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图基亚战役是怎么回事

安图基亚战役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17 更新时间:2024/2/19 7:32:28

赛埃尔比亚本是明世界的南方灯塔,但是在一次次战役的失败下,埃塞俄比亚逐步衰退。最终在安图基亚战役中埃塞俄比亚损失惨重,当时埃塞俄比亚所在的所罗门朝惨败。

在1529年的欣布拉库尔战役战败之后,公元1531年春季,埃塞俄比亚所罗门王朝又被沿海的达尔苏丹国击败于安图基亚战场。由于损失惨重,之后的十多年里,他们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抵抗活动。

1529年,来自索马里的传奇将领易卜拉欣,开始成为阿达尔苏丹国的北伐大将军。虽然他麾下的部队质量不算上乘,数量也总是少于高原对手,却在许多方面具有重大优势。例如已控制埃及的奥斯曼帝国,为他提供了200多人的火枪手部队,使索马里人第一次用上了成建制的火器。至于来自各地的传统步骑兵队伍,也大都拥有阿拉伯-突厥系装备,并具备较为统一的战术配套体系。尤其是来自阿拉伯半岛的良马,让他们的骑兵完全有能力击败埃塞俄比亚对手。

这年3月,不足万人的阿达尔-索马里联军,就在欣布拉库尔战役(施姆巴-库若战役)中遭遇大批所罗门王朝士兵。后者显然对即将面临的战争强度没有任概念,在遭遇火枪齐射后就立刻自乱阵脚。大批遭君主胁迫的封地贵族首先动摇,接着又引起更多征召部落兵的溃逃。所以,即便全军损失相对轻微,还是将国王的宫殿也丢给了对方。穆斯林士兵则乘势劫掠,带着丰厚的战利品返回南方基地。

事实上,早在这次军事灾难来临前,就已经有多位葡萄牙使节从海陆两端造访过埃塞俄比亚。但时任君主的大卫二世,并没有捕捉任何来自外部世界的变化。因此,当对方大使在6年任期结束后离开,整个帝国都仿佛从未接触过任何新鲜事物。

1531年,易卜拉欣再次率领阿达尔-索马里联军北上,准备彻底征服埃塞俄比亚全境。大卫二世也被迫倾全国之力抵抗,从各阶层中搜罗出号称多达十万人的兵力。但他们当中只有少数封建贵族,有着类似中世纪骑士的装备战术。无论其军事技艺模仿自北非的突厥化军团,还是受更为遥远的圣地十字军影响,数量都终究捉襟见肘。大部分兵丁还在使用原始猎弓作战,率领他们的重装步兵也只有很小的盾牌和长矛。完全不能同大量披甲的穆斯林同行相提并论。那些留在索马里的奥斯曼枪手,也为雇主制造了首批火炮,从而在远程火力方面拥有更大优势。

战前,大卫特意让本方士兵列阵在安图基亚湖以南地区,以居高临下之势拱卫高原入口。但还是无力抵挡奥斯曼炮兵的单方面屠杀。因此,入侵者近以12000人的兵力,就再次使埃塞俄比亚人阵脚大乱。随着百人的火枪手开始在射击中不断前进,守军阵中已有千人因各种原因而倒在原地。等到500穆斯林骑兵引着大量步卒掀起总攻,所罗门王朝的菁英们也失去了集中控制能力,只求在混乱中逃出生天。易卜拉欣则凭借两次大胜而成为穆斯林历史上的强大征服者。

到当年10月,埃塞俄比亚人最后在安巴塞尔战役中做困兽之争。但背水一战的他们,还是没有受到身后的瓦拉卡河掩护。面对明显更为善战的联军,以最快速度丧失了秩序。在伤亡不足千人的情况下,就将皇家旗帜丢给了对手。

此后,大卫二世直到在1540年病死,也没能在占据上扳回一点劣势,连皇后和大儿子也被对方包围俘虏。至此,古老的埃塞俄比亚已明显因长期的封闭退化而即将寿终正寝。直到幸存下来的小王子克劳迪斯(加拉维德沃斯)继位,才终于从葡属印度求来了500多名雇佣兵,并在1543年的维纳达加战役中完成了绝地反杀。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维纳达加战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早期欧洲全球化势力与蹿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将战场延伸到古老的非洲,从沿海一直打到内地。在1531年的安图基亚战役中,埃塞俄比亚所处的所罗门王朝惨败。直到维纳达加战役在葡萄牙的援助下埃塞俄比亚才胜利。1529年,阿达尔苏丹国的领袖艾哈迈德开始自己的“埃塞俄比亚征服之旅”。他用一支由国内土生穆斯林、阿拉

  • 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湖泊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塔纳湖是青尼罗河的发源地,也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湖泊,位于国家西北部海拔1840米的高地(北纬12度0分,东经37度15分),长度约75公里,阔度约70公里,最深深度为15米。塔纳湖的水从RebRiver和GumaraRiver注入,湖泊面积视季节和雨量,一般为3000至3500平方公里。在塔纳湖流出

  • 马里亚纳海沟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又名玛利亚娜海沟。位于11°20′N,142°11.5′E,即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黄岛、西南至雅浦岛附近。其北部有阿留申、千岛、小笠原等海沟,南有新不列颠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沟,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据估计这条海

  • 胶囊列车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胶囊列车(又名胶囊超级高铁),是由两家美国公司相继利用“真空管道运输”的概念,正在研究的一种全新交通工具。据称,这种“胶囊”列车可以超高速、低能耗、无噪声、零污染。被认为是继汽车、轮船、火车和飞机之后的新一代交通运输工具。2020年11月,超高速悬浮舱系统DevLoop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试验旅行,完

  • 零敲牛皮糖战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零敲牛皮糖,是毛泽东在我军转入战略防御阶段前夕提出来的。它是集中优势兵力打小歼灭战的一个形象化的提法,是毛泽东“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歼灭战思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运用和发展。即通过无数次战役战斗上的小歼灭战,小口小吃逐步扩大的办法,不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达到战略上消耗敌人,逐渐转化战

  • 行军蚁吃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行军蚁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动物中,所有没有固定巢穴,靠集群游荡生活的蚂蚁的统称,主要栖息于南美、非洲、亚洲等地,分成“行军蚁亚科”、“双节行军蚁亚科”、“游蚁亚科”三个家族若干个属种,没有固定巢穴、长期集群游荡是它们的共同特征。关于行军蚁的传说一直很多,甚至传说它可以吃人,这是真的吗?虽然只

  • 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犹太人大屠杀是指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是二战中最臭名昭著的暴行之一。德国在这场种族清洗活动中屠杀了将近600万犹太人。犹太人大屠杀在英语和德语的名称为“Holocaust”,此字是来自希腊语,意思是用火焚烧祭祀。犹太人则称其为“Shoah”,来自希伯来语,带有“浩劫”的意思。历史背景

  • 禹王碑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神秘的岳麓山禹王碑从岳麓山北麓山顶电视塔附近沿石板路东下,在山东面一侧,远远就能看见一处类似石亭的小景点,这就是静卧山顶近千年的禹王碑。禹王碑是岳麓山的古老文化象征,它的碑文铭刻千年,至今尚无人破译。禹王碑高1.84米、宽1.4米,碑文9行,共77个字,每字直径约0.16米。碑文形如蝌蚪,似篆非篆。

  • 捕虫树和刺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捕虫木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科,有1属,2种,其物种别称捕虫树。叶片具腺体,可分泌粘液,粘性极强。昆虫被粘后,其植株不会分泌消化液。所以刺蝽或花叶蛛会吃食捕虫木所捕的猎物,其排出的粪便,会变成捕虫木的肥料。捕虫树(Roridula)是捕虫树科捕虫树属植物,只有两种,生长在南非最南端的开普地区。它们扎根在非

  • 雅鲁藏布大峡谷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事件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据国家测绘局公布的数据:这个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经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区靠近印度阿萨姆邦的地方),主体在墨脱县。从墨脱县甘登乡多卡村往上,一直到米林县派镇加拉村,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