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2020年07月13日:曾毅因病逝世

2020年07月13日:曾毅因病逝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475 更新时间:2024/2/16 10:40:32

毅(1929年3月-2020年7月13日),出生于广东揭西,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

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53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1956年调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1974年至1975年英国格斯拉斯哥大学做客座研究员;1975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从事病毒研究工作;1981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副所长;1983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所长;1984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86年至1987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客座研究员;1992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2002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2003年当选法兰西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曾毅于1956年至1961年主要研究脊髓灰质炎病毒及其它肠道病毒,1962年至1968年主要研究鸡白血病病毒、小鼠多瘤病毒和腺病毒,1970年以后主要研究Epstein-Barr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1984年开始了对获得性免疫缺损病毒(HIV)的研究,1985年分离了中国第一株HIV病毒,发展了一系列检测方法。

2020年7月13日,曾毅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曾毅人物生平

195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1953年,在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工作。

1956年,调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微生物系病毒室。

1974年,作为客座研究员,前往英国格斯拉斯哥大学研究肿瘤病毒(至1975年)。

1975年,回国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从事病毒研究工作。

1981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副所长。

1983年,晋升为研究员。同年12月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所所长。

1984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1986年,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作为客座研究员从事HIV的研究(至1987年)。

1992年,担任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2年10月,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于组建成立,曾毅担任院长。

2003年,当选法兰西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2020年7月13日,曾毅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科研综述

曾毅从1973年开始研究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建立了一系列鼻咽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已在中国国内广泛应用,使鼻咽癌的早期诊断率从20-30%提高到80-90%,挽救很多病人的生命。应用血清学指标可以在发病前5-10年预测鼻咽癌发生的可能性。

在国际上首先从高分化和低分化鼻咽癌建立细胞株,这些细胞株都带有EB病毒的DNA和蛋白。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一些中草药、植物和食物带有促癌物。发现人鼻咽部的厌氧杆菌能产生丁酸。发现与HLA连锁的鼻咽癌易感基因。在国际上首次证明在促癌物TPA和丁酸的协同作用下,EB病毒感染的人胎鼻咽部粘膜组织在裸鼠能诱发人鼻咽癌。这是EB病毒诱发人鼻咽癌的直接证据,同时也提供了研究鼻咽癌病因多因素和作用机制的模型。

从1984年起开展艾滋病毒(HIV)和艾滋病(AIDS)的研究,证明1984年HIV已传入中国。1987年分离到第一个中国的HIV-1毒株。建立了HIV的快速诊断方法。发现一些中草药有较高的抑制HIV复制的作用。获国家科委、卫生部、医科院、预防医科院和广东省等14项奖。1984年被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198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获陈嘉庚医药科学奖。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04年07月12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1755年1月11日—1804年7月12日),美国政治家、军人、财经专家,美国开国元勋(美国国父)之一,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及《美国宪法》起草人和签署人之一,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美国政党制度创建者,共济会新泽西州莫里斯敦美国联合分会会员。亚历山

  • 1798年08月01日:阿布基尔海战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阿布基尔海战,发生于1798年8月1日—2日,也就是拿破仑对埃及的远征(1798—1801)期间,英法海军在地中海尼罗河口的阿布基尔海角(埃及)附近进行的一次交战,是世界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战役之一。结果以英军的胜利而告终,英国战役指挥官纳尔逊受封为尼罗河男爵。阿布基尔海战结果英国舰队用了整整两个星

  • 1895年08月01日:古田教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古田教案(英文:Kucheng massacre)是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一日(1895年8月1日)发生于福建省古田县的一场教案。古田教案是义和团起义前(1899-1901年)最严重的教案(传教士及基督徒与异教徒直接的冲突)。古田教案事件背景1892年,江西赣州人刘祥兴以钉秤补碗为生来古田创立斋教会。而

  • 1806年07月12日:莱茵联邦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莱茵联邦(德语:Rheinbund;法语:Confédération du Rhin),注意与莱茵同盟区分,是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于奥斯特里茨战役战败后由拿破仑所建立,是1806年至1813年间于德意志地区的政治实体,最初成员有16个前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基本介绍18

  • 1958年08月01日: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1958年8月1日,第一辆红旗牌轿车诞生,成为国家领导人和国家重大活动的国事用车。“红旗”轿车式样美观、典雅,内外装饰富有民族风格。最大功率200匹马力,最高车速为每小时185公里。对于中国人而言,红旗不仅是一个著名的汽车品牌,还是一种深深的情怀和神圣的记忆。对于一汽人而言,红旗更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和

  • 1854年07月12日:乔治·伊斯曼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事件

    乔治·伊斯曼,中学辍学,按当时的学业标准评价,他被视为“没有特殊天份”的学生。他家境贫穷,在很小的时候起,就担负起照顾寡居的母亲和两个妹妹的生活,其中一个妹妹还严重残疾。14岁便在保险公司做勤杂工,就此开始他的职业生涯,后来在当地一家银行谋得一职。他就是乔治·伊士曼先生,他具有克服财政困难的能力,组

  • 2008年08月01日: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事件

    京津城际铁路(Beijing-Tianjin Intercity Railway)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城际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环渤海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也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第一个开通运营的城际客运系统。

  • 1904年07月12日:巴勃罗·聂鲁达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当代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

  • 2004年07月12日:郭全宝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事件

    郭全宝(1920年11月30日-2004年7月12日),北京人,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广播艺术团一级演员。人物生平8岁拜师王少云学习唱京剧丑角。11岁起在天桥平民茶园里与白全福等撂地演出化装滑稽二簧,期间拜于俊波为师学说相声,并与侯宝林、白全福等同台演出。14岁起辗转于京、津、济南

  • 1405年07月11日: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三宝太监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经麻喏八歇国时,该国东西二王交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西王派使者谢罪。郑和鉴于西王请罪受罚,对该事件予以克制。在三佛齐旧港,郑和招谕当地海盗陈祖义,陈祖义诈降,图谋袭击郑和船队。郑和击败了他,杀敌五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