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20年6月4日:特里亚农条约签订

1920年6月4日:特里亚农条约签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51 更新时间:2024/1/13 7:14:23

特里亚农条约,又译作特里农条约,是1920年协约国集团匈牙利签订的一项制定匈牙利边界的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奥匈帝国灭亡,奥地利帝国的伙伴匈牙利国宣布独立。由于奥匈帝国包含数个不同种族,故此需要重新划定匈牙利、奥地利及其他刚刚独立之新国家的边界。

条约在6月4日于法国凡尔赛的大特里亚农宫由数个国家签署,分别是战胜国美国、英国、法国与意大利,以及刚独立的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尼亚王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战败国就是代表奥匈帝国的匈牙利。

条约简介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同年11月16日,匈牙利王国爆发匈牙利秋玫瑰革命,宣布脱离奥匈帝国独立,与奥地利分离,奥匈帝国瓦解。匈牙利的边界在11月至12月初步确立。

与匈牙利王国比较,新匈牙利的领土不包括:

部分特兰西瓦尼亚成为罗马尼亚领土;

斯洛伐克成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

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Slavonia)、伏伊伏丁那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正式独立,与匈牙利城市佩奇(Pécs)、莫哈奇(Mohács)、包姚(Baja)与锡盖特堡(Szigetvár)组成南斯拉夫王国。

新生的主权国家匈牙利并没有继续参加一战。然而,1919年3月20日,协约国匈方提交了一份要求割让领土的照会(史称威克斯通牒),要求匈牙利割让大片领土。此时正值匈牙利国内局势不稳、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的时候,各协约国陈兵匈牙利边境,施以巨大军事压力。

1920年6月4日,协约国集团同匈牙利霍尔蒂政府在法国凡尔赛的大特里亚农宫,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签约的战胜国为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王国与捷克斯洛伐克;战败国为代表奥匈帝国的匈牙利。

主要内容

条约主要内容有:

匈牙利割让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乌克兰给捷克斯洛伐克;

特兰西瓦尼亚和巴纳特东部划归罗马尼亚;

克罗地亚、巴纳特西部划归南斯拉夫王国;

布尔根兰的大部分归于奥地利,也与圣日耳曼条约配合,当中的肖普朗区域则根据1921年12月公投结果归于匈牙利;

原本归于南斯拉夫的匈牙利城市佩奇、莫哈奇、包姚及锡盖特堡重新划归匈牙利;

多瑙河受战胜国控制;

陆军限为3.5万人;

赔款数额由赔偿委员会确定。(割地情况见图;图中粉红色区域为匈历史领土,红色线条为条约规定的各国国界)

历史影响

由于一战本身是一次争霸性质的非正义战争,战后的巴黎和会又是一次“分赃”式的会议,这就使得特里亚农条约成为一个极其不平等的掠夺性条约。条约签定后,匈牙利丧失了72%的国土面积,人口由2080万大幅减至650万,超过1000万名匈牙利人一夜之间便身处他乡(1914年的匈牙利王国拥有33万多平方千米领土)。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此后变动

在纳粹德国与意大利的帮助下,匈牙利因慕尼黑协定(1938年)及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而夺得邻国的领土,包括喀尔巴阡山脉罗塞尼亚北部、斯洛伐克东部及特兰西瓦尼亚北部。然而,随着德国的崩溃,匈牙利后来被苏联军队占领。根据巴黎和平条约,匈牙利的边界与1920年的相若,一直至今。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37年6月4日:普天堡战斗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普天堡战斗,是1937年6月2日朝鲜人民革命军对日军占领的普天堡实施的一场突袭战。普天堡是位于朝鲜两江道首府惠山市东北21公里的鸭绿江畔,与中国吉林省长白县隔江相望。1937年金日成领导抗日部队在长白山一带展开抗日武装斗争。6月4日他们夜间攻击普天堡取得了胜利。朝鲜把这次普天堡战斗称为“伟大的朝鲜革

  • 火枪的发展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火枪早期是用一个或者两个竹筒装上火药,绑缚在长枪枪头下面,与敌人交战时,可以先发射火焰烧灼敌兵,再用枪头刺杀。这种运用火药方法的器具被很多人认为是最早的枪。中国南宋时期出现了这种武器。火药传入欧洲后欧洲人发明了很多武器,在14世纪欧洲人发明了近似于现代枪意义的火枪,欧洲的军队对于火枪这样的装备非常热

  • 2020年5月24日:陶德麟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陶德麟(1931年10月31日-2020年5月24日),生于上海,祖籍武汉,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留校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1956年起任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984年至1997年任哲学系主任、副校长、校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 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防止卢旺达大屠杀事件重演。联合国大会于2003年12月23日宣布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反思卢旺达大屠杀国际日”。2004年2月13日,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在非洲互查机制首届论坛上宣布,2004年4月卢旺达全国上下将举行卢旺达大屠杀10周年纪念活动。3月26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纽约联

  • 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的职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的庭址在坦桑尼亚阿鲁沙。1994年11月8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955号决议设立了起诉应对199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卢旺达境内的种族灭绝和其他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负责者和应对这一期间邻国境内种族灭绝和其他这类违法行为负责的卢旺达公民的国际刑事法庭(简称“卢旺

  • 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方面称六日战争,阿拉伯国家方面称六月战争,亦称六五战争、六天战争,发生在1967年6月初,是“先发制人”战争的一个典范。战争结束战争开始后,苏联秘密向美国表示不会介入战争,但是要求美国尽快向以色列施加压力促使其停火。然而美国政府却并不急于在以色列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要以色列停火。在

  • 197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它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每年6月5日选择一个成员国举行“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发表《环境现状的年度报告书》及表彰“全球50

  • 2009年6月5日:著名播音员罗京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罗京,1961年5月29日生于北京市朝阳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播音员,新闻编辑部副科长,中共十七大代表。1979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1983年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主持《新闻联播》节目,与赵忠祥、宋世雄并称“播音三巨头”;2008年,罗京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08年7月

  • 1963年6月5日:普罗富莫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1963年6月5日,英国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48岁的约翰·普罗富莫黯然辞职。他和一位19岁的女模特、一个应召女郎爆出了战后英国政坛最大的“性丑闻”。更为严重的是,这位主管国家安全的内阁高官是与苏联间谍“共享”此美女。在当时东西方冷战的狂热背景下,高官、性、间谍之间的内在逻辑被政客们充分利用,使整个事

  • 1910年6月5日:欧·亨利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欧·亨利(O.Henry,1862年9月11日—1910年6月5日),又译奥·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美国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叶子》、《二十年后》等。1862年9月11日,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