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最聪明的3大武将都是哪些人?连朱元璋都不舍得杀?

明朝最聪明的3大武将都是哪些人?连朱元璋都不舍得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40 更新时间:2024/2/13 19:43:09

明朝躲过朱元璋毒手的3大武将,一个救过朱的命,另一个做了和尚。我国有句老话,说的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本来我对这句话没有什么印象,知道看了太祖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才明白这句话的真谛。明太祖朱元璋,起兵之前生活艰难,在打拼江山功业的时候,又吃了没化的亏,被坑的不轻,这也使得朱元璋疑心越来越重,但是在打江山的时候,没办法清理身边的人,所以朱元璋就把怨气藏在了心底,直到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才开始翻起了账本,把之前的怨气,一股脑的撒了出来,跟随自己的诸多功臣几乎无一幸免。

我们觉得,这也不能全怪朱元璋,毕竟还有句话说“功高震主”,朱元璋深知自己身边的人都比自己厉害,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他对这些明朝开国功臣们,不杀也得杀!但是,让我们意外的是,在朱元璋大肆清洗开国功臣的时候,却有3个开国大将侥幸生还,我们本以为是朱元璋不忍心,但仔细研究后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上边说的,从朱元璋毒手中侥幸生还的,三个明朝开国大将,其实还是兄弟,分别是:巩昌侯郭兴、武定侯郭英、骁骑舍人郭德成,这三兄弟,让朱元璋都不敢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哪?

仔细翻阅明朝史料,我们可以发现,三兄弟中的大哥郭兴,在朱元璋刚开始打江山时就被招募,当时是朱元璋的贴身侍卫,后来因为朱元璋急需人才,郭兴才有机会领兵打仗,并立下赫赫战功,逐渐升任统兵武将。在明朝洪武三年的时候,郭兴被朱元璋论功册封为巩昌侯,跻身于明朝开国功臣:六公二十八侯之中。但是郭兴为人聪明,知道自己的身份,明朝立国后,把自己埋得很深,不招摇,在诸多大臣之中显得很普通,甚至朱元璋都没有发现,当朱元璋清算功臣的时候,看到郭兴如此形象,也不认下毒手了。

紧接着就是郭兴的兄弟郭英了,这个人跟郭兴的经历有很大不同,在朱元璋帐下不仅战功大,而且个人实力也很强,在明军中威信很高,比半路杀出的郭兴更有势力,但是好巧不巧,郭英在一次战役中救了朱元璋一命,把朱元璋给感动的,当即送他一件锦丝战袍。在明朝建国后,郭英得到了朱元璋的重赏,但是郭英突然意识到,自己和朱元璋的身份已经变了。于是跟随郭兴的脚步开始隐藏自己,主动远离一些大将。朱元璋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能够如此的识时务,也不忍对他下毒手,就这样郭兴和郭英都逃过一劫。

最后就是郭家老三:郭德成,到了老三这里,朱元璋也意识到,这郭家兄弟不一般,那老三郭德成又是靠什么躲过朱元璋的毒手哪?要说也是郭德成这个人命好,他不像郭英那样天资聪慧,也不像郭兴那样有很好的机会,整体来说郭德成资质平庸,在军功上略逊于前两个人。但是抵不住郭德成命好,押对了宝,一直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想着试探一下是不是郭德成装傻,但郭德成却憨厚地说自己天资一般,喜欢酒肉,不奢望要什么大的封赏。

朱元璋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大笑,下令赏赐郭德成许多金银和御酒。但是郭德成,酗酒也是一件麻烦事,据说又一次,郭德成在御宴喝得大醉,口出狂言说:“臣也很厌恶这些头发,把它们都剃光才痛快。”本来这仅是一句,酒后的戏言,可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犯了朱元璋的大忌,要知道朱元璋早年出家做过和尚。本来众官以为,朱元璋又要毒害大臣了,没想到郭德成在酒醒后,自知犯下大错,赶紧把自己的头发给剃了,跑到庙里做起了和尚。朱元璋知道后,明白郭德成其实是在躲罪,但也不好深究下去,就绕过了他。

我们认为,这三个人能够成功躲过朱元璋的毒手,让他不舍得杀的深层次原因是,他们三个都能够审时度势,认清楚自己所处的身份,让朱元璋觉得自己没有威胁,一旦朱元璋放下对自己的戒备,那么他们就不会再面临杀身之祸了。对此你觉得哪?欢迎评论!

标签: 武将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沙陀的历史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沙陀,唐朝,历史解密

    沙陀人,又名处月,以朱邪为氏。原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今巴里坤)一带,隶属轮台,因其地有大沙丘,故而得名。唐末沙陀朱邪部首领朱邪赤心平叛有功被赐姓为李。人种特征为深目多须的欧罗巴人种,五代时期沙陀集团中许多武将的姓氏得到佐证:康、安、曹、石、米、何、史等等,都是典型

  • 自幼不务正业的刘邦,为何会被拥立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历史解密

    刘邦自幼不务正业,为何会有一帮能人志士追随他,拥立他当皇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自古以来,中国出了好多皇帝,细细算来,有近500位。但并不是每位皇帝都像开国皇帝一样出众,如果要从这些开国皇帝中找出两个最有让人佩服的草根皇帝,映入不少人脑海中的是

  • 秦孝公期间做了三件大事 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秦孝公,历史解密

    秦孝公是秦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君主,孝公期间国力大增,三件大事,为秦国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秦孝公的招贤令,吸引了大批士子入秦秦孝公以前,中原诸侯十分看不起秦国,认为那是一块蛮夷之地、虎狼之地,秦民粗鄙不堪、野蛮不堪、不开教化,各种高层会议从不通知秦国,秦国的存在感极低。士子游学,从不到秦

  • 朱元璋不花一分钱就能养兵百万,背后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如果对明朝历史有一定了解人,也都基本上知道其中的原因。这实际上就是关于明朝的兵制问题。总的来说,明朝的兵制和唐朝的兵制相差不大,朱元璋在平定天下的时候,就曾定有“卫兵制度”,这其实也就相当于是唐朝时期的“府兵制”。那什么又是府兵制呢?我们知道,在唐朝以前,中国的兵役制度可以说是遍及全民众,也就是呈现

  • 德龄公主揭秘清末难以改革内幕 慈禧是最大阻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德龄公主原名裕德龄,从小随父亲旅居国外,17岁那年随着父亲回到清朝。因通晓外文和西方礼仪被慈禧招入宫中,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受到西方的良好交易,视野开阔的德龄公主在接受西方媒体访谈时,说起满清王朝跨天的真正原因,为何说慈禧是清王朝改革的最大阻碍?为何德龄公主 自认为清王朝的跨台是迟早的事情?现在跟

  • 揭秘:秦朝时期真的管辖云南和贵州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谭其骧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据说他熟读《水经注》,对上面的每一个地名都十分了解。他绘制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已经成为了教科书广泛使用的标志地图。他提出了“版图中国论”,也就是以清朝前期版图为标准,历史上活动在这个版图上的民族都是中国的民族。但是,他画的历史地图受到了当时客观政治因素的影响,因而出现

  • 哥哥被项羽杀死,后来成了刘邦手下的御史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昌,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在秦末各地都有很多的起义军,每个军队中士兵的数量并不多,但是军队的数量是多的数不过来。今天要给大家讲述的这个人物他是刘邦的老乡,这个人叫做周昌,跟他在一块儿的还有一个他的堂哥叫做周苛,这两个人在军队中发展很好,都受到了重用,不过哥俩确实不一样的结局。他们堂兄弟两个都在沛县担任小小的办事员,等到刘邦在

  • 古代为什么要坚持“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个约定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春秋战国,来使,历史解密

    古代战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条规定,从古至今,大家基本上都能够遵守。那么,为什么大家都能遵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呢?再说了,来使的存在,有可能把己方的军情刺探去,这对己方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冒着军情泄露的威胁,把来使放走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一、继承战

  • 朱元璋在明初实行加强中央集权,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历史上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大英雄,恢复了汉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主体地位。也有人说,朱元璋的政策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那么,究竟该如何评价朱元璋呢?先说朱元璋是不是恢复了汉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主体地位。这个话题,表面上看起来是确定无疑的。因为朱元璋建国

  • 清朝最得宠的嫡公主是谁?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公主是皇帝的女儿,但在皇室内部,公主地位也有不同,地位最高的是皇后所生的公主,称嫡公主,一般封为固伦公主,其次是皇后的养女或妃嫔所生的公主,一般封和硕公主,从宗法上来看,固伦公主的地位远高于和硕公主,甚至比后宫妃嫔的地位还要高,那么,清朝最得宠的嫡公主究竟是哪一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