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拉特蒙古达什达瓦部族东迁事件

卫拉特蒙古达什达瓦部族东迁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378 更新时间:2024/1/25 14:07:54

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平定达瓦齐睦尔撒纳的叛乱,达什达瓦之妻组织所属部众密切配合清军作战,立下赫赫战功。达什达瓦部总管布林主动清政府请求内迁,为表达奖赏,遂下令在达什达瓦部驻地附近武烈河东岸的山岗上“仿伊犁固尔扎庙式”建造安远庙。

据乾隆御制《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碑刻载,在漠北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少数贵族发动武装叛乱时,蒙古各部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准噶尔部蒙古的达什达瓦部参加了清朝平叛的军事行动,后朝廷允其所请,将该部二千一百人迁居热河,并仿照新疆伊犁固尔札庙形制,营建此庙,以“怀柔远人”。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安远庙普度大殿内一层,供奉有精美的巨型木雕绿度母像。或许是历史的相互印证,300年前领导达什达瓦部众反对分裂祖国,积极维护边疆安定的达什达瓦寡妻,是一位坚贞不屈的女性。她不顾叛军阻扰和反动喇嘛的煽动,坚决地站到了清政府的一边,积极率众反抗分裂。后来,乾隆皇帝赐封她为“车臣默尔根哈屯”,也就是蒙古语“聪明智慧的妃”的称号。不幸的是,她在受封后的第二年,最终因病辞世,葬于新疆。

在达什达瓦寡妻的遗志和部众一心回归的引导下,达什达瓦部总管布林主动向清政府请求内迁。内迁前后,由于长途跋涉和途中与叛军进行激烈的战斗,该部众人员伤亡很大,最后迁到承德只剩下2136人。清政府把内迁而来的部众安置到了热河安远庙台地下方,把北起蒙古营南至罗汉山的河谷地带赏赐给他们,让他们永久居住、游牧。随同内迁还有17名喇嘛也安置在普宁寺内,他们为承德的藏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些来自西北边陲的蒙古人,世世代代守护着皇帝赐给他们的牧场,世世代代从事着保卫避暑山庄和管理寺院的任务。

庙宇建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是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而建,该庙主殿普度殿原型就是被称为“金顶寺”的固尔扎庙主殿的样式。固尔扎庙是漠西北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当年准噶尔部远近牧民每年夏季都到这里集会,顶礼膜拜。该庙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被漠西蒙古的民族分裂分子叛军烧毁。

乾隆皇帝考虑到达什达瓦部众的宗教信仰和原固尔扎庙已毁于战火的事实,遂命在热河避暑山庄外武烈河东岸建造寺庙,结合当时祈求国家安定、边疆团结,便起名“安远庙”。安远庙的匾额由皇帝御书,用汉、满、蒙古、藏四种文字来表示,也代表了多民族团结安定。乾隆皇帝在庙中的碑文中写道“之所以为此者非惟阐扬黄教之谓,盖也绥靖荒服,柔怀远人”。这座寺庙的建造体现了清政府利用宗教和优抚的策略,怀柔并团结了新疆地区的漠西蒙古诸部,并使之“较长城更为坚固”。

安远庙建成后,不仅成漠西蒙古达什达瓦部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还是乾隆皇帝率领各民族王公、台吉每岁到此拈香瞻礼的好去处。这里曾一度成为热河“集梵僧、演步踏,以庆藏事”的重要活动场所,显示了民族团结。从此,被皇帝特许内迁到承德武列河两岸的达什达瓦部人民,在皇帝为他们建设的家园—“蒙古营”内外与当地的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至今已有300年多的历史。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土尔扈特部落东归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事件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土尔扈特部的爱国壮举深深感动着中国人民,中国清代政府从陕西银库拨银300万两,同时调集大量的物资接济土尔扈特,并在热河行宫接见。背景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

  • 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落东迁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753年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率部落东迁投奔清朝,乾隆在热河行宫接见并宴赏三车凌。背景自1745年(清乾隆十年)噶尔丹策零病逝,到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准噶尔部最后一个首领达瓦齐下台,在这短短的十年中,曾经更替了噶尔丹策零的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长子喇嘛达尔扎和达瓦齐三个首领。他们为了

  • 雨蛙的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雨蛙(Hylachinensis),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雨蛙科的1属,种类约250种。雨蛙肩带弧胸型,椎体为前凹型。适于树栖,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吸盘,末两骨节间有1间介软骨,是趋同演化的一个物种。雨蛙白天伏在树根附近的石缝或洞穴内,夜晚栖息在灌木上,以蚁类、金龟子等为食。外形特征雨蛙脊椎动

  • 流星雨的基本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体都比沙砾还要小,因此几乎所有的流星体都会在大气层内被销毁,不会击中地球的表面;能够撞击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称为陨石。数量特别庞

  • 关于流星雨的历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的发现和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最详细的记录见于《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中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大约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大约

  • 流星雨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每小时一颗的流量就可以称为流星雨)是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迸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彗星的破碎。彗星主要由冰和尘埃组成。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

  • 著名的七种流星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Meteor Shower)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发生摩擦),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1、狮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现。一般来

  • 流星雨的现象影响及研究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虽然,流星雨的质量都很小(一般小于1 mm),在进入大气后大部分烧掉,流星暴雨对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不会造成直接危害,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因速度极高,流星暴雨对太空中的航天飞行器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对地球大气高层的电离层和其他物理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大批流星体尘埃散入地球大气,提供了额外的水汽凝

  • 苏波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苏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2月——1921年3月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国,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

  • 苏波战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苏波战争,指1920年前后苏维埃俄国与波兰之间的战争。东欧混乱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整个东欧陷入动乱。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集团军向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