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31年6月26日:中村事件

1931年6月26日:中村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214 更新时间:2024/1/10 22:58:31

《中村事件》系1931年6月,日军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到中国东北从事间谍活动,6月26日被当地驻防的中国屯垦军第三团所部拘获,由于间谍罪证确凿无疑,团长关玉衡遂下令将中村等人处死而引发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突然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袭击,炮轰沈阳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中村事件是其中的借口之一。

事件地点

科尔沁右翼前旗察尔森镇的居日很山一带,就是当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导火索——“中村事件”的发生地。

重要人物

中村震太郎,日本关东军陆军大尉,1897年生于日本新县。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他在日本关东军情报二部供职,直接受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二领导,负责搜集中国军事情报工作。

事件产生及过程

1931年6月,日军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奉命到中国东北执行秘密军事侦察任务,随同者有一名旅居东北的日本退伍骑兵上士、一名蒙古人一名白俄人。他们化装成中国农民,到兴安岭索伦山一带进行军事地理调查后,在准备经洮南返回途中,于6月26日在兴安区葛根庙附近苏鄂公爷府被当地驻防的中国屯垦军第三团(团长关瑞玑字玉衡)所部拘获。

经搜查,在“他们的行囊和中村的棉裤中搜出调查笔记、军用地图甚多,并查出寒暑表、指北针、测绘仪器和一支南部式手枪”。中村“用地图对照现地,加以纠正改绘,凡他所经过的地区,关于雨量、气候、村落、居民、土质、水井以及可容驻的兵力等都记载很详”。

借题发挥

中村震太郎,因其从事特务活动而理所当然地被中国人民处死了。然而,日本陆军总部却避开其特务活动不谈,于1931年8月17日发表了所谓《关于中村大尉一行遇难声明》,声称这是“帝国陆军和日本的奇耻大辱”。日本内阁会议也认为,

如果中国方面不能迅速调查,“则日本军事当局与外交当局应会同决定对付行动”。日本以贼喊捉贼的伎俩,反诬中国军队无故开枪打死“大日本臣民”,对其特务活动闭口不说,以此作掩护,佯作交涉。关东军石原莞尔参谋提出加派一个步兵大队为基干部队,以保护洮索铁路开往洮南,以武力威胁为借口,暗中做好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准备。

事件遗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当地农牧民愤怒地推倒墓碑,扒掉小庙。墓碑遗址至今留存,成为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历史评价

事实上,日本早已在寻找武装侵华的借口。“中村事件”只是他们蓄意挑起事端的一个小小理由罢了。

就在1931年9月17日,日本公使重光葵还向中外发表声明,说因为“中村事件”而“盛传日本军队有动员计划说,全系无稽之谈”,目的是以此麻痹中国当局。24小时之后,日本军队就突然向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袭击,炮轰沈阳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不久,日本关东军在原科尔沁右翼后旗北居日很山顶为中村震太郎立一石墓碑,并在墓前建一座小庙。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森林火灾有什么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火灾的一种。定义森林火灾广义上讲: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

  • 1994年6月27日:松本沙林毒气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松本沙林事件(日本名:松本サリン事件),是指发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恐怖袭击事件。9名凶徒于1994年6月27日黄昏至翌日6月28日清晨在深志区住宅街内散布沙林毒气,导致7人死亡,660人受伤。事件发动袭击的是一个名为奥姆真理教的新兴宗教组织。1994年到1995年,奥姆真理教教徒在原教主麻原彰晃的

  • 1991年6月27日:十日战争爆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十日战争(斯洛文尼亚语:desetdnevna vojna),又称斯洛文尼亚独立战争,是1991年斯洛文尼亚发表自南斯拉夫的独立宣言之后,由于边界管卡问题与南斯拉夫政府之间的武力冲突。这场战役从1991年6月27日开始后历时十天左右就结束,但是所引发旧南斯拉夫各国宣布独立和引发内战的连锁效应却是相当

  • 1858年6月27日:《中法天津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27日清朝与法国在天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和《中英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签约背景19世纪40年代后期,西方侵略者利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的特权

  • 1969年6月27日:石墙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石墙事件”(英语:Stonewall riots)在同性恋维权的历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它引发了美国同性恋群体维权的行动,并扩展到世界范围内。一个强大的同性恋维权组织“同性恋解放阵线”成立。背景1950与1960年代,美国的司法制度仍严重歧视同性恋,其程度甚至更甚于某些华沙公约组织国家。美国早期

  • 1927年6月27日:日本召开东方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日本召开的东方会议有三次:即1921年5月原敬内阁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6月底至7月初田中义一首相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8月森恪在大连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关于各自的名称,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称谓,如在《大本营陆军部》一书的引用资料中,把森恪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

  • 仁川登陆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登陆战(朝鲜语:인천상륙작전)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战役开始于1950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结束。战役背景在仁川的主要进攻开始前7天,一个联合中央情报组织–军事情报侦察行动,代号楚蒂·积臣,派出一组游击队到仁川,该队人员由海军中尉尤金·克拉克率领在港口入口的永兴一个岛屿登陆,在这里他

  • 仁川登陆战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战役令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在仁川的登陆不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型登陆行动,第一次是在1950年7月18日在浦项的登陆,但当时行动不是在敌人的占领区内进行及没有遇到抵抗。战役过程在战役中的小舰队由詹姆斯·贝斯特指挥,他是两栖作战的专家,贝斯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与了很多两栖登陆行

  • 仁川登陆作战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仁川的登陆不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型登陆行动,但仁川战役令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被迫后撤。联合国军和韩国军队开始反攻,向北的进攻停止于鸭绿江。战役结果在仁川的朝鲜军之抵抗被清除后,补给及增援的行动立即开始,海军工程营及水中爆破大队(UDTs)已经到达与海军陆战队一起在绿滩建设了浮筒码头及清除了

  • 米格走廊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不久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1951年中期以后,中国与苏联空军MiG-15多次成功地拦截美军战机,在鸭绿江南岸平原一带上空形成了著名的“米格走廊”。一般以为“米格走廊”上的驾驶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事实上苏联是作为空军主力秘密参战。斯大林命令国防部长华西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