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

古代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30 更新时间:2024/2/16 3:42:24

说起古人的人生四大喜,大家都知道是:久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社会的的人,拥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也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情。现代人也观念也越来越开明,大都提倡婚姻自由。而一说起古代人的婚姻,大家脑海里肯定会呈现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句话来。

的确,古人跟现代人的价值观不一样,女的婚姻往往都由父母一手包办了。不少新人只能听从父母摆布,甚至还有所谓的“童养媳”,双方要到洞房才一次见面。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至少在作者看来是不准确的。以朝为例,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不是父母包办儿女婚姻的意思。

那又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指一场婚姻的缔结,由媒人为中介,然后父母出面。一对新人对于自已的人生婚姻大事,当然具有一定自权,绝不是全然由父母说了算。还是以宋代为例,经过媒人说亲之后,双方成婚之前,有一个亲的程序。“男家择日备酒礼诣女家,或借园圃,或湖亭中,两亲相见,谓之相亲”。

男方以酒四杯,女方则添备双杯,此礼取男强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则以金钗插于冠髯中,名曰“插钗如意”。如不中意,则送绸缎两匹,谓之压惊,则婚事不不成。如果中意了,那么便可以跟媒人商量,议定各种礼节,往女家报定。这个相亲的过程是比较有自主性的,如果彼此看对眼了,则男方给女方插金叉。

如果没谈拢,则男方送上两匹绸缎给女方,以歉意。宋代也有不少人提倡自由恋爱。宋话本《间樊幔多恬周胜仙》就讲述了一个“女追男”的凄美故事:汴有一个十五少女,叫作周胜仙,一日正在茶楼遇见了使她一见倾心的人范二郎。两人“四目相视,俱各有情”。

周胜先寻思道:若是能嫁给这样的如意郎君,那该多好,今日如果错过了,下回去哪儿找这样的机会?于是周胜仙主动范二郎表示:我还是个未出的女子。周胜先的举动可谓是前所未有。宋代说《青琐高议》中有一个“男追女”的故事:汴梁人周默,对邻居一位秀才的二十岁妻子孙氏一见钟情,展开猛烈攻势,连写了几封情书。

孙氏对周默似也有情意,但既已婚嫁,便严词拒绝了周的追求。后来周默宦游,写信告诉孙氏:愿终身不娶,等婚,两人终结成秦晋之好。孙氏是嫁过三次的妇人,但周默以及彼时社会,都没有对她有什么歧视。宋代社会之开放,可见一斑。

不少读者们可能还有一个刻板的印象,认为古代妻子对丈夫要举案齐眉,要正襟危坐。还认为夫妻之间在别人面前不能有亲热的举动,否则便不合礼教。其实在宋代,小夫妻之间表现出亲亲热热,是非正常的。就连宋代著名画作《清明上河图》中有个场景;“孙羊正店”大门前,有一对小夫正在买花。

小娇妻亲昵地将她的胳膊搭到丈夫的肩膀上,跟现代的小情侣没有区别。另有一首宋代民间女子写的诗词为证:“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小夫妻出门看花灯,是手牵手的。看到这儿大家应该都能明白了吧,古人并不完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也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

标签: 历史事件

更多文章

  • 古代媒人为什么叫冰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事件

    将近二十年前,TVB有一部算是比较火的电视剧叫做《金牌冰人》,很多人乍一看不知道这电视剧到底要讲什么,等看了开篇就晓得,原来这是讲“媒人”的,所谓“冰人”,其实也就是“媒人”的意思。那么,古代的媒人为什么可以被称之为“冰人”呢,这男女婚姻和“冰”又有什么关系呢?阴阳之梦,成就冰人《晋书》里曾记载了这

  • 古代女儿红是什么酒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事件

    越女作酒酒如雨,不重生男重生女。女儿家住东湖东,春糟夜滴珍珠红。”诗中的“越”是古代的诸侯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便是在这里。越国主要以绍兴为中心,这首诗写的便是绍兴名酒“女儿红”。需要注意的是“女儿红”并不是酒的品牌,而是一类酒的统称。“女儿红”的来历 从前绍兴有一位裁缝,那年妻子有喜,裁缝十分开心,

  • 中国古代失传的酒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酒,从古至今,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身影。现代生活中酒类饮品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是很多人很多酒友在喝酒的时候都愿意和一些名酒、好酒,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茅台、五粮液、洋河等等一些名酒,那么在古代古人喝酒时怎样的呢?他们那个时候的名酒都有什么呢?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在现代基本已经失传

  • 为什么古代人喜欢佩戴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事件

    在过去,不论男女只要有一定经济能力都会佩戴玉器在身上,老祖宗说戴玉器在身上就等于把运气带在身上,不管干什么都可以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但是老祖宗戴玉器可不仅是那么简单哦,这背后还有着什么秘密呢?佩玉彰显有德早在春秋时期,君子就“比德以玉”,更有管仲、孔子相应提出“玉有九德”、“玉有十一德”,发展到汉朝

  • 古人真的一辈子不剪头发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事件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有一次,曹操率军经过麦田,下令说:“士卒不要弄坏了麦子,有违反的处死!”军中凡是骑马的人都下马,用手相互扶着麦子走,未想曹操的马竟然窜进了麦地,招来手下的主簿来论罪,主簿用春秋的典故应对说:自古刑法是不对尊贵的人使用的。曹操说:“自己制定的法律而自己违反,如何能统帅属下呢?然而我身

  • 古代人的出行工具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事件

    现在出门不是自己开车就是去做公交,如果要去远一点的地方就坐高铁或者是飞机。但是在古代如果要出门非常的不方便,因为古代交通工具非常少。如果要出远门更是要好几天的路程,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的几大交通工具。一、轿子在很多古装剧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小姐夫人出门都是做轿子的,还有就是新娘结婚也是做轿子

  • 古代人打猎为啥就没有病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事件

    在人类文明诞生早期,人类依靠着捕猎以及采集生存。甚至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仍旧有文明延续着游牧生活,以打猎动物为生,既然如此,那他们为什么没有被病毒感染呢?病毒入侵科普界有一本非常有名的畅销书《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认为,人类文明的进程,是由钢炮、病菌与钢铁推动的。比如:大航海时期,欧洲

  • 古代打猎的工具都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事件

    有的氏族长期地一直从事狩猎活动,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主要手段。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和气候的不同,原始人狩猎的对象也不会完全一致,但是狩猎发展的基本规律到处则是一样的。人类的童年时代,凶猛残暴的野兽对人类是一个极大的威胁。为了预防猛兽的突然袭击,人们不得不居住在树上。早期的人类还缺乏主动向猛兽进攻的能力,

  • 古代屠城是每个人都要找出来处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事件

    成吉思汗在攻破尼沙普然城之后,逢人便杀,遇屋就烧,男女老少,就连猫狗牛羊这些有生命的生物,一切都未能幸免。直接让很多地方都退回到了原始社会。所以就有很多网友疑问:古代屠城都是这样吗,杀的片甲不留?其实并不是这样,仔细分析还是有很多情况存在的。首先就拿蒙古大军来说,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破城之后往往第一选

  • 古代士兵可以退伍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事件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这首创作于汉魏时期的汉乐府诗《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个15岁参军,80岁才退伍归来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