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豪雨是什么意思

豪雨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175 更新时间:2023/12/10 0:58:35

当有连续降雨,而且一日雨量累积到130毫米时,会发布“豪雨特报”;如果降雨量不到130毫米,却在50毫米以上,且有可能造成灾害时,便发布“大雨特报”。

这雨种灾变天气最在5,6月的梅雨季节时发生;或者在春秋雨季的锋面及季偏南气流强盛时,产生对流性大雨或豪雨台风来袭,引进强劲的西南气流,也是大雨或豪雨的成因之一。

感受

雨下得很快,披天盖地的。

已经没有选择地去接受了什么时刻都会有一场突发,也强弱不定的豪雨。不论仅是淅沥,或者磅礴,浸在雨水中,任一半的身体被淋沥,两种温度的一种比拼……我显然开始对频繁的夏雨找不出推搪的理由,索性接受吧,况每次的雨都是那么畅快淋漓?

原本应该有暑气的季节,原本应该是将身体浸没在泳池里,让身体透着湿气去曝晒炙热的时间,我却开始转变成穿着沙滩拖鞋踏水淋雨,或者冒着雨雾骑着单车溅着一身泥水,在凉风下欢愉。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感觉。每每洗完了澡,就喜欢靠在窗前,去回味之前在雨里的奔驰感受;或者眺望远方,试图可以探得出浓云之后,淡淡丝丝的阳光气候。此时,人就会平静清澈,呼着从窗外飘进来的豪雨的气息,这是一种夏天也有的凉爽寄托。

或许,改变态度显得比改变气候容易得多;或许,换一种视觉的角度,事物的显现也会在眼界里清晰很多……虽然在长大的日子里已经没有很多时间等待日出日落,但是,即使是这样或许飘雨的清晨,或许依然浓云沥雨的夜里,心境却也可以很明净。

豪雨已经在冲刷,流走了,或是流过了,时间原来一直都很平静;豪雨或许在人醒着时不停,但浇下的雨水,淌入的雨滴,它不会在人睡去时就没有了痕迹;豪雨应该是一份预示,或许不知或许无意,但,人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不应该对着只会学着唉声叹气。

豪雨不是季节的权利,终将过去。清洗还是一种浸透的心,不用说,你我都会看得清!

成因

破坏森林会使下雨时流出森林集水区的水量增加,因而加大洪水量。不过基本上,森林只明显减少较小的豪雨的流出水量,但对会造成重大灾害的大豪雨,并不能明显地减少流出水量。

也有认为圣婴现象及圣女现象的出现,可能引起气象异常而导致集中发生豪雨.圣婴洋流是在耶诞节之后,沿南美洲秘鲁海岸发生的由北南的暖洋流.一般而言,会使平时雨量少的热带东太平洋地区可能出现豪雨,而原本多雨的热带西太平洋地区雨量减少,甚至可能发生干旱.圣女现象则为热带太平洋东部及中部海面温度不寻常降低,且信风变强的现象。

全球气候温暖化的影响,是比较受重视的豪雨发生原因.已有研究指出,因全球气候暖化,造成地球的平均水蒸气量增加,强烈降雨现象及热带性低气压的降雨量也会增加,河流的流量也增加7%以上。

结论

虽然有上述各种说法解释近年发生异常豪雨洪水的原因,但事实上历史上也曾发生很大的豪雨。例如1910年,法国巴黎发生的豪雨洪水,使整个巴黎盆地与台北在九一七水灾中一样,变成洋泽国,也使1900年才通车的巴黎第一条地下铁全浸泡在水中,经七个多月才修复通车。

因此,豪雨洪水基本上应是一自然现象,其出现的时,地,及大小迄今仍难正确预测,而有较科学纪录的时间也仅一,二百年,很大的豪雨本不常发生,打破纪录的也仅是这一,二百年间记录到的豪雨。而一,二百年以前可能也发生过更大的豪雨,只是没有科学纪录而难以比较。

当然,未来仍可能发生更大的豪雨,只是不能确定何时发生而已。也因此台北九一七水灾未必真的是空前大水灾,更未必会是绝后的大水灾。因而我们应认真思考的是,如何面对任何可能发生的豪雨洪水。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倭寇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倭寇[wō kòu](わこう),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

  • 藩镇割据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公元712年~公元756年)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著,经常以一人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

  • 藩镇割据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控制力就大大地减弱了,除了在形式上保持住了统一之外。实际对上对地方藩镇已经没有任何统治力和控制力了。而地方藩镇也只是表面上认这个大唐皇帝,实际上却是自行其是。藩镇割据的出现首要原因就是府兵制破产。而唐朝之所以无法结束藩镇割据是不能也没有办法,更不敢。但不得不指出的

  • 1987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是每年的6月26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

  • 1997年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997年,联合国大会根据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建议(第1997/251号决定)宣布6月26日为联合国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12月12日第52/149号决议)。设立此国际日的目的是根除酷刑并使1987年6月26日生效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切实产生作用。日期确定6月26日

  • 1892年6月26日:作家赛珍珠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赛珍珠(Pearl S.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

  • 1858年6月26日:《中英天津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中英天津条约》又称《中英续约》,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朝与英国在天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中英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钦差大臣桂良、

  • 1900年6月26日:《东南保护约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三十日(公历6月26日),在北方义和团活动激烈,清政府要求地方各省准备对列强各国作战之际,上海道台余联沅代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与列强驻沪领事议定了《中外互保章程》及《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亦称《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了各自保护范围,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

  • 1931年6月26日:中村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中村事件》系1931年6月,日军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到中国东北从事间谍活动,6月26日被当地驻防的中国屯垦军第三团所部拘获,由于间谍罪证确凿无疑,团长关玉衡遂下令将中村等人处死而引发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突然向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袭击,炮轰沈阳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 森林火灾有什么危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是火灾的一种。定义森林火灾广义上讲: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