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双眼皮是怎么形成的

双眼皮是怎么形成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973 更新时间:2024/2/19 9:27:20

双眼皮是指睑皮肤在睑缘上方有一浅沟皮肤,当睁眼时此沟以下的皮肤上移,而此沟上方皮肤则松弛在重睑沟处悬垂下折。

要形成一对漂亮的双眼皮,必须综合考虑双眼皮的走形、宽窄,上睑肿胀度,睑裂宽度,睑缘弧度,眼睛的高度宽度之间的比例,眉眼间距等因素。

双眼皮与单眼皮的关系

这是生物遗传上的原因:双眼皮是显性基因,而单眼皮是隐性基因。

举个很简单的例,如果控制单、双眼皮的基因分别是大Aa,那么组合AA,Aa都是双眼皮,而aa才是单眼皮,按照这样的比例,双眼皮和单眼皮的比例应该是3:1如果一个家庭中妈妈是单眼皮,那么她就是aa基因,而爸爸则可能是AA或Aa基因,但如果他们两个孩子是单眼皮的话,说明爸爸就一定是Aa了,因为妈妈只能提供小a基因,而孩子是单眼皮,即aa基因,那么说明你爸爸肯定提供给你的是小a基因,而他自己又是双眼皮,他就有大A基因。所以他是一个显形的基因大A带一个隐形的基因小a,就是Aa。前面说过,大A为显形,小a为隐形,所以当大A和a组合在一起的时候现的是显形基因的性状,有隐形基因小a,但是表现的是双眼皮。也就是说父母全是单眼皮,孩子肯定是单眼皮。

美丽眼睛标准

眼居五之首,视觉功能。视觉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通从外界获取信息90%由双眼完成。它又是表情器官,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显示器,能充分反映人的喜、怒、衷、乐等各种内心活动,故称它为心灵的窗口。它是人体容貌中最显露、最目的器官,是容貌美的中心,被美学家称为美之窗,所以一双漂亮而完美的眼睛,在人体美中常常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从美学度来看,眼睛的大小与脸型的大小要附合一定的比率。如脸的宽度是10CM,那么眼睛是2~2.5的比率,眼睛的度是3厘米,宽1厘米,两眼距离当于眼睛的长度为最理想的眼睛。

区别

在人们的观念中,单睑与重睑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而事实上,两者间存在美学的差异、形态学的区别及解剖学的差别。人类的单睑、重睑与遗传有关,一般终生不变。但也有少数人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变。有的是随年龄增长到成年时,单睑逐渐变为重睑;有的是随着步入老龄,眼睑皮肤松弛下垂,将原来重睑的皱襞遮盖,而给人以单睑的外观印象。人类的双上睑形态一般是对称的,但有2.85%-8.89%的人双上睑形态不一致,表现一侧单睑,一侧为重睑。

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单睑与重睑的差别,除在上睑有无横行皱襞的区别外,单睑者整个上睑的皮肤较厚,睫的根部不可见;重睑者上睑皮肤较薄,上睑的皮肤不下垂,睑缘全部可见。单睑者睑裂较短、狭细;而重睑者睑裂较长、宽。单睑的睫毛较短、稀疏,平视时,睫毛多向下倾斜,重睑者的睫毛较长,平视时睫毛稍稍向上翘。单睑者的内眦角由于多伴有内眦赘皮,呈圆顿状;而重睑者内眦一般呈尖角状,一般无内眦赘皮。

由于单、重睑的发生受地区、遗传、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形态上有显著差别,因而其解剖结构上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单睑的皮肤较厚,皮下组织较高,眼轮匝肌比较发达,眼轮匝肌后的脂肪较多;单睑者的睑板薄而窄小,睁眼的肌肉——提上睑肌不发达;而重睑者则正相反。单睑者的眶隔位置一般偏低,而眶隔脂肪可脱垂于睑板上缘或睑板前,而重睑的眶厢位置较高,也无眶隔脂肪脱垂于睑板上缘或睑板前。基于解剖结构基础,单睑在睁眼时,睑板前的皮肤和眼轮匝肌不能跟随睑板一同上提,因而上睑不能形成皱襞表现为单眼皮。而重睑在睁眼时,睑板前重睑线以下的皮肤和眼轮匝肌能和睑板一同上提,因而上睑出现皱襞,表现为双眼皮。

从单、重睑几个方面的差别来看,人们常提起的重睑术,实际为,通过手术手段,将单睑的解剖结构进行修改、重组,最后成形为重睑的外观形态。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861年9月2日:《中德通商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的签订,也激发了德意志企求从中国攫取特权的欲望。普鲁士派出了远征队,要在中国取得与英、法、美、俄四国在华同等的权利与地位,并不惜采用敌意的示威行动以胁迫清政府谈判签约。1860年初,普鲁士远征队出发,1861年(咸丰十一年)3月到达上海,不久又到达天津。186

  • 1666年9月2日:伦敦大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事件

    伦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发生于1666年9月2日~5日,是英国伦敦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火灾,烧掉了许多建筑物,包括圣保罗大教堂,但切断了自1665年以来伦敦的鼠疫问题。2016年是伦敦大火发生350周年。事件经过1666年9月2日星期日凌晨1点左右,伦敦布丁巷(Puddi

  • 1937年9月2日:顾拜旦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事件

    皮埃尔·德·顾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1863年1月1日~1937年9月2日),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1863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非常富有的贵族家庭。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国际奥林匹克

  • 1945年9月2日:三八线划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1945年9月2日,根据盟国协议,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在第一号指令中,以北纬38度线为界作为美苏两国军队分别受理驻朝日军的投降事宜和对日开展军事活动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驻朝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三八线南北地区。1948年8月和9月,朝鲜半岛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

  • 胡惟庸案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作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丞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朱元璋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内阁大学士的权力不如宰相,只有「票拟」权力,先送宦官,再由宦官上呈与皇帝。从此明朝名义上

  • 1837年9月2日:张之洞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

  • 蓝玉案的相关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事件

    蓝玉案,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诛杀大将蓝玉,继而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此为明初四大案之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借口凉国公蓝玉欲图谋反,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名将的重大政治案件。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朱元璋以蓝玉案为契机,不仅诛杀蓝玉一门,连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

  • 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废除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废除过程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

  • 1966年9月3日:傅雷夫妇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8年生于上海南汇,现代翻译家、学者。朱梅馥,女,1913年出生于上海。文学家傅雷之妻,曾与丈夫整理并出版了《傅雷家书》。1966年9月3日晨,傅雷和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人物简介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8年生于上海南汇,现代翻译家、学者。1924年考入上海大同

  • 1658年9月3日:克伦威尔因病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事件

    奥利弗·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1599年4月25日—1658年9月3日),出生于英国亨廷登郡,英吉利共和国首位护国主(1649年5月—1658年9月3日在任),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曾逼迫英国君主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