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早朝听到鸡鸣,写了一首诗被人嘲笑

朱元璋早朝听到鸡鸣,写了一首诗被人嘲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04 更新时间:2024/1/21 10:05:49

刘邦朱元璋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布衣天子,一个建立了汉朝一个建立了明朝。

但其实严格来讲,朱元璋才是真正的草根农民。

刘邦好歹当过泗水亭长,是秦朝的底层公务员,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一类。

而朱元璋不一样,他家往上几代数,都是贫农。

他小时候就是个放牛娃,后来又在寺庙当了阵子和尚。

所以也有人说他才是唯一的布衣天子,从贫民一路升级打怪,最后逆袭成为一国之君。

也许是因为从前地位太低微,朱元璋心里一直很自卑,经常疑神疑鬼,总觉得大家在嘲笑他,最典型的就是文字狱了。

群臣常常因为一两个字,而被认为是含沙射影,讥讽他的过去而惹来杀身之祸。

例如他最忌讳的就是“则”字,因为他认为这个字和“贼”类似,他建立明朝前,一直是被人当做反贼的,这就是典型的做贼心虚了。

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作《长寿表》中有“垂子孙而作则”,斩;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作《贺冬表》中有“仪则天下”,斩;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作《谢增俸表》中有“作则垂宪”……

此外他还很在意“生”字,与“僧”类似,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作《正旦贺表》中有“睿性生智”,斩。

所以说在朱元璋手下当官真是心累,啥时丢了命都不知道。

不过虽然他大兴文字狱,但并不代表他厌弃一切文化。

他平常也喜欢做做小诗,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他登基那天,听到鸡鸣,以为祥瑞,即兴所作的那首《咏鸡鸣》了,全诗如下: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诗词界有种特殊的题材叫打油诗,这类诗多以通俗诙谐为主,最出名的就是唐代的诗人张打油那首《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运用白描的手法,将大雪过后的风景描写得形象又风趣,引人入胜。

朱元璋这首诗也是如此,这首诗单看前两句真的是俗得不能再俗。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这两句写的是公鸡鸣叫的动作,反复咏叹。

诗歌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写法,例如《诗经》的“式微,式微,胡不归”、骆宾王的“鹅,鹅,鹅”,这样的描写往往有强调作用。

但也许是因为朱元璋这里的“撅”字太过粗鄙,所以被很多人诟病。

当时的大臣一听说皇帝要作诗,都表示洗耳恭听。

结果听他第一句这么粗鄙,很多人都是想笑又不敢笑。

听到第二句,全都忍不住了,哄堂大笑。

估计心里都在嘀咕:真是乡野村夫,这样也叫诗?

可是朱元璋接下来的两句却是让他们惊掉了下巴。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退残星与晓月。

鸡鸣过后,晓月残星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冉冉初生的太阳,普照大地。

当时朱元璋率领起义军推翻元朝的政治,新的王朝正如旭日东升,蓬勃向上。

就像毛主席的那句“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他的这两句也是十分有气势,不仅写出了他开创帝王基业的霸气,更是表明了他欲成就千古一帝的决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比起唐宋的那些名诗真的是难登大雅之堂,虽然后两句让人眼前一亮,但前两句委实过于粗陋了。

不过有时大俗即大雅,作为一个草根出生的农民,能写出这等气魄的诗歌,也是不容易了。

标签: 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太极给崇祯的一封信,历史上真实的皇太极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太极,清朝,野史秘闻

    一直以来,皇太极的形象都很正面,历史评价之高令人不可思议。《清史稿》中,将皇太极对待明朝的“国际交流”,比作“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呜呼,圣矣哉!《清史稿》中,认为皇太极对待明朝的“交邻之道”非常善良仁义,仁义到“汤事

  • 水浒传中以虎为绰号却没什么实力的好汉都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读过《水浒传》的人都清楚,水浒好汉们几乎人人有绰号。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水浒传》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因为众多有特色的英雄以及有趣的故事而闻名天下。当然,梁山中有很多能力突出的人,比如神机妙算的吴用以及打虎武松等好汉,但是相对应的,在梁山之中,其实还是有一

  • 诸葛亮为何选亲信马谡镇守街亭?以便自己继续掌握兵权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仅六年时间里诸葛亮共主持五次北伐。从表面上看,第三次北伐是最成功的。毕竟蜀军已经攻占了阴平郡和武都郡。然而,最令人感到惋惜和遗憾的,却是第一次北伐的失利。如果街亭不丢失,诸葛亮就能指挥蜀军,歼灭困守天水的郭淮部以及马遵部。到时几路蜀军顺利会师,诸葛亮便能很轻松的拿下陇右

  • 越南战争 廖锡龙将军如何一战成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

    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通过这次战争,恢复了南疆边境的安宁,同时也将边境争议区收回,获得了一个满意的陆上边界。同时通过后来的两山轮战和对战争经验的总结,锻炼了中国军队也为未来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引了方向。战争背景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

  • 五大臣出洋的意义是什么样的 对于事件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五大臣出洋,历史解密

    国内各派反应清政府内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政府内部顽固派对于考察团的态度是比较认可的。 乙巳年十月二十七日(1905年11月23日),考政大臣请训陛辞:据端方致张之洞函透露,慈禧当日“殷殷以考察各国宪政为属,冀归来后施行。是此事尚有成立之望”。端方、戴鸿慈离京当天,慈禧即向奕励询问立宪宗旨,奕励称中

  • 万贞儿35岁时嫁18岁皇帝,被皇帝宠爱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贞儿,明朝,野史秘闻

    明朝偏偏有这么一位皇帝与旁人不同,他爱上了自己的奶妈,他成年的时候奶妈已经是半老徐娘,她却被皇帝宠爱一生。这位明代皇帝就是朱见深,他是明朝的第八任皇帝,从小由一名叫做万贞儿的宫女侍奉他的生活,当时的朱见深才2岁,而她19岁。她从四岁起就被送到宫里使唤,由于乖巧懂事特别受皇后的喜欢,后来才有这个机会照

  • 南唐最终的灭亡跟后主李煜有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煜,五代十国,风云人物

    《虞美人》之后,再无李煜。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南唐后主李煜,大部分人都会想起他那一首首风花雪月的诗词佳句。他的诗词,词藻干净、朗朗上口,所谓“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所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所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王国维对他

  • 在诸多战争的形式中,攻城战为什么是最为惨烈的一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一定要攻城而不是绕城而走是因为攻城是必然性的,要是可以绕道的话,古人早就绕了,城池也就失去了作用,古人也就不会建立那么多的城池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具有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其中常见的就是朝代更迭,一个王朝要替代另一个王朝的存在肯定少不了战争的,成者王侯败者寇,双方殊死

  • 楚汉争霸: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政权的一场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楚汉争霸又叫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反秦大旗丝毫没有倒下,该事件传到全国,各地纷纷相应,其中不少人是打着自己旗号自立为王的,这次起义席卷大半个秦朝土地。巨鹿之战项羽破

  • 揭秘:如果古代人近视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要说古代近视的比例,那是远远低于现代人,毕竟古代科技水平不发达,处于农耕社会,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日出去耕田,日落回家休息,也没啥能刺激眼睛的东西,所以基本上不怎么得近视,但有一类人不一样了,那就是“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所以这类人是最容易近视的,正常来说,只是读书不会造成眼睛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