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00年6月26日:《东南保护约款》

1900年6月26日:《东南保护约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88 更新时间:2024/1/9 10:19:35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三十日(公历6月26日),在北方义和团活动激烈,清政府要求地方各省准备对列强各国作战之际,上海道台余联沅代表两江总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与列强驻沪领事议定了《中外互保章程》及《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亦称《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了各自保护范围,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由各省督抚保护,双方不相开战。

简介

清廷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宣战后,刘坤一、张之洞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两人联衔会奏,请转变对列强作战方针,并稍为透露“东南互保”情形。两广总督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等得知后也表示参加“互保”,不向列强开战。这一互保章程虽未正式签字,但却在实际中得到了执行。史称“东南互保”。

东南保护约款内容

一、上海道台余,现奉南洋大臣刘、两湖督宪张电示,与各国驻沪领事官会商办法,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二、上海租界公同保护章程已另立条款。

三、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督宪张允认切实保护,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

四、长江内地中国兵力已足使地方安静,各口岸已有各国兵轮者仍照常停泊,惟须将来水手等人等不可登岸。

五、各国以后如不待中国督抚商允,竟至多派兵轮驶入长江等处,以致百姓怀疑,藉端起衅,毁坏洋商教士生命产业,事后中国不认赔偿。

六、吴淞及长江各炮台,各国兵轮切不可近台停泊,及紧对炮台之处。兵轮水手亦不可在炮台附近地方操练,彼此免致误犯。

七、上海制造局火药局一带各国允兵轮勿往游弋停泊,及派洋兵巡捕前往,以期各不相扰。此局军火专为防剿长江内地土匪,保护中外商民之用,设有督抚提用,各国毋庸惊疑。

八、内地如有各国洋教士及游历各洋人,遇偏僻未经设防地方,切勿冒险前往。

九、凡租界内一切设法防护之事,均须安静办理,切勿张皇,以摇人心。

意义

该协议解除了列强的后顾之忧,使之可全力镇压北方的义和团;同时它又具有约束、限制外国兵轮、水手、商人等肆意侵扰东南各省的作用。在北方陷入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南方各省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保持了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也免受影响;但也使地方督抚的权力进一步扩张,清廷的威信严重下降。

清廷也于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六日(8月20日)以光绪帝名义下“罪己诏”,言:各直省督抚,更宜整顿边防,力固疆圉。前据刘坤一、张之洞等奏,沿海沿江各口商务照常,如约保护。今仍应照议施行,以昭大信。无奈地承认了“东南互保”的合法性。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31年6月26日:中村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中村事件》系1931年6月,日军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到中国东北从事间谍活动,6月26日被当地驻防的中国屯垦军第三团所部拘获,由于间谍罪证确凿无疑,团长关玉衡遂下令将中村等人处死而引发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突然向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袭击,炮轰沈阳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 森林火灾有什么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火灾的一种。定义森林火灾广义上讲: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

  • 1994年6月27日:松本沙林毒气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松本沙林事件(日本名:松本サリン事件),是指发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恐怖袭击事件。9名凶徒于1994年6月27日黄昏至翌日6月28日清晨在深志区住宅街内散布沙林毒气,导致7人死亡,660人受伤。事件发动袭击的是一个名为奥姆真理教的新兴宗教组织。1994年到1995年,奥姆真理教教徒在原教主麻原彰晃的

  • 1991年6月27日:十日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十日战争(斯洛文尼亚语:desetdnevna vojna),又称斯洛文尼亚独立战争,是1991年斯洛文尼亚发表自南斯拉夫的独立宣言之后,由于边界管卡问题与南斯拉夫政府之间的武力冲突。这场战役从1991年6月27日开始后历时十天左右就结束,但是所引发旧南斯拉夫各国宣布独立和引发内战的连锁效应却是相当

  • 1858年6月27日:《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清朝与法国在天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和《中英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签约背景19世纪40年代后期,西方侵略者利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的特权

  • 1969年6月27日:石墙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石墙事件”(英语:Stonewall riots)在同性恋维权的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引发了美国同性恋群体维权的行动,并扩展到世界范围内。一个强大的同性恋维权组织“同性恋解放阵线”成立。背景1950与1960年代,美国的司法制度仍严重歧视同性恋,其程度甚至更甚于某些华沙公约组织国家。美国早期

  • 1927年6月27日:日本召开东方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日本召开的东方会议有三次:即1921年5月原敬内阁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6月底至7月初田中义一首相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8月森恪在大连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关于各自的名称,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称谓,如在《大本营陆军部》一书的引用资料中,把森恪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

  • 仁川登陆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登陆战(朝鲜语:인천상륙작전)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战役开始于1950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结束。战役背景在仁川的主要进攻开始前7天,一个联合中央情报组织–军事情报侦察行动,代号楚蒂·积臣,派出一组游击队到仁川,该队人员由海军中尉尤金·克拉克率领在港口入口的永兴一个岛屿登陆,在这里他

  • 仁川登陆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战役令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在仁川的登陆不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型登陆行动,第一次是在1950年7月18日在浦项的登陆,但当时行动不是在敌人的占领区内进行及没有遇到抵抗。战役过程在战役中的小舰队由詹姆斯·贝斯特指挥,他是两栖作战的专家,贝斯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很多两栖登陆行

  • 仁川登陆作战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的登陆不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型登陆行动,但仁川战役令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开始反攻,向北的进攻停止于鸭绿江。战役结果在仁川的朝鲜军之抵抗被清除后,补给及增援的行动立即开始,海军工程营及水中爆破大队(UDTs)已经到达与海军陆战队一起在绿滩建设了浮筒码头及清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