细节,幻像是那么真实,以至于周围士兵还会和死人说话———在意识到他们已没有生命之前。”据说

  • 马恩河战役密闻:被夸大的“马恩河出租车”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马恩河,一战,法国,,马恩河战役

    我们曾得知,1914年9月6日,600辆巴黎出租车挽救了法国免于灾难。它们运送了6000名官兵增援前线,以使法国和英国军队得以进攻在巴黎东侧平原(现在是巴黎迪士尼乐园所在地)犯下大错的5个德国集团军。他们的到来改变了历史上最重要战役之一的力量对比。德军在战争头几周闪电般向比利时和法国北部推进的势头得

  • 坎尼会战中的汉尼拔军队:多是非洲殖民地雇佣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坎尼会战,汉尼拔,迦太基,

    哈斯德鲁巴的伊比利亚骑兵和高卢骑兵居左,努米底亚骑兵在右翼,与两侧骑兵相邻的是非洲重装步兵,这些人来自迦太基的非洲殖民地。阵地中央是伊比利亚步兵和高卢步兵。下面是杜伊普书中所述坎尼会战的经过:“发罗命令全军出击,战斗于是开始。当罗马军团快要冲到迦太基主阵地时,两军散兵从战线的空隙中后撤。双方骑兵遂开

  • 坎尼会战双方部署:汉尼拔采取以战养战攻掠罗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坎尼会战,汉尼拔,迦太基,

    兵力两位执政官共有七万名步兵、二千四百名罗马骑兵与四千名同盟骑兵(在会战里上阵的),并在两个军营留守二千六百名重装步兵与七千四百名轻装步兵(合计一万名步兵),所以罗马在战场上的总兵力达至八万六千四百人。而迦太基军则有大约三万名重装步兵、六千名轻装步兵与八千名骑兵,这包括了主战场上的兵力与分队兵力。罗

  • 坎尼会战战前插曲:汉尼拔成功激怒了罗马指挥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坎尼会战,汉尼拔,迦太基,

    在公元前316年春天,汉尼拔取得战略主动权并占有了阿普利亚平原的坎尼城。坎尼为一个巨大的补给仓库,汉尼拔因此将罗马与其重要补给来源断开。据波利比奥斯所述,“坎尼被夺取使得罗马军队发生骚乱,若只是失去了一处地方与仓库并不足以引起骚动,但坎尼是对各被夺省份的控制点”。罗马的两位执政官为了迎击汉尼拔,亲率

  • 坎尼会战战略背景:汉尼拔在罗马境内多次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坎尼会战,汉尼拔,迦太基,

    公元前3世纪,在地中海西部的意大利半岛上,出现了一个崛起的新势力——罗马。公元4世纪初,罗马人进入征服意大利的战争,他们先向北征服特刺里亚、阿尔卑斯山南的高卢和拉提乌姆;继而又染指意大利中部的康帕尼亚和萨姆尼乌姆。到公元前290年,罗马人终于征服了意大利中部。接着罗马势力向南部意大利渗入。公元前27

  • 坎尼会战历史背景:罗马军队试图直接击败汉尼拔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坎尼会战,汉尼拔,迦太基,

    据现有仅存的资料显示,迦太基(Carthage)的建城时间比罗马要早,据认为曾有居民七十万人,占地三百一十五公顷(3.15平方千米)。但确切时间无从考据,而现代学者一般采用公元前815年建城之说。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开始时,迦太基将军汉尼拔在冬季时率领大军经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并迅速地连败罗马军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