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伯利亚虎的物种学史

西伯利亚虎的物种学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01 更新时间:2024/2/14 7:57:31

西伯利亚虎(学名:Panthera tigris ssp.altaica):又称东北虎,是虎的亚种之一。是现存体重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其中雄性体长可达3米左右,尾长约1米,成年雄性平均为250千克,也有达到350千克左右。

野生西伯利亚虎体色夏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字,故有“丛林之王”之美称。

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善爬树。很少袭击人类。东北虎主要捕食鹿、羊、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也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

捕食方式为偷袭。孕期为103至105天,一胎生2至4仔,二至三年生产一次,野生寿命15至17年,最高为20年,人工饲养情况下寿命为20-25年。

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地区。由于栖息地被破坏与偷猎,至2015年初统计,世界上仅存野生西伯利亚虎仅500头之内。

物种学史

西伯利亚虎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起源于亚洲东北部,曾经遍及俄罗斯西伯利亚至韩国地区,有300万年进化史,在中国境内又被称为东北虎。虽然它拥有巨大的体形和惊人的力量,野生的西伯利亚虎却依然濒临灭绝,这支珍稀物种的生死存亡仅系于一线。

2009年《科学》Carlos A.Driscoll发表了一篇专门阐述里海虎和西伯利亚虎关系的论,基因研究表明西伯利亚虎和已经绝灭的里海虎有着相对别的虎亚种最近的亲缘关系。调查指出很可能两种虎的共同祖先在大约一万年前通过古中国丝绸之路去往中亚,里海地区定居繁衍。而其中一支横穿西伯利亚来到远东地区形成西伯利亚虎种群。

有猜想认为正是人类活动分隔开了这些本来属于同一种群却分布于不同地区的虎并最终让它们分别走上了不同的进化道路。这样的调查结果引发了人们在中亚地区重新引入老虎的无限遐想。同时栖息地调查也在姆河三角洲,伊犁河三角洲等地方进行着。如果设想得到实现,人们将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重新看到虎的身影。

形态特征

成年雄性西伯利亚虎体重平均为250千克,头体长约为2.3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约为170千克,体长约为2米,肩高1.1米左右,尾长1.3米左右。最大身长可达2.9米(含尾长)。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丛林之王”和“万兽之王”之美称。

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其毛色艳丽,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背部和体侧淡黄色,腹面白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全身布满黑色的条纹,前额上的黑色横纹中间略相串通,形似“王”字。

在夏季由于日照时间长,被毛会变短,颜色变深。进入冬季则毛长而色淡,呈淡黄色。为了融进多雪的栖息地,西伯利亚虎冬季的毛色较白,不象温暖地区的老虎那样有红色的条纹。为了抵御低达零下45度的低温,它长着厚厚的皮毛,在所有老虎中,它每平方英寸的毛发数量是最多的。

成年西伯利亚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后弯。长54-78毫米,粗20-26毫米。

西伯利亚虎拥有火一样的目光,身体厚实而完美,背部和前肢上强劲的肌肉在运动中起伏,巨大的四肢推动向前,平稳而安静,就好像在丛林中滑行。它还有尖硬的锯牙钩爪,5个非常锐利的虎爪使用时伸出,不用时缩回爪鞘避免行走时摩擦地面。西伯利亚虎生性内向,多疑而凶猛,动作敏捷,在丛林中出没无常,一般人很难亲眼目睹野生的西伯利亚虎。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事件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历史治水名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

  • 宁锦之战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宁锦之战发生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是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明辽东巡抚袁崇焕等率军击退后金大汗皇太极围攻锦州(今属辽宁)、宁远(今辽宁兴城)的作战。1627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后金军围锦州,攻宁远。袁崇焕等率众固守,城得保全。五月十一日,后金军直抵锦州,四面

  • 后金攻察哈尔蒙古之战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事件

    后金攻察哈尔蒙古之战是后金天聪二年至九年(明崇祯元年至八年,1628—1635年),后金军攻灭察哈尔部,统一漠南蒙古的作战。十七世纪初,建州女真兴起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控制了女真各部。天聪六年(1632年)四月,皇太极率大军西进,多尔衮从征。至西拉木伦河畔,会集蒙古诸部兵,共击林丹汗。面对势力

  • 丙子之役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丙子虏乱又称丙子之役指的是1636年至1637年之间,清军为了攻打明朝解除后顾之忧而发兵朝鲜的一场战争。这是后金第二次入侵朝鲜,在韩国史书中又被称为丙子胡乱(병자호란)。丙子胡乱又与之前发生的丁卯胡乱统称为丙丁虏乱(병정노란)。国际局势 17世纪,满洲族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建立了后金政权,进而夺取辽

  • 三星堆七大千古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第一谜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有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即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

  • 卫拉特蒙古达什达瓦部族东迁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达什达瓦之妻组织所属部众密切配合清军作战,立下赫赫战功。达什达瓦部总管布林主动向清政府请求内迁,为表达奖赏,遂下令在达什达瓦部驻地附近武烈河东岸的山岗上“仿伊犁固尔扎庙式”建造安远庙。据乾隆御制《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碑刻载,在漠北厄鲁特蒙

  • 土尔扈特部落东归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土尔扈特部的爱国壮举深深感动着中国人民,中国清代政府从陕西银库拨银300万两,同时调集大量的物资接济土尔扈特,并在热河行宫接见。背景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

  • 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落东迁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753年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率部落东迁投奔清朝,乾隆在热河行宫接见并宴赏三车凌。背景自1745年(清乾隆十年)噶尔丹策零病逝,到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准噶尔部最后一个首领达瓦齐下台,在这短短的十年中,曾经更替了噶尔丹策零的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长子喇嘛达尔扎和达瓦齐三个首领。他们为了

  • 雨蛙的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雨蛙(Hylachinensis),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雨蛙科的1属,种类约250种。雨蛙肩带弧胸型,椎体为前凹型。适于树栖,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吸盘,末两骨节间有1间介软骨,是趋同演化的一个物种。雨蛙白天伏在树根附近的石缝或洞穴内,夜晚栖息在灌木上,以蚁类、金龟子等为食。外形特征雨蛙脊椎动

  • 流星雨的基本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体都比沙砾还要小,因此几乎所有的流星体都会在大气层内被销毁,不会击中地球的表面;能够撞击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称为陨石。数量特别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