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犹太战争的背景:犹太人国家犹太被罗马帝国灭亡

犹太战争的背景:犹太人国家犹太被罗马帝国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59 更新时间:2023/12/23 0:58:24

犹太民族是一个聪明能干、英勇顽强、精诚团结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命运多舛的民族,她的历史堪称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剧。

巴勒斯坦东靠拉伯海,西濒地中海,沿岸内陆是一片肥沃平原,平原以东沙漠之间则有许多丘陵高地,境内的约旦河从北南流入世界上最凹陷的内陆湖死海,虽然气候比较干燥,在西亚沙漠丘陵较多的条件下却是一块适于农耕的富饶之乡,是一块“流奶与蜜的土地”。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有一批塞姆族人移居此地,他们的语言称为希伯来语,自称其民族为以色列,后因建立以色列和犹太两个国故也可称其为犹太人。这三个名称都指同一民族,现今使用时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惯例︰希伯来主要用于称其语言、学;以色列多用于与政治、历史有关方面;犹太则指其民族和宗教。据《圣经》记载,老家在阿拉伯沙漠的犹太人曾浪游四方,两河流域的乌尔和尼罗河三角洲都曾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埃及时受法老奴役,全靠其民族英雄摩西率他们摆脱桎梏,逃出埃及,经西奈沙漠定居于迦南。

公元前1012年,大卫统一以色列和犹太两王国,定都耶路撒,国势达到鼎盛。在其子所罗门统治时期(前972—前932年),第一次建成了耶路撒冷圣殿。这时的以色列虽不能凭武力称霸,却也能以外交和经济联系而成为西亚南疆颇负盛名的繁荣之邦。但好景不长,所罗门死后,国家南北分裂,以色列定都撒马利亚,犹太则仍以耶路撒冷为都。

由于埃及、赫梯已衰,亚述尚未兴起,两国对峙局面维持200年之久。由于两国争斗,国王为政暴戾,阶级分化剧烈,人民痛苦不堪。当亚述帝国已成气候并大军压境之时,自闹分裂的两个小国便难以生存,从此开始了犹太人苦难的历程。公元前721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撒马利亚,灭了以色列,并掳走27290人。

南方的犹太国靠耶路撒冷的坚固城防虽幸免灭顶之灾,但仍臣服亚述。从此以色列民族不论南北皆不断处于外部强国铁蹄的蹂躏之下。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摧毁了耶路撒冷城,圣殿遭洗劫焚毁,犹太王西底家Zedekiah被挖去双眼,系上锁链,举族解送巴比伦,在那里度囚徒生活达半个世纪,这就是著名的“巴比伦之囚”。幸运的是,新巴比伦王国国运不长,公元前539年即被波斯消灭。波斯人出于进攻埃及需拉拢人心的战略考虑,把犹太人送回巴勒斯坦,允许他们在耶路撒冷再建圣殿、恢复家园,遂使犹太人更坚定了犹太教信仰,认为上帝确实照顾他们这个饱受苦难的民族。这一历史演变对犹太教的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在苟存之际,犹太人把摆脱苦难的愿望寄托于宗教信仰;在奴役生活之中,借助上帝坚定回乡复国的信念和决心;在波斯人允许他们回归后更以此动员群众,维护民族生存。于是犹太教便成为犹太民族的护身符和汲取力量之源泉,至今犹太教的一些规仪仍然弥漫着历史的回声︰如犹太婚礼最后一项必让新郎将一只酒杯猛摔于地,以纪念耶路撒冷圣殿的毁灭和犹太人的流亡;每日晨昏祈祷之前必先念《圣经》诗篇第137首,以纪念巴比伦之囚;安息日及节日祈祷前先念诗篇第136首,以纪念重返家园谢神恩惠……这体现了犹太教信仰与民族生存之间的血肉联系。

对犹太人来说,可真是“苦海无涯”。经过亚历山大大王的入侵、托勒密王朝的管辖和塞硫古王朝的统治之后,犹太人所生息的巴勒斯坦地区于公元前65年又被罗马铁蹄所灭,犹太人的国家不复存在。罗马帝国设犹太省,对犹太人进行压榨和奴役。繁重的苛捐杂税和官吏的暴戾无道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强烈不满。罗马在犹太省总督弗洛鲁斯的胡作非为和暴行直接引起了公元66年犹太人的反抗起义。

标签: 犹太战争犹太人罗马

更多文章

  • 犹太战争简介:犹太人起义反抗罗马的残暴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犹太战争,犹太人,罗马,

    公元前63年,罗马侵占巴勒斯坦,将其划为罗马直属行省管辖,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剥削和宗教压迫,激起犹太人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公元66年,罗马总督弗洛鲁斯有意进行挑拨,以总督府所在地凯撤里亚犹太教堂附近的通路系希腊人地产为由,唆使希腊人阻挠犹太人进入教堂。他在接受犹太人贿赂后,又唆使希腊人在教堂附近侮辱犹太

  • 伯罗奔尼撒战争背景:希腊两大城邦联盟相互对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雅典,

    军事比较双方的军事力量按其地理环境而各有优势。雅典领导的同盟主要由爱琴海中的岛屿和滨海城市组成,因此它们的强处在于海战。雅典作为最大的海上霸权,主要依靠它的海军和同盟。雅典的海军最主要的是它的三列桨战舰和爱琴海的地理。三列桨战舰是轻型战舰,实际上不能在深海中远航。假如天气变坏,它们必须立刻寻找避风港

  • 伯罗奔尼撒战争起因:雅典和斯巴达发生利益冲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雅典,

    提洛同盟是希波战争中由希腊的自由城市自愿成立的一个同盟。希波战争50年后,这个同盟已经退化,成为雅典保持和加强其在爱琴海的霸权的权力和强制工具:随着时间的推移,雅典逐浙把同盟变成了发展自己利益的海上帝国,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它动用了同盟国金库的资金,试图把其他同盟国都降至臣属地位,哪一个造反,就以武

  • 伯罗奔尼撒战争简介:雅典和斯巴达争夺希腊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雅典,

    伯罗奔尼撒战争(Peloponnesian War)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从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前404年,使得绝大多数周边城邦必须加入其中一方的阵营。战争第一阶段(公元前431-前421),雅典在伯里克利的领导之下,凭借强大的海军,采取陆地上防

  • 赫梯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两国之间维持了百年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赫梯战争,埃及,上古,

    卡迭石之战此后的16年中,战争延绵不断,但规模都比较小。拉美西斯二世吸取卡迭什之战轻敌冒进的教训,改取稳进战略,一度回到奥伦特河,但赫梯采取固守城堡,力避会战的策略,双方均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长期的战争消耗,使双方无力再战。约于公元前1269年,由继承自己兄长穆瓦塔尔王位的赫梯国王哈吐什尔(约前12

  • 七年战争中的神奇一幕:俄国女皇病逝拯救普鲁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那支被追猎的普鲁士之狐,在1759年到1760年冬天,在忙于提高和贬低币值,征调和训练人员,写作和出版诗集。4月年,萨尔特科夫自俄国领10万人重现进入战场,劳东在西里西亚有3万人,与亨利亲王的3.4万人对抗;道恩的主力部队在德累斯顿,而腓特烈与之对抗的只剩下4万人。法军有12.5万人,而斐迪南只有7

  • 七年战争中的海上争霸:英国逐渐称霸整个大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七年战争最重要的不是在欧洲大陆,因为在那里只不过造成了微不足道的变化。它的主要战场在大西洋、北美以及印度。大英帝国形成的第一步,是在17世纪把荷兰人的海上霸权转移到英国手上,第二步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乌特勒支条约》,它使英国垄断了大西洋两岸的三角贸易,急速的扩充了舰队。到1758年,英

  • 七年战争局势的变化:普鲁士军队遭遇巨大打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1758年4月11日,英国为一连串胜利所鼓舞,答应在10月间给腓特烈67万英镑的额外补助,并承诺不片面谈判。当时腓特烈已经无法再他的领地征收更大的税收了,他开始在萨克森征税,发行不足的货币,雇佣犹太银行家兑换外币。在1758年春季重新拉出了一支14万人的军队。4月,他再次带兵7万南下,目标直指维也纳

  • 七年战争中的奇景:腓特烈大帝率军大败欧洲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更多的坏消息传来,奥军收复西里西亚大部,一支由哈迪克中将率领的小分队突入柏林,而谣传法军和瑞典军都在向此地靠拢,一旦柏林失陷,他的家人,武器和弹药都将落入敌手,他急速的回援他的首都,途中他得到新的消息,称法军和瑞典军并没有移动的迹象,而哈迪克的奥军骑兵只有3400人,而当地的卫戍部队不知虚实,竟然不

  • 七年战争的开端:普鲁士要面对整个欧洲的敌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七年战争,腓特烈二世,普鲁士,

    腓特烈二世曾试图要萨克森选侯加入他的同盟,并慷慨的答应把哈布斯堡家族的属下的波西米亚划给他作为报偿,萨克森选侯奥古斯特三世对于这种邪恶的假慈悲嗤之以鼻,遂命令他的将领抵抗腓特烈二世的前进,而自己却退往华沙继续当他的波兰国王。萨克森的力量太小,不足以抵抗一支欧洲最精锐的部队;只好退守皮尔纳要塞里;腓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