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58年6月26日:《中英天津条约》签订

1858年6月26日:《中英天津条约》签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163 更新时间:2023/12/7 18:20:28

《中英天津条约》又称《中英续约》,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朝与英国在天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

中英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共56款,另附《专条》。

主要内容:(1)英国派公使驻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馆;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镇江、南京为通商口岸;(2)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英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并可在各通商口岸租地盖房、设立教堂、医院、仓库等;(4)英商船可在长江通商各口往来;(5)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6)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7)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签约背景

19世纪40年代后,西方侵略者虽然通过《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是,对华贸易并没有出现所设想的持续性的增长。因此,西方侵略者对已经取得的特权不满足,企图清政府索要更多的特权,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1854年、1856年,英国联合美国、法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开放中国内地、公使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皆被拒。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英国联合法国,派出远征军到中国,攻占了广州。1858年4月,又北犯大沽。英、法、美、俄四国专使向清政府递交了照会,限令于6日内答复他们的侵略要求。5月20日,英法联军悍然攻占大沽炮台,26日进犯天津,威胁清政府速派大臣谈判,否则将进攻北京。

清政府正因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而焦头烂额,因此决定对英、法妥协议和,并派出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全权代表赴天津谈判。谈判中,英方态度蛮横,不断以进攻北京相威胁,对其所开列的条款根本不容磋商,连一个字都不允许更改,否则将中止谈判。在英方代表的一再威逼下,桂良等人终于屈服,被迫接受英国的条件。6月26日,桂良、花沙纳与英国代表额尔金正式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

主要内容

《中英天津条约》共56款,另附专条1款。主要内容有:

1、英国驻华使节并各眷属及各随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能随时往来”,可在北京租地租屋,雇觅夫役。英在通商各口岸设领事官。

2、凡传基督教者,清政府应一体保护。英国人可前往内地游历、通商。

3、除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岸外,增开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为通商口岸;长江汉口段以下至海沿岸,除增开镇江一口岸外,再选择不超过三处地方开放;许英商船驶入长江至长江沿岸各口岸经商;英国兵船亦得进入各通商口岸。英国人有权雇佣华人,可在各口岸并各地方租地盖屋,设立栈房,建立教堂、医院、墓地。

4、涉及英国人的纠纷案件,英国当事人及财产,皆归英国官员查办;英国人犯法,由英国官员惩处;中国人扰害英国人,由中国官员惩办;中英两国之人争讼而又不能劝息,由中国地方官与英国领事会同审办。

5、中英双方应于《天津条约》签订后尽快于上海会商新税则;英商进出口货物于内地应纳之“子口税”,应“综算货价为率,每百两征银二两五钱”,一次缴清。

6、今后若有给他国特权,“英国无不同获其美”。

7、赔偿英国商民损失及军费共400万两。赔款缴清,方将广州城交还。

此后,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的规定,桂良等人与额尔金于11月8日在上海签订了《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海关税则》,重新确定了各类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对未定税率的物品,确立了“值百抽五”的原则,并准许鸦片以“洋药”的名义合法征税入口。

条约影响

《中英天津条约》是对中国主权的又一次严重的破坏,使英国又获得了一系列侵略特权。它为英国通过其驻华使领人员对中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施加影响提供了条件,并使得英国的势力扩展到了华南、长江流域和东北,更加靠近出口货物的产地和进口货物的行销地,从而更加有利于其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中国的原料,对中国的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900年6月26日:《东南保护约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三十日(公历6月26日),在北方义和团活动激烈,清政府要求地方各省准备对列强各国作战之际,上海道台余联沅代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与列强驻沪领事议定了《中外互保章程》及《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亦称《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了各自保护范围,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

  • 1931年6月26日:中村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中村事件》系1931年6月,日军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到中国东北从事间谍活动,6月26日被当地驻防的中国屯垦军第三团所部拘获,由于间谍罪证确凿无疑,团长关玉衡遂下令将中村等人处死而引发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突然向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袭击,炮轰沈阳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 森林火灾有什么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火灾的一种。定义森林火灾广义上讲: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

  • 1994年6月27日:松本沙林毒气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松本沙林事件(日本名:松本サリン事件),是指发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恐怖袭击事件。9名凶徒于1994年6月27日黄昏至翌日6月28日清晨在深志区住宅街内散布沙林毒气,导致7人死亡,660人受伤。事件发动袭击的是一个名为奥姆真理教的新兴宗教组织。1994年到1995年,奥姆真理教教徒在原教主麻原彰晃的

  • 1991年6月27日:十日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十日战争(斯洛文尼亚语:desetdnevna vojna),又称斯洛文尼亚独立战争,是1991年斯洛文尼亚发表自南斯拉夫的独立宣言之后,由于边界管卡问题与南斯拉夫政府之间的武力冲突。这场战役从1991年6月27日开始后历时十天左右就结束,但是所引发旧南斯拉夫各国宣布独立和引发内战的连锁效应却是相当

  • 1858年6月27日:《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清朝与法国在天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和《中英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签约背景19世纪40年代后期,西方侵略者利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的特权

  • 1969年6月27日:石墙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石墙事件”(英语:Stonewall riots)在同性恋维权的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引发了美国同性恋群体维权的行动,并扩展到世界范围内。一个强大的同性恋维权组织“同性恋解放阵线”成立。背景1950与1960年代,美国的司法制度仍严重歧视同性恋,其程度甚至更甚于某些华沙公约组织国家。美国早期

  • 1927年6月27日:日本召开东方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日本召开的东方会议有三次:即1921年5月原敬内阁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6月底至7月初田中义一首相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8月森恪在大连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关于各自的名称,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称谓,如在《大本营陆军部》一书的引用资料中,把森恪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

  • 仁川登陆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登陆战(朝鲜语:인천상륙작전)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战役开始于1950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结束。战役背景在仁川的主要进攻开始前7天,一个联合中央情报组织–军事情报侦察行动,代号楚蒂·积臣,派出一组游击队到仁川,该队人员由海军中尉尤金·克拉克率领在港口入口的永兴一个岛屿登陆,在这里他

  • 仁川登陆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战役令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在仁川的登陆不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型登陆行动,第一次是在1950年7月18日在浦项的登陆,但当时行动不是在敌人的占领区内进行及没有遇到抵抗。战役过程在战役中的小舰队由詹姆斯·贝斯特指挥,他是两栖作战的专家,贝斯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很多两栖登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