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一位落魄的文人,在除夕时写下一首经典词作

宋朝一位落魄的文人,在除夕时写下一首经典词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40 更新时间:2024/2/13 19:43:13

除夕,又被称为大年夜,家人聚在一起聊家常,甚至整夜不眠,准备迎接新春的到来,也就是所谓的守岁。古人留下许多关于除夕的诗词,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炮竹声中感受新年气息;唐太宗的“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也是对除夕的描写。

对于多数人来说,除夕是非常开心的一个晚上,温馨而又美好。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总有少数人不能回去与父母妻儿团圆,凄凉心酸之感油然而生,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但凡有一点办法,谁都不想孤独一人过除夕。朝一落魄人,除夕写下一首经典词作,字字让人落泪。

《思佳客·癸卯除夜》——吴文英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

吴文英出生于浙江,其家庭条件如,史书上没有记载,估计不会太富裕,否则晚年不会那么落魄。作为读书人,吴文英也想通过科举踏入仕途,奈何天不遂人愿,努力几十年都没考中功名,更别提混个一官半职了,只做过荣王赵与芮府上的门客,一直漂泊在外居无定所。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词创作于癸卯的除夕夜,当时吴文英落魄不堪,几乎身无分文。一二两句“自唱新词送岁华,鬓丝添得老生涯”,是对人生易老的感叹,除了头上又多了一些白发,跟以前没有区别,依旧身处困境,为生计而发愁,只能写词迎接新年,也算是苦中作乐。

三四两句“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词人已经在外闯荡整整十年,却实现不了当初的梦想,连续好几年没回家过年,是他不想跟亲人一起过新年吗?绝对不是,要么觉得与其不能衣锦还乡,不如不回去,要么连盘缠都拿不出来。

接下来的“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衣服都懒得去换,或许本身就没有新衣服可换,索性就穿着破衣服。原本打算赊点酒喝,结果酒馆老板不答应,贫寒的状况不难想象,只能独自观赏院子里盛开的梅花,落寞无奈谁人知?

最后两句“隔年昨夜青灯在,无限妆楼尽醉哗”,通过对比的手法,反映出词人吴文英窘困的境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除夕将近,希望所有人都能开开心心跟家人相聚,度过快乐的新年。

标签: 吴文英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最聪明的3大武将都是哪些人?连朱元璋都不舍得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将,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明朝躲过朱元璋毒手的3大武将,一个救过朱的命,另一个做了和尚。我国有句老话,说的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本来我对这句话没有什么印象,知道看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才明白这句话的真谛。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之前生活艰难,在打拼江山功业的时候,又吃了没文化的亏,被坑的不轻,这也使得朱元璋疑心越来越重,但是

  • 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沙陀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沙陀,唐朝,历史解密

    沙陀人,又名处月,以朱邪为氏。原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今巴里坤)一带,隶属轮台,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唐末沙陀朱邪部首领朱邪赤心平叛有功被赐姓为李。人种特征为深目多须的欧罗巴人种,五代时期沙陀集团中许多武将的姓氏得到佐证:康、安、曹、石、米、何、史等等,都是典型

  • 自幼不务正业的刘邦,为何会被拥立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历史解密

    刘邦自幼不务正业,为何会有一帮能人志士追随他,拥立他当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中国出了好多皇帝,细细算来,有近500位。但并不是每位皇帝都像开国皇帝一样出众,如果要从这些开国皇帝中找出两个最有让人佩服的草根皇帝,映入不少人脑海中的是

  • 秦孝公期间做了三件大事 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秦孝公,历史解密

    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君主,孝公期间国力大增,三件大事,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秦孝公的招贤令,吸引了大批士子入秦秦孝公以前,中原诸侯十分看不起秦国,认为那是一块蛮夷之地、虎狼之地,秦民粗鄙不堪、野蛮不堪、不开教化,各种高层会议从不通知秦国,秦国的存在感极低。士子游学,从不到秦

  • 朱元璋不花一分钱就能养兵百万,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如果对明朝历史有一定了解人,也都基本上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实际上就是关于明朝的兵制问题。总的来说,明朝的兵制和唐朝的兵制相差不大,朱元璋在平定天下的时候,就曾定有“卫兵制度”,这其实也就相当于是唐朝时期的“府兵制”。那什么又是府兵制呢?我们知道,在唐朝以前,中国的兵役制度可以说是遍及全民众,也就是呈现

  • 德龄公主揭秘清末难以改革内幕 慈禧是最大阻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德龄公主原名裕德龄,从小随父亲旅居国外,17岁那年随着父亲回到清朝。因通晓外文和西方礼仪被慈禧招入宫中,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受到西方的良好交易,视野开阔的德龄公主在接受西方媒体访谈时,说起满清王朝跨天的真正原因,为何说慈禧是清王朝改革的最大阻碍?为何德龄公主 自认为清王朝的跨台是迟早的事情?现在跟

  • 揭秘:秦朝时期真的管辖云南和贵州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谭其骧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据说他熟读《水经注》,对上面的每一个地名都十分了解。他绘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已经成为了教科书广泛使用的标志地图。他提出了“版图中国论”,也就是以清朝前期版图为标准,历史上活动在这个版图上的民族都是中国的民族。但是,他画的历史地图受到了当时客观政治因素的影响,因而出现

  • 哥哥被项羽杀死,后来成了刘邦手下的御史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昌,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在秦末各地都有很多的起义军,每个军队中士兵的数量并不多,但是军队的数量是多的数不过来。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这个人物他是刘邦的老乡,这个人叫做周昌,跟他在一块儿的还有一个他的堂哥叫做周苛,这两个人在军队中发展很好,都受到了重用,不过哥俩确实不一样的结局。他们堂兄弟两个都在沛县担任小小的办事员,等到刘邦在

  • 古代为什么要坚持“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约定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战国,来使,历史解密

    古代战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条规定,从古至今,大家基本上都能够遵守。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能遵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呢?再说了,来使的存在,有可能把己方的军情刺探去,这对己方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冒着军情泄露的威胁,把来使放走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一、继承战

  • 朱元璋在明初实行加强中央集权,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历史上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英雄,恢复了汉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主体地位。也有人说,朱元璋的政策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朱元璋呢?先说朱元璋是不是恢复了汉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主体地位。这个话题,表面上看起来是确定无疑的。因为朱元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