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三户是哪三户

楚三户是哪三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993 更新时间:2024/1/15 17:21:38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学术界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指地名,位于丹江口水库今淅川县老城一带,历史上这里有楚国的三户城及古丹阳城,为楚先祖立国所在地,也是楚先祖宗祠所在地。

第二种说法:指楚国立国大三姓,屈、景、昭。

第三种说法:比喻三户人家,比喻力量小,决心大。

钱穆《屈原居汉北为三闾大夫考》的附篇中有如下论述: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语解者不一。韦昭以为“三户,楚三大姓屈景昭也”,此最得之。春秋列国宗族,见于《左氏内外传》者,如鲁有三桓,郑有七穆,宋有戴桓之八族,晋有八姓,(见左昭三年传)十一族,(见晋语)及殷民六族,七族,怀姓九宗,(见左定四年传)祝融八姓,(见郑语)之类,以数字计宗姓者,不胜缕举。楚之三户,亦其例也。

苏林曰:“但令有三户在,其怨深,足以亡秦。”臣瓒曰:“楚人怨秦,虽三户足以亡秦也。”皆望文生解,非其义矣。盖南公意谓楚之公族虽祇三家,足以亡秦,不泛指民户言也。其后陈吴发难,乱者四起,皆重立六国后。楚怀以外,如魏豹、赵歇、韩成、田市,皆以故国旧族。其它一时将率,亦多往时大家名族之裔。虽云将相无种,而平民崛起以亡人国者,究是当时创局。

虽陈婴之母,亦知骤贵不祥,欲倚名族。况南公远在乱前,其不以兴灭继绝,复国报仇之大任,期之谁何三家之小民,亦已明矣。而司马贞《索隐》独谓诸说皆非,按左氏以畀楚师于三户之文,因谓三户是地名。孟康遂称后项羽果渡三户津破章邯,是南公之善谶。不悟三户之为地名,本由楚起丹阳,以其三族而名发迹之地。而南公之言,初不当以地名释也。故三户之解,苏林臣瓒《索隐》各得其一偏,孟康之失最远,而韦昭为独得也。

历史典故

秦朝末期,陈胜吴广起义,各路义军纷纷配合,项梁率军攻秦。范增去拜见项梁说:“秦灭六国,楚国最冤”。楚国的南公说过即使整个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都会报仇雪恨团结起来消灭秦国的。”于是项梁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楚怀王,得到人民的拥护而迅速壮大实力。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名句分析

其实,这句产生于反抗秦统治的时代名言,除其代表了一种情绪化了的坚定信念之外,又不可思议地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吻合。据《史记·项羽本纪》载,早在楚怀王客死于秦时,楚国的南公就说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它先验而无比正确地预言了亡秦的真谛:即亡秦这一事业乃起于楚,又终成于楚。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孔子博物馆的《三圣像》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三圣像》即《孔子颜回曾参三圣像》,是绢本水墨人物画。图绘孔子、颜子、曾子三圣人,孔子居中,颜回、曾参侍立两旁,三人均长衣大袖,衣纹衣褶书小楷,文为半部《论语》,背景绘松树。《三圣像》藏于孔子博物馆,此前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中曾展览。画作内容纵142厘米,横76厘米。绢本,水

  • 《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是什么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乾隆御定石经》是乾隆皇帝下旨以“十三经”为底本创作的,其拓本被称为《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一部官经。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乾隆皇帝谕旨以金坛贡生蒋衡耗时十二年手书“十三经”为底本,“考定圣贤经传中文字同异,归于一是,使天下万世学者有所师承遵守”,“刊之石版,列于太学,用垂永

  • 三星堆金杖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金杖,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文物,全长1.42米,直径2.3厘米,净重约500克。金杖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现藏三星堆博物馆。三星堆出土的金杖是代表政治权力与宗教权力的权杖,为古蜀国最高的政治人物与宗教人物所用,这根金杖是政治权力之杖,也是宗教权力之杖。考古发现1986年,中国考古

  • 商铜纵目面具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商铜纵目面具为商代中晚期青铜器,该面具于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是三星堆出土青铜器中形体最大的两件面具之一。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商铜纵目面具通高66厘米,宽138厘米。呈方型,倒八字形刀眉,眉尖上挑,双眼斜长,眼球极度夸张,呈柱状外凸达16厘米;耳尖部呈桃尖状;鹰钩鼻,口角深长上扬,

  • 亚长牛尊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商“亚长”牛牺尊(公元前1300年—公元前1046年),2001年安阳市殷墟花园庄东地M54出土,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亚长牛尊是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尊,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考古发现2000年12月17日,河南省安阳市花园庄村村民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报告,有人夜间在

  • 甲骨窖穴一共有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甲骨窖穴位于安阳市殷墟保护区内,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0片,4000多个单字,震惊了世界。为甲骨文和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殷墟宫殿宗庙区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窖穴。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000

  • 姬发式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姬发式(日文:姫カット,英文:Hime cut)为发型的一种,也是ACGN文化中的萌属性之一。俗称“公主头”,因为在日本平安时代的女性贵族间流行而得其名。其名称中之“姬”即女性贵族之意,在日语里的意思是“公主”,在中文古语里的意思是“美女”的意思,和“姝”的意思一样,不同的是“姬”可以用在平民的名字

  • 三家分晋出现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经过春秋时期长期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被大国并吞了。有的国家内部发生了变革,大权渐渐落在几个大夫手里。这些大夫原来都是王室贵族,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积极对外征战,就这样,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大。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到了春秋末期,国君的权力也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

  • 三家分晋谁最划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公元前403年,东周洛邑。肃杀威严的宫殿群,规划整齐,气概宏大,令人遥想当年大周王朝权力的极峰。大殿之内,周威烈王坐于龙椅之上,文武百官分两列而立,东周虽然衰败了,朝廷的气势犹在。周朝时期诸侯爵位分为五等,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晋国是侯爵,魏、韩、赵三家却连男爵都不是,只是晋国的卿大夫。周威

  • 三家分晋为什么是春秋和战国的分水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历史歌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正如歌诀中所说,东周被后世史学家分为了春秋和战国两段,而其分水岭便是“三家分晋”。由于是人为划分,因此必然有其缘由,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史书记载的习惯,二是礼乐崩坏的分界线。史书记载的习惯,春秋和战国的由来“春秋”一词源于鲁国史书《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