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犹太战争的文化内涵:基督教的雏形在此逐渐形成

犹太战争的文化内涵:基督教的雏形在此逐渐形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63 更新时间:2023/12/23 0:58:06

公元前63年,庞培他的罗马军团征服当时的独立国家以色列。公元前43年,罗马帝国在犹太地建立了一个傀儡犹太国,由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希罗德统治(就是圣经所载的KingHerod),而真正的权柄握在罗马帝国在叙利亚的总督手中。平心而论,罗马帝国在犹太地的统治并不是非残暴。和一般人想象的正相反,犹太人在当时享受的是帝国的最惠国待遇。

这个最惠国待遇源于凯撒的一道上谕。庞培征服犹太地以后不久,就开始和凯撒争夺首席执政官的位置。当时从犹太地北到希腊都是庞培的势力范围。在这场内战中,犹太贵族赫卡努斯(Hyrcanus)毅然决定弃暗投明,向凯撒效忠。要知道当时形势错综复杂,庞培和西庇欧等人都有很强的实力,赫卡努斯这个决定需要相当锐利的政治眼光。

凯撒当然是龙颜大悦,胜利之后立刻颁布一道上谕,由罗马元老院签署生效,授赫卡努斯及犹太人民最惠国待遇。根据这道上谕,赫卡努斯家族世袭犹太教大祭司的职位,给予犹太人充分的信仰自由,允许犹太人世世代代据有耶路撒泠,并特许犹太人修建围绕耶路撒泠的城墙(这个优待非同小可,当时罗马帝国是不允许被征服城市拥有城墙的。

耶路撒泠的城墙给以后前来镇压的罗马军团造成很大的麻烦)。上谕还包括不少税收上的优惠条件。正是这个原因,罗马帝国对犹太人的屡次反抗异常恼怒。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正处于顶盛时期,开疆万里,灭国无数。此时的帝国军队由29个军团组成,共35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职业军人。由于犹太地毗邻罗马帝国的死敌波斯,所以帝国在从叙利亚到埃及这条狭长的战略要地驻有8个军团。犹太人在8个罗马军团的包围中,面临的战略态势非常恶劣。

现代人读这段历史,一定会大惑不解,为什么在这种恶劣的战略态势下,面对罗马帝国这样强大的对手,犹太人依然三番五次地起义,直到最后耶路撒泠被毁,整个民族被流放?罗马帝国在尼禄治下,政治日趋腐败,耶路撒泠的罗马执政官日益横征暴敛,惹得民怨沸腾,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一些深层次的宗教化因素也不容忽视。罗马征服的众多民族中,犹太民族是一个异类。其他被征服民族如不列颠人,高卢人和日尔曼人,在文化上都远逊于罗马,所以对罗马文化比较容易接收。犹太民族历史悠久,宗教文化独特,尤其早在摩西时代就摆脱了偶像崇拜,对罗马人的众神崇拜自然不屑一顾。正因为这种文化优越感,使犹太人对罗马的统治一直有很强的抵触情绪。

犹太人笃信上帝是唯一的主宰,因为摩西和上帝的约定(Covenants),犹太民族受上帝青睐。这种文化优越感发展成为极端的宗教民族主义。这个时期大批极端主义色彩的帮派组织应运而生,他们认为应该用暴力革命打碎罗马帝国的枷锁,实现上帝是唯一主宰的理想。他们坚信上帝站在他们一边,会在关键时刻出手干涉(DivineIntervention),帮助他们推翻罗马帝国的统治。犹太教圣经Torah里有这样一句预言:“一个从犹太地来的人将成为世界的统治者”。这个预言和犹太人长久流传的救世主传说相呼应,成为激进派的精神支柱。这个预言最后的确得以实现,但和犹太人期望的结果大相径庭.。

标签: 犹太战争犹太人罗马

更多文章

  • 犹太战争的背景:犹太人国家犹太被罗马帝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犹太战争,犹太人,罗马,

    犹太民族是一个聪明能干、英勇顽强、精诚团结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命运多舛的民族,她的历史堪称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剧。巴勒斯坦东靠阿拉伯海,西濒地中海,沿岸内陆是一片肥沃平原,平原以东和沙漠之间则有许多丘陵高地,境内的约旦河从北向南流入世界上最凹陷的内陆湖死海,虽然气候比较干燥,在西亚沙漠丘陵

  • 犹太战争简介:犹太人起义反抗罗马的残暴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犹太战争,犹太人,罗马,

    公元前63年,罗马侵占巴勒斯坦,将其划为罗马直属行省管辖,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剥削和宗教压迫,激起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公元66年,罗马总督弗洛鲁斯有意进行挑拨,以总督府所在地凯撤里亚犹太教堂附近的通路系希腊人地产为由,唆使希腊人阻挠犹太人进入教堂。他在接受犹太人贿赂后,又唆使希腊人在教堂附近侮辱犹太

  • 伯罗奔尼撒战争背景:希腊两大城邦联盟相互对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雅典,

    军事比较双方的军事力量按其地理环境而各有优势。雅典领导的同盟主要由爱琴海中的岛屿和滨海城市组成,因此它们的强处在于海战。雅典作为最大的海上霸权,主要依靠它的海军和同盟。雅典的海军最主要的是它的三列桨战舰和爱琴海的地理。三列桨战舰是轻型战舰,实际上不能在深海中远航。假如天气变坏,它们必须立刻寻找避风港

  • 伯罗奔尼撒战争起因:雅典和斯巴达发生利益冲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雅典,

    提洛同盟是希波战争中由希腊的自由城市自愿成立的一个同盟。希波战争50年后,这个同盟已经退化,成为雅典保持和加强其在爱琴海的霸权的权力和强制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典逐浙把同盟变成了发展自己利益的海上帝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它动用了同盟国金库的资金,试图把其他同盟国都降至臣属地位,哪一个造反,就以武

  • 伯罗奔尼撒战争简介:雅典和斯巴达争夺希腊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雅典,

    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使得绝大多数周边城邦必须加入其中一方的阵营。战争第一阶段(公元前431-前421),雅典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之下,凭借强大的海军,采取陆地上防

  • 赫梯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两国之间维持了百年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赫梯战争,埃及,上古,

    卡迭石之战此后的16年中,战争延绵不断,但规模都比较小。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什之战轻敌冒进的教训,改取稳进战略,一度回到奥伦特河,但赫梯采取固守城堡,力避会战的策略,双方均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双方无力再战。约于公元前1269年,由继承自己兄长穆瓦塔尔王位的赫梯国王哈吐什尔(约前12

  • 七年战争中的神奇一幕:俄国女皇病逝拯救普鲁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那支被追猎的普鲁士之狐,在1759年到1760年冬天,在忙于提高和贬低币值,征调和训练人员,写作和出版诗集。4月年,萨尔特科夫自俄国领10万人重现进入战场,劳东在西里西亚有3万人,与亨利亲王的3.4万人对抗;道恩的主力部队在德累斯顿,而腓特烈与之对抗的只剩下4万人。法军有12.5万人,而斐迪南只有7

  • 七年战争中的海上争霸:英国逐渐称霸整个大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七年战争最重要的不是在欧洲大陆,因为在那里只不过造成了微不足道的变化。它的主要战场在大西洋、北美以及印度。大英帝国形成的第一步,是在17世纪把荷兰人的海上霸权转移到英国手上,第二步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乌特勒支条约》,它使英国垄断了大西洋两岸的三角贸易,急速的扩充了舰队。到1758年,英

  • 七年战争局势的变化:普鲁士军队遭遇巨大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1758年4月11日,英国为一连串胜利所鼓舞,答应在10月间给腓特烈67万英镑的额外补助,并承诺不片面谈判。当时腓特烈已经无法再他的领地征收更大的税收了,他开始在萨克森征税,发行不足的货币,雇佣犹太银行家兑换外币。在1758年春季重新拉出了一支14万人的军队。4月,他再次带兵7万南下,目标直指维也纳

  • 七年战争中的奇景:腓特烈大帝率军大败欧洲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更多的坏消息传来,奥军收复西里西亚大部,一支由哈迪克中将率领的小分队突入柏林,而谣传法军和瑞典军都在向此地靠拢,一旦柏林失陷,他的家人,武器和弹药都将落入敌手,他急速的回援他的首都,途中他得到新的消息,称法军和瑞典军并没有移动的迹象,而哈迪克的奥军骑兵只有3400人,而当地的卫戍部队不知虚实,竟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