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前河北为何胡化严重

安史之乱前河北为何胡化严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15 更新时间:2024/1/5 1:31:35

唐太宗时平定东突厥及契丹各族后,将其内徙至河北一带,河北于是成为胡人杂居之地。当地胡化甚深,受到的汉文化影响很浅,因此与唐室的中原关系疏离。唐室为了便於统治,倚重能通多种胡语及了解外族民风者。李林甫出任宰相时,为巩固权位,杜绝边将入相之路,称胡人忠勇无异心,建议玄宗用胡人为镇守边界的节度使,而且又放任他们拥兵自重。

因此安禄山身为胡人等得以取得权力,东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禄山部队中最骁勇劲捷。而安禄山也因兼三大兵镇独掌十八万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实力及野心。

胡化,泛指汉族人或者汉族政权由于长期受到异族的影响而在姓氏称呼、思维方式、行为特征、生产模式、风俗文化等诸多方面产生与异族趋同的现象。

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河北之所以成为安禄山南下发动叛乱的起点,是因为它在地理上占据优势。由于河北远离长安,因此节度使可以不受干扰地培植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河北比关中更靠近唐朝的主要粮产区。虽然它不具备关中那样的防御力量,但是,如果想要攻打洛阳以及江淮,河北在进军路线上可谓是畅通无阻。

在数个世纪之后,河北终于取代关中成为各个朝建都的所在地,北京也随之取代了西安,这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兹不赘述。就安禄山叛乱的这段史事来看,上述转变过程并没有完成,因为关中仍旧是关键的战略要地,只是西北作为主要粮产区的地位下降了,在供给上存在困难。不过,安禄山的企图对于后面的历史发展而言,已经成为一个预兆。

叛乱为何会从河北发生,就当时的历史形势而言,还有着其他更重要的因素。虽然有关安禄山的神话传说把他的出生地放在了东北边地,这一点尚未证实是无误的,但是,这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真实的成分在内。安禄山来到这个地方完全是偶然的,不过,他把这里当作是自己的根据地却绝非偶然。

恰恰相反,有许多迹象表明,是河北利用了安禄山。从安禄山的身上,我们可以感觉到,东北边地的民众在面对他们在长安的统治者时,找到了一个凝聚他们旧日渴望的中心,以及承载他们独立意志的代表。他们对于安禄山的这种情感,在安禄山死后,便通过对他的宗教膜拜以及有关他的神话故事表现出来,而从后者当中,我们也获得了一些被扭曲过的信息片段。

由于唐朝政府害怕把军事力量交到河北人手中,因此自开国以来就没有在河北设立折冲府。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不过,河北地区的折冲府也确实从未超出过四十六个,这其中还包括怀州南部的八个折冲府在内,而怀州更倾向于是在东都的管辖范围之内。这种状况与河东地区形成鲜明的对比,河东道由于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共拥有折冲府163个,在数量上仅次于关中地区。

当然,这也符合一般原则,即府兵多集中于近京地区。但是,即使是与北部及西北地区的情况相比,这个地方的防御也无疑是被唐朝忽略的,以至于到7世纪的后二十年间,游牧部落的骑兵有好几次都可以很快地深入这个地带。终于到696年至698年,契丹与突厥前后相继,对这里大举入寇。

696年至698年外族入侵时的情形,也更加有趣地阐明了河北当时的形势以及它与中央的关系。无论是出于真诚的合作,还是因为害怕而放弃了抵抗,河北的一些军镇都很乖顺地投降了入寇者。甚至他们当中还有些人积极地配合入寇者的行动。契丹后来撤退,更大的原因是突厥在他们的后方进行侵扰,而并非是出于唐军自身的努力。

契丹撤退之后,担任唐军大总管的是武则天家族的一位成员,也就是河内王武懿宗,他对待那些投降契丹者,手段极为残酷。当洛阳朝廷议及此事时,有人认为是叛国者罪有应得,但是也有人认为,武懿宗此举不过是为了掩盖自己作为统帅的失职。河北落到这样的结果,为以后爆发类似于农民叛乱的事件提供了客观环境。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豪雨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当有连续降雨,而且一日雨量累积到130毫米时,会发布“豪雨特报”;如果降雨量不到130毫米,却在50毫米以上,且有可能造成灾害时,便发布“大雨特报”。这雨种灾变天气最常在5,6月的梅雨季节时发生;或者在春秋雨季的锋面及夏季偏南气流强盛时,产生对流性大雨或豪雨台风来袭,引进强劲的西南气流,也是大雨或豪

  • 倭寇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事件

    倭寇[wō kòu](わこう),是指13世纪到16世纪左右侵略朝鲜、中国沿海各地和南洋的日本海盗集团的泛称,除沿海劫掠以外主要从事中日走私贸易,因中国古籍称日本为倭国,故称倭寇。倭寇初时仅为九州沿海一带的名主、庄官等阶层及失业人民,14世纪初,日本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在长期战乱中失败的南朝封建主组织

  • 藩镇割据的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事件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公元712年~公元756年)时期,为防止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节度使,赋予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的权力,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见天宝十节度使)。其中特别是北方诸道权力的集中更为显著,经常以一人兼任两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是凭借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

  • 藩镇割据的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事件

    唐朝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府的实力和控制力就大大地减弱了,除了在形式上保持住了统一之外。实际对上对地方藩镇已经没有任何统治力和控制力了。而地方藩镇也只是表面上认这个大唐皇帝,实际上却是自行其是。藩镇割据的出现首要原因就是府兵制破产。而唐朝之所以无法结束藩镇割据是不能也没有办法,更不敢。但不得不指出的

  • 1987年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事件

    国际禁毒日即国际反毒品日,是每年的6月26日。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由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并与会代表一致同意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

  • 1997年6月26日: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事件

    1997年,联合国大会根据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建议(第1997/251号决定)宣布6月26日为联合国支援酷刑受害者国际日(12月12日第52/149号决议)。设立此国际日的目的是根除酷刑并使1987年6月26日生效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切实产生作用。日期确定6月26日

  • 1892年6月26日:作家赛珍珠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事件

    赛珍珠(Pearl S.Buck,1892年6月26日-1973年3月6日),直译珀尔·巴克,美国作家、人权和女权活动家。出生4个月后即被身为传教士的双亲带到中国,在镇江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

  • 1858年6月26日:《中英天津条约》签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中英天津条约》又称《中英续约》,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朝与英国在天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中英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咸丰八年)6月26日清钦差大臣桂良、

  • 1900年6月26日:《东南保护约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事件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三十日(公历6月26日),在北方义和团活动激烈,清政府要求地方各省准备对列强各国作战之际,上海道台余联沅代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与列强驻沪领事议定了《中外互保章程》及《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亦称《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了各自保护范围,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

  • 1931年6月26日:中村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事件

    《中村事件》系1931年6月,日军参谋部大尉中村震太郎,到中国东北从事间谍活动,6月26日被当地驻防的中国屯垦军第三团所部拘获,由于间谍罪证确凿无疑,团长关玉衡遂下令将中村等人处死而引发的事件。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突然向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袭击,炮轰沈阳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