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尔扈特部落东归事件

土尔扈特部落东归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04 更新时间:2024/1/22 15:22:12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阿玉奇汗之曾孙)为摆脱沙俄压迫,率领部众冲破沙俄重重截击,历经千辛万苦,胜利返回祖国。土尔扈特部的爱国壮举深深感动着中国人民,中国清代政府从陕西银库拨银300万两,同时调集大量的物资接济土尔扈特,并在热河行宫接见。

背景

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了18世纪60年代,他们又决心返回故土,主要原因来自沙俄帝国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

土尔扈特人崇信藏传佛教格鲁派,他们熬茶敬佛,在生活和化等各方面都离不开喇嘛教。西迁伏尔加河流域后,沙俄政府认识到,要断绝他们与蒙古各部和内地各民族人民的宗教联系,而代之以俄罗斯的东正教这种西方的宗教。为此,彼得一世甚至亲自发出谕旨,要求传教士学会土尔扈特语言,以便说服土尔扈特人改信东正教。他们制造宗教矛盾和纠纷,对土尔扈特部众进行大规模的宗教迫害,妄图消灭藏传佛教,逼迫部族改信东正教。引起了土尔扈特人强烈的反抗。

东归

在1767年,当时的土尔扈特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小型的绝密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就决定要东归故土。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秋(公元177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的一个秘密地点,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第二次主持召开了绝密会议。会上,他们庄严宣誓,脱离沙皇俄国,返回祖国去。

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全体战士总动员,提出土尔扈特人如果不进行反抗,离开俄国,整个部族都将将沦为沙皇的奴隶,这次总动员,点燃了土尔扈特人心中奔光明的火焰。第二天凌晨,寒风凛冽。当阳光洒向大雪覆盖着的伏尔加草原时,伏尔加河右岸的三万三千多户的土尔扈特人出发了,离开了他们寄居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用他们的话说:到东方去、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

渥巴锡率领一万名土尔扈特战士断后。他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制宫殿;刹那间,无数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之举,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将一去不返,同沙俄彻底决裂的决心。

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

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不断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土尔扈特人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饿袭击,人口大量减员。有人对能否返回祖国丧失了信心。

在这最困难的时刻,渥巴锡及时召开会议,鼓舞士气,他说:我们宁死也不能回头!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事前清政府一点也不知道。土尔扈特人无法和清政府沟通,更不可能得到清政府的任援助。英勇的土尔扈特人,仍然只有再次抖擞精神,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去。

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义无反顾。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实现了东归壮举。

乾隆帝在普陀宗乘之庙的万法归一殿接见回归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一行,并举办大规模讲经祝寿活动。为记载此次事迹,乾隆皇帝在普陀宗乘之庙立下《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两面石碑,记述土尔扈特部回归中国及清廷对该部的抚恤。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部落东迁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1753年厄鲁特蒙古杜尔伯特台吉三车凌率部落东迁投奔清朝,乾隆在热河行宫接见并宴赏三车凌。背景自1745年(清乾隆十年)噶尔丹策零病逝,到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准噶尔部最后一个首领达瓦齐下台,在这短短的十年中,曾经更替了噶尔丹策零的次子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长子喇嘛达尔扎和达瓦齐三个首领。他们为了

  • 雨蛙的种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雨蛙(Hylachinensis),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雨蛙科的1属,种类约250种。雨蛙肩带弧胸型,椎体为前凹型。适于树栖,指、趾末端多膨大成吸盘,末两骨节间有1间介软骨,是趋同演化的一个物种。雨蛙白天伏在树根附近的石缝或洞穴内,夜晚栖息在灌木上,以蚁类、金龟子等为食。外形特征雨蛙脊椎动

  • 流星雨的基本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是在夜空中有许多的流星从天空中一个所谓的辐射点发射出来的天文现象。这些流星是宇宙中被称为流星体的碎片,在平行的轨道上运行时以极高速度投射进入地球大气层的流束。大部分的流星体都比沙砾还要小,因此几乎所有的流星体都会在大气层内被销毁,不会击中地球的表面;能够撞击到地球表面的碎片称为陨石。数量特别庞

  • 关于流星雨的历史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的发现和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最详细的记录见于《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中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大约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大约

  • 流星雨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每小时一颗的流量就可以称为流星雨)是一种有成群的流星看起来像是从空中的一点中迸发出来,并附落下来的特殊天象。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彗星的破碎。彗星主要由冰和尘埃组成。当彗星逐渐靠近太阳时冰气化,使尘埃颗粒像喷泉之水一样,被喷出母体而进入彗星轨道。但大颗粒仍保留在母彗星的周围形成尘埃彗头;小颗

  • 著名的七种流星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流星雨(Meteor Shower)的产生一般认为是由于流星体与地球大气层相摩擦的结果(流星体可以是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发生摩擦),流星群往往是由彗星分裂的碎片产生,因此,流星群的轨道常常与彗星的轨道相关。成群的流星就形成了流星雨。1、狮子座流星雨狮子座流星雨在每年的11月14至21日左右出现。一般来

  • 流星雨的现象影响及研究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事件

    虽然,流星雨的质量都很小(一般小于1 mm),在进入大气后大部分烧掉,流星暴雨对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不会造成直接危害,不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因速度极高,流星暴雨对太空中的航天飞行器的安全构成威胁,同时对地球大气高层的电离层和其他物理状态也会产生影响。大批流星体尘埃散入地球大气,提供了额外的水汽凝

  • 苏波战争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苏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2月——1921年3月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国,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

  • 苏波战争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苏波战争,指1920年前后苏维埃俄国与波兰之间的战争。东欧混乱1918年,东线的德军开始向西撤走。由德国扶植的地方政权、其它在德军撤走后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权,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区纳入苏俄的布尔什维克人开始争夺那些同盟国遗下的空间,整个东欧陷入动乱。1918年11月18日,苏维埃最高当局下令西集团军向西进

  • 两次掷出窗外事件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事件

    捷克是传统的天主教国家。1419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新教徒上街示威,人潮聚集至新市政厅前的查理广场,要求释放被逮捕的信徒。随著游行群众情绪的高涨,也益发激起反胡斯派的不满,突然有人由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立刻引爆了一触即发的情势。狂怒的激进份子冲进新市政厅,在群众的鼓噪煽动下,活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